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他汀類藥物簡介

臨床上目前已經上市的他汀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其中西立伐他汀因嚴重的橫紋肌溶解不良反應,已於2001年全球退市。

洛伐他汀 辛伐他汀 普伐他汀

氟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西立伐他汀
匹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為從自然界真菌的代謝產物中分離或改造後得到的他汀,其他為全合成他汀。

他汀類藥物中,除了洛伐他汀與辛伐他汀以外,普伐他汀、氟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為鈉鹽,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為鈣鹽。藥物的成鹽是改善藥物分子理化性質、提高其成藥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可改變藥物的溶解性,改善其依從性,提高其穩定性,減少其不良反應,而且在藥物開發中,還可利用成鹽來延長藥物的專利保護期或規避其專利保護。

對於已經上市的、通過大量臨床試驗證實的安全性、有效性的藥物,不必過於糾結其成什麼鹽,因藥物在體內經過代謝後結構會發生變化,而且其臨床價值已經得到證實!

二、不同他汀類藥物的葯代動力學差異與療效差異

肝臟是膽固醇的主要合成器官,占自身合成膽固醇的70%~80%。其次是小腸,合成10%左右。口服藥物經過小腸吸收後,首先會通過門靜脈進入肝臟。藥物是否容易被肝臟提取而濃集與藥物的脂溶性相關。他汀類藥物的主要作用部位在肝臟,高肝臟選擇性是決定其安全性與有效性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

目前應用的他汀生物利用度大部分在20%以下。生物利用達到60%的西立伐他汀已經全球退市;生物利用度達到80%的匹伐他汀,其臨床上最大用藥劑量為4mg,且只能達到中等強度。他汀生物利用度越高,入血越多,增加肌病等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也會越高!

用英文文獻的原文來講:Given that the liver is the target organ for statins, ef?cient ?rst-pass uptake may be more important than high bioavailability for statin effect.

從文獻資料對比與指南推薦來看,瑞舒伐他汀無疑是目前最強效的他汀!

2016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中他汀的強度介紹

三、瑞舒伐他汀在人體的代謝

瑞舒伐他汀作為水溶性他汀,是如何轉運到肝臟發揮作用的呢?其進入肝臟需要通過轉運體進行轉運!

有機陰離子轉運多肽(OATP) 廣泛分布於胃腸道、 肝臟、 腎臟、 血腦屏障等處, 並介導跨細胞轉運, 在藥物吸收、 消除和組織分布中起重要作用。其編碼基因統稱為SLCO基因,具種族差異性,並與他汀轉運密切相關。膽固醇合成酶系存在於胞質及光面內質網膜。0ATP1B1特異性存在於肝臟,介導內、外源性物質進入肝臟細胞具有重要作用,多數他汀為OATP1B1的底物。

瑞舒伐他汀在人體內的代謝機制目前尚未完全研究清楚,根據文獻報道,其絕對生物利用度20%~29%,肝臟提取率0.63,約90%劑量的瑞舒伐他汀以原形隨糞便排出(包括吸收的和未吸收的活性物質),其餘部分通過尿液排出。

魯南製藥集團與南昌大學共同研究發現,中國人體內 OATP1B1 基因位點 521T→C 突變對瑞舒伐他汀的葯代動力學過程有顯著影響。瑞舒伐他汀 OATP1B1 基因突變組與野生型組相比較, 其在人體內的吸收程度增加, 消除過程減慢。 瑞旨(瑞舒伐他汀鈣5mg)也因此在用藥劑量推廣與規格上進行了創新!

根據參考文獻綜述整理,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李丹丹, 陶濤. 他汀類藥物化學結構和理化性質對其藥效及葯動學特性的影響[J]. 中國醫藥工業雜誌, 2012 (2012 年 06): 497-502.

2. Schachter M. Chemical,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properties of statins: an update[J]. Fundamental & clinical pharmacology, 2005, 19(1): 117-125.

3. 沈芳, 蘇頎, 周偉澄. 成鹽藥物的研究與開發 [J]. 藥學進展, 2012, 36(4): 151-157.

4. 諸駿仁, 高潤霖, 趙水平, 等.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 (2016 年修訂版)[J]. 中國循環雜誌, 2016, 31(10): 937-950.

5. Tirona R G. Ethnic differences in statin disposition[J].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05, 78(4): 311-316.

6. 隋雙明, 溫金華, 李新華, 等. OATP1B1 基因位點 521T→ C 的突變對瑞舒伐他汀在中國健康人體內葯代動力學特徵的影響[J]. 藥學學報, 2011, 46(6): 695-700.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