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戰場最後一幕:激戰VKT防線

芬蘭和蘇聯是二戰中的一對死敵,從1939年末的蘇芬戰爭到1941年芬蘭隨德國入侵蘇聯,這兩個高緯地帶的鄰國持續處於硝煙烽火中。到了1944年夏天,芬蘭和蘇聯之間的恩怨迎來最終的了結,地點就在芬蘭的VKT防線上。

大兵壓境

1944年6月,強大的蘇聯紅軍開始反擊芬蘭。蘇軍向蘇芬交戰的主要地段——卡累利阿地峽聚集兵力,司令官列昂尼德·戈沃洛夫將軍指揮的列寧格勒方面軍由第21、第23、第56集團軍組成,共有7個軍之衆。這個兵團的任務是在12天內擊敗位於地峽的芬蘭軍隊並佔領卡累利阿首府維伊普里,之後繼續向北面和西面施壓,力爭於7月中旬控制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從而迫使芬蘭退出戰爭。

同時,蘇軍也將在東卡累利阿採取牽制行動,由克里爾·梅列茨科夫將軍指揮的第32和第7集團軍將把部分芬蘭部隊牽制在該地區,阻止其投入卡累利阿地峽。

那時,芬蘭陸軍全部可用的兵力約爲45萬人,然而其中只有不到1/3的軍隊位於卡累利阿地峽,另外的部隊則分佈在從東卡累利阿的斯維爾河沿岸到拉多加湖以北的馬塞爾卡一線。

雖然芬蘭人自1944年春天起開始加強駐守卡累利阿地峽的部隊,並加快了防禦工事的建設,但總的投入實在太少了。長期以來的停戰傳言不可避免地影響着部隊的士氣,對前線部隊的訓練、偵察和防禦工事建設等都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芬蘭戰場最後一幕:激戰VKT防線

正接受檢閱的芬蘭軍隊

芬蘭人在卡累利阿地峽的守備基於3條防線,第一條防線是芬軍在1944年6月據守的前線,它與1939年的蘇芬邊界大致相符;第二條防線因爲自瓦梅爾蘇延伸至塔佩爾而被稱爲VT防線,各地段距離第一條防線有14~30千米遠;至於第三條防線則是西起維伊普里,經由庫帕薩裏和武奧科西河岸延伸到塔佩爾的,因而得名VKT防線。

這樣一來,一支渴望勝利的高度機械化的進攻大軍就遇到了一支在士氣和裝備方面都遠遠沒有做好準備的軍隊。到6月9日,蘇軍已經在卡累利阿地峽前線集結了27萬名士兵、1660門火炮、620輛坦克和1500架作戰飛機。在作戰正面只有70千米寬的卡累利阿地峽上,集結了前所未有的兵力而那時駐守在第一條防線上的芬軍部隊,就只有兵力並不完整的第4軍和第3軍而已,與蘇軍相比,芬蘭軍隊在各項指標上的劣勢比例如下:兵力對比1:4,坦克對比1:5,火炮對比1:6,飛機對比1:15。

突破芬軍兩道防線

卡累利阿地峽一段時間以來的安靜在1944年6月9日晚間被密集的炮火打破了。超過1000架蘇聯飛機對芬蘭前線進行了飽和轟炸,接着是大規模的炮火準備。6月10日凌晨5時,列寧格勒方面軍打響了地面進攻,這一天被芬軍統帥曼納海姆元帥描述爲“我們戰爭史上的黑色日子”。

這是蘇芬戰場上前所未見的炮擊,蘇軍各集團軍在前線的火炮部署密度高達每千米200~400門,芬軍第10師的13千米寬防禦正面上在幾小時內落彈22萬發,第2師17千米寬的正面上落彈6萬發。直到1945年蘇軍在跨越柏林外圍的奧得河時,其炮火準備的規模才超過這一次。

芬蘭戰場最後一幕:激戰VKT防線

正在向芬蘭的樹林地帶開進的蘇軍坦克

第21集團軍的主要打擊對象是守在芬蘭灣沿岸的芬軍第10步兵師,蘇軍的努力取得了可觀的成果。炮火摧毀了芬軍的前線戰壕,“炮彈雪崩”把許多芬蘭士兵活埋在了泥沙和碎石之下,保護性地雷場和鐵絲網紛飛天際,芬軍前線各單位與總部之間的通訊全部中斷。

當時身在後方的曼納海姆元帥寫道:“戰場上的巨大聲響可以在米凱利和赫爾辛基清楚地聽到。”要知道,這兩個地方距離戰場分別有220千米和260千米遠。

地面進攻第1天的傍晚時分,芬蘭的第一條防線便不復存在,蘇軍第21集團軍的第109、第30和第97軍已經突入芬軍第4軍防線縱深內達30千米遠,突破正面亦與之相當。許多蘇聯步兵衝入芬軍戰壕時發現那裏已經空空如也,敵人全都被炮擊炸飛了。

芬蘭的決策層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判斷出了錯誤,蘇軍發動的乃是全力進攻。於是曼納海姆急命東卡累利阿的第3步兵旅和第4步兵師趕赴卡累利阿地峽增援,曼納海姆還緊急籲請德國提供彈藥、突擊炮、高射炮、步兵反坦克武器和空軍支援。

當在芬蘭的德軍中將愛德華·迪特爾向芬軍總參謀長埃裏克·海因裏希斯中將瞭解情況時,後者表示:如果不能守住VT防線,芬蘭軍隊將會退守VKT防線,但如果後面這道防線也守不住,那芬蘭就全完了。

6月12日,曼納海姆進一步下令把第17師和第20旅從斯維爾地區轉移到卡累利阿地峽,之後他又命令第11師和第6師緊急馳援。同時,曼納海姆任命卡爾·奧施將軍爲地峽防務的總指揮。

接下來的幾天,兩軍在VT防線上反覆拉鋸,但是到了16日,奧施向曼納海姆報告稱:“對VT防線抱有的所有希望都不復存在了。”他聲稱,在沒有合適的單兵反坦克武器的情況下,蘇軍的坦克“完全不可阻擋”。

芬蘭戰場最後一幕:激戰VKT防線

戰鬥間隙閱讀家信的蘇軍戰士

列寧格勒方面軍距離他們的第一個目標維伊普里已經相當接近,危急之下,曼納海姆在16日晚些時候同意第4軍後撤到VKT防線,同時他也下令收縮東卡累利阿的前方陣地,以便爲VKT防線騰出更多可用的戰鬥部隊。

由於VKT防線沿着武奧科西河岸彎曲延伸,因此位置原本就較爲靠後的第3軍不必大幅後撤。這一天晚間,第4師和第3旅的主要兵力趕到了VKT防線,接着第17師和第20旅於6月18日到達。而第11師和第6師仍在趕來卡累利阿地峽的途中。

德國緊急增援

調兵遣將的同時,芬軍的指揮體系也發生了變化,接戰不利的奧施將軍被免職,第5軍軍長安特羅·斯文森中將走馬上任,成爲VKT防線的總指揮,從各地匯來的部隊均歸其節制。

斯文森命令第20旅負責防線的最西端,也即維伊普里約5千米寬的防禦區,其東面是第3旅,後者的防區寬度也是5千米。再往東是第18師,負責防守10千米的陣地,其東鄰是守衛武奧科西河一段河岸防線的第3師,而在VKT防線最東端的則是第3軍的第2師。

在維伊普里後方,斯文森還控制着一支預備隊,包括第10師、騎兵旅、第17師一部,以及一支裝甲部隊。不過第10師和騎兵旅都是先前遭受過重創的部隊,失去了大部分的炮兵和重型裝備,兵員配備也極不齊整。

到了6月20日,就在斯文森新官上任後不久,卡累利阿首府維伊普里即告陷落。守在那裏的芬軍第20旅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是被數量佔優的蘇軍壓垮了。

正在拼命把自己一切能用的作戰資源投入這一地區的芬蘭人,再度向德國求援。之前,德國人覺察到芬蘭的戰鬥決心並不堅定,他們覺得後者一直在尋求與蘇聯議和的可能性。芬蘭確實在德國和蘇聯之間走着危險的鋼絲繩,但是德國人畢竟別無選擇,他們得把芬蘭儘可能久地留在這場戰爭裏。

德國的援助從6月22日開始到來。先是魚雷艇送入了9000具鐵拳單兵反坦克武器,接着又運來了5000具更具威脅的坦克殺手——反坦克火箭筒。除了武器、彈藥和物資外,德國人還從北方集團軍羣序列內抽調了第122步兵師和第303突擊炮旅前來援助。

空軍方面,由庫爾梅少校指揮的一個俯衝轟炸機飛行隊迅速飛往芬蘭,70架斯圖卡進駐在赫爾辛基郊外的伊莫拉機場。而且德國飛行員一經抵達,便立即投入空中支援行動。

芬蘭戰場最後一幕:激戰VKT防線

手握蘇制武器的芬蘭士兵

德軍第303突擊炮旅於6月23日乘船抵達芬蘭,4天后就出現在了維伊普里附近的戰場上,幫助那裏的芬軍步兵部隊穩定了戰線。緊接着,德軍第122步兵師亦在芬蘭港口上岸。在此期間,多艘德國輪船一共向芬蘭運入了70萬發各種口徑的炮彈。

獨立作戰的突擊炮旅,加上德國人提供的鐵拳和坦克殺手,令卡累利阿戰場上的芬軍第一次擁有了對抗蘇軍坦克部隊的手段,那些曾經在面對坦克進攻時感到絕望無助的芬蘭士兵,逐步恢復了士氣和信心。

最終的激戰

德國對芬軍的增援引發了蘇軍的關注和擔憂。戈沃洛夫元帥從莫斯科接到的最新命令是,要求他不遲於6月28日進佔從拉彭蘭塔到伊馬特拉一線,簡言之,就是要擊敗VKT防線當面的芬蘭軍隊,繼而一舉進入芬蘭的國土縱深地帶。

在接到最高統帥部的命令後,戈沃洛夫元帥迅速發佈行動指令,將部隊投入到維伊普里以東一線的芬軍陣地上。具體而言:第56集團軍和第21集團軍擔綱左翼主攻,其中第56集團軍負責攻佔拉彭蘭塔,而第21集團軍則在維伊普里以西轉向哈米納方向;在右翼進攻的是第23集團軍,主力前出伊馬特拉,而部分兵力則向東攻向希托拉方向。

在幾天的停頓後,蘇聯紅軍和芬蘭軍隊在卡累利阿地峽的決戰繼續進行,維伊普里和武奧科西河之間的狹窄地域中又集結了雙方的重兵,芬蘭人後來把此戰稱作“北歐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役”。

新的戰事在6月23日打響,蘇軍的進攻採取了密集陣形,舉例來說,在一個15千米寬的區域內,蘇軍就集中了14個師、4個坦克旅和70個炮兵連。在進攻主要發起的地區,平均每隔5米就部署了1門大炮。

不過在戰鬥的最初階段,由帕盧斯少將率領的芬軍第18師在第3旅一部兵力的配合下,面對衝擊而來的蘇軍第97、第109軍和第152坦克旅,實施了強有力的阻擊,爲增援部隊的到達爭取了必不可少的時間。

從6月25日開始,交戰的重點集中在了維伊普里附近的重鎮塔裏。塔裏的周邊地形非常適合坦克作戰,戈沃洛夫元帥認定蘇軍一旦在這裏取得突破,就將導致芬蘭防線的全面崩潰。然而,擔負主攻任務的蘇軍部隊卻推進艱難,衝在步兵之前的T-34坦克羣受到了芬軍手中德制反坦克武器的有效打擊,損失頗重,大量受損的坦克反過來阻礙了本方步兵的行進。

塔裏一時難以攻取,戈沃洛夫退而求其次,要求主攻部隊先拿下塔裏附近的波廷霍伊卡。擁有“近衛”稱號的第30軍大舉進攻,終於在波廷霍伊卡的外圍防線上打出了一個缺口,守在那裏的芬軍第13師48團3營彈盡援絕,不得不放棄陣地。

當坦克實施突破後,蘇聯步兵便緊隨其後,在6月26日的白天即將結束時拿下了波廷霍伊卡。芬軍組織了一定規模的反擊,但被蘇軍猛烈的炮擊所壓制。從這個新奪取的戰略要點上,蘇軍部隊準備向塔裏進發。

芬蘭戰場最後一幕:激戰VKT防線

VKT防線的遺存今日仍處處可見

就在那時,芬蘭軍隊投入了自己僅有的坦克部隊,同時集中第18、第17和第4師的部隊發起了規模頗大的反擊。蘇軍對這次反撲顯然準備不足,對於出現在戰場上的芬蘭坦克也頗感意外,一番交戰後,芬蘭人在27日晚上重新奪回了波廷霍伊卡。

圍繞着這處小鎮的激烈戰鬥此後又持續了整整4天,芬蘭軍隊不斷投入那些從東卡累利阿趕來的新部隊,德軍第303突擊炮旅亦全部加入戰鬥。蘇軍這時受到補給線過長的困擾,他們利在速決,卻無法打透芬蘭人越來越堅固的防線。6月將盡時,卡累利阿地峽上的戰鬥進入了僵持狀態。

戰爭與和平

時光進入1944年7月,蘇軍計劃中的速戰速決未能奏效,芬蘭軍隊也無力收復失地,卡累利阿地峽的交火線呈現出整體穩定、局部發生滲透和反滲透的態勢,若從空中俯瞰,VKT防線處處顯現出犬牙交錯的鋸齒狀。

隨着蘇軍對德軍北方集團軍羣的主攻行動進入決定性階段,芬蘭前線上的蘇軍供應和增援顯著減少,戈沃洛夫元帥只能採取有限的攻擊行動,其中一次行動的打擊對象是由埃納爾·韋瑪少將指揮的芬軍第6師。

儘管遭到持續的炮擊和空中打擊,芬軍第6師還是守住了自己的陣地。而在蘇軍後撤時,德國和芬蘭的飛機也轟炸了蘇聯軍隊的補給線路,令蘇軍發動後續攻擊的企圖被破壞。

7月3日,芬蘭人攔截了一道蘇軍的無線電電訊,表明精銳的近衛軍和坦克部隊正準備朝着伊罕塔拉的方向做一次大規模攻擊。芬蘭人立即在這個方向上集結了所有可用的一線炮兵(大約250門火炮),搶在蘇軍發動攻擊之前就向其集結區域發起了炮火反擊。

密集的火炮襲擊之後,芬蘭飛機和德軍的數十架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接着出動,讓集結中的蘇軍部隊損失頗重。而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裏,蘇軍對伊罕塔拉發起了多波次攻擊,但每一次都被守軍擊退。從德國人那裏獲得的反坦克武器被證明行之有效,芬蘭士兵具有傳奇色彩的韌性也得到了恢復。芬蘭人守住了VKT防線,但是損失也很大,陣亡者中就包括第6師的師長韋瑪少將。

蘇芬兩軍在卡累利阿地峽關鍵地區也即VKT防線的爭奪戰,在7月中旬終告結束。經過自6月初以來歷時一個多月的激戰,芬蘭軍隊贏得了防禦戰的勝利。蘇軍的官方戰史對此記載道:“戈沃洛夫元帥未能按照6月21日最高統帥部發布的命令行事,未能完成分配給他的任務。”

VKT防線的戰事稍歇,雙方在東卡累利阿繼續交火,直到芬蘭人在1944年8月再次贏得了防禦戰的成功。東卡累利阿的最後一次主要交戰發生在伊洛曼齊以東,由拉帕帕納少將指揮的芬軍2個旅擊敗了蘇軍第176師和第289師,後者的兵員損失不大,但是在退卻過程中放棄了大多數裝備。

此後,雙方均無力再戰。蘇軍多支部隊逐步從卡累利阿地峽撤軍,轉移到打擊德軍北方集團軍羣的戰鬥中。而惡戰之後,芬蘭軍隊面臨的人力匱乏問題進一步加劇,連1902年至1908年出生的人都被緊急徵召入伍以填補兵員空缺。

據統計,在從6月9日到7月18日的卡累利阿地峽交戰期間,蘇軍共有18.9萬人傷亡和失蹤,芬軍的損失亦達到4.4萬人。這樣的代價,終於換來了蘇聯和芬蘭的停戰。8月29日,蘇聯向芬蘭發出了停戰條件,其中最主要的有兩條,其一是芬蘭必須立即斷絕與德國的一切關係,其二是芬蘭必須公開要求德國在9月15日之前從芬蘭全部撤軍。

剛剛從總司令升任芬蘭總統的曼納海姆接受了所有的停戰條款,於是蘇聯和芬蘭自1944年9月5日開始正式停火。VKT防線之戰是二戰芬蘭戰場上的最後一戰,芬蘭軍隊的苦苦支撐,總算爲這個戰敗的國家換來了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果。

版權聲明:本文刊於《軍事文摘》雜誌。作者:鴻漸。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轉自《軍事文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