台湾步入高龄化社会、加上少子化趋势,不少产业出现人力不足的现象,其实鼓励中高龄长者再投入职场是解决方式,劳动部研拟《中高龄者及高龄者就业法》草案,要透过禁止年龄歧视、补助雇主和职务再设计等,让更多退休长者回到职场,只是也有学者认为落实机制仍有不足之处。


图/TVBS

装饮料还有薯条,熟悉整个SOP流程,和年轻人相比动作一样流畅,她是75岁的桂圆奶奶,在速食餐厅工作迈入第23年。


记者曾奕慈:「在非尖峰的用餐时段不到1分钟的时间我就可拿到餐点了,其实一般人对于速食餐厅的印象可能是非常的年轻有活力,不过现在这速食餐厅他们也雇用不少中高龄的长者来跟年轻人一起工作,像是在这家速食餐厅,全台45岁以上的员工就有1787位,占了全部员工的8%,而相较于2017年来说更是成长了37%。」


原本是家庭主妇的桂圆奶奶只有当过保母的经验,23年前因为怕生活孤单,决定投入职场。


速食餐厅员工桂圆奶奶:「因为你先去学什么、做什么,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工作,看看你最适合哪一个工作他就分配到哪里,所以不会觉得很吃力、很累之类的。」


原本个性内向,现在能和人自在互动,慈祥和蔼的桂圆奶奶经过职务调整,现在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跟小朋友接触。


图/TVBS

速食餐厅员工桂圆奶奶:「我本来是个很内向的人,慢慢教导我怎么做怎么做,我才慢慢变成比较敢面对小朋友、面对大人、家长这些。」


速食餐厅人资部资深经理陈志豪:「台湾最近这几年中高龄的早退,就是提早退休的状况其实也还蛮多的,那我们就在思考说是不是有可以来运用这样子的人力能够帮助我们、也帮助我们服务我们的顾客。」


台湾面临少子化,未来可能步向日本依赖外劳的现象,雇用中高龄员工成了企业因应人力不足的方式。


速食餐厅人资部资深经理陈志豪:「年纪稍长一点的这些伙伴,在餐厅里面其实跟这些年轻人会产生一个很好的互补效应。」


为了保障中高龄就业,劳动部研拟《中高龄及高龄者就业法》草案,内容包括禁止年龄歧视、补贴雇主聘雇中高龄、高龄者及职务再设计,还有职训和鼓励退休者再就业等,若是在薪资、招募、进用或退休上有间接或直接差别待遇,可依法处30到150万元,涵盖范围较《就业服务法》广是件好事,但也有学者认为落实机制仍有不足,像是必须由劳工自己检举。


图/TVBS

台大国发所副教授辛炳隆:「我们很清楚知道在职场上劳工基本上是不大敢检举的,另外一方面,如果劳工很泛滥,滥用这样一个检举的权力,那雇主就疲于奔命。」


不过能为长者设计适合他们的工作,确实能增加他们继续留在职场的意愿。在台湾农业科管学会负责策划活动,59岁的郑晓兰外表年轻,但同样身为银发族。


台湾农业科管学会员工郑晓兰:「天天待在家里感觉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动力、然后没有精神,倒反而你觉得你有在外面工作,就觉得其实做起来还是蛮开心的。」


台湾农业科管学会秘书长李翎竹:「你在雇用中高龄上,你就需要把工作再重新设计,然后能够比较符合就是说,他们能做跟擅长做的部分,那这部分其实也是现在企业的一个挑战。」


其实透过银发人才资源中心找工作的长者,一半是基于经济压力,另一半则是他们想要过更丰富的生活。


银发人才资源中心主任余瑷君:「他们纯粹再出来工作,只是为了希望能够和社会多些接触,然后多和年轻人互动、多学习新的东西。」


不论是职场人力需求,还是为长者再创工作环境,学者提醒从平权教育做起,才能摆脱年龄歧视存在的现实。


更多 TVBS 报导
中高龄专法草案出炉 年龄歧视最高罚150万元
年改后精省 退休军公教「高龄求职潮」
日本「AYA世代」=15-39岁 逾2万人罹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