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也做了一些訓練自己體能的活動。要好好經營一個人的生活,有必要鍛鍊強健的體魄。

每天快走半小時已經是好幾年的習慣了,上下班也都再多走一個捷運站的距離,能走路的時候就盡量走路(雖然空氣品質可能沒有好到哪裡去)。有一段時間可能走太多,足底筋膜和腰部好像不太舒服,所以就改成隔天走,中間搭配踩飛輪和瑜珈,就是不連續兩天做同樣的運動,讓肌肉有適度的休息。有一次運動時遇到一個朋友,說我這樣運動的強度不太夠,沒甚麼訓練效果。確實,除了踩飛輪之外,其他運動並沒有流很多汗。朋友問要不要試試跑步。朋友大概六十歲左右,訓練的成果現在可以跑半小時。我啊,已經很多年沒跑過了。

好,那就試跑看看。結果當天和朋友一起在跑道上跑了四圈,非常喘。朋友丟下我自己繼續跑,我看著那十歲和體力的差距,非常不服氣。於是走了兩圈緩緩氣息後又再繼續跑,兩圈後又氣喘吁吁,實在是不行。因為不認輸的關係,下定決心有一天我一定也要可以跑半小時,輸人不輸陣。

於是,開始我自己的訓練計劃。每次跑時都比上次多跑半圈,體力還行時就多跑一圈,然後絕不跑比上一次少。一星期至少跑兩次。一個月後,可以在同樣的跑道上跑七圈,走兩圈後可以再跑六圈,然後暫時維持這個程度。這是讓自己跑起來絕不輕鬆,每次都不太確定是否真的跑得完,需要一邊跑一邊鼓勵自己才能跑完的程度。跑步的喘走個一兩圈就大約消除了,然後就會有想要繼續跑的心情。

為了把訓練標準化而可以測量和進步,並且不受天候影響,我改成跑跑步機。一樣慢慢進步,覺得對quota沒有壓力了就再往上調高一個刻度。最近達到的新刻度是可以用時速7.2公里跑17分鐘。

跑步的前三分鐘我覺得是最辛苦的時候,那時候會覺得腳痠啦,有的時候膝蓋有那裡不太舒服啦,但是隻要繼續跑下去,那些不舒服很神奇的都會消失,可以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在調整以適應這持續施加的力量。然後會覺得跑步真的是在訓練心肺功能和不要放棄的心志強度而不只是在訓練腿。跑了超過五分鐘後就會覺得有個動態的流勢幫助你很自然的跑著,不太費力。重點是跑完後慢下來走路時真的覺得很舒服,那時光是心跳不要跳那麼快就讓人覺得舒服得不得了,這是不跑,不讓心跳跳到那麼快的話體驗不到的放鬆。加壓跟放鬆之間巨大的落差讓人有好像著迷的感覺,現在可以體會到,覺得很開心。

放假日就來個加強版的訓練。前三週試著一口氣跑25分鐘,竟然跑完了! 這兩個週末再試,還是跑完了。邊跑邊聽愛樂廣播電臺的古典音樂專題介紹,這兩週陪伴我的是小約翰史特勞斯和海頓的音樂。每次跑完我都會像體操選手做完動作時一樣V字形的高高舉起雙手,對自己說: Good job!

說真的,對以前沒有在跑步的我來說,經過三個月自律的訓練可以有這樣的進步,我很高興。但是為了要持續下去,不能一次太大幅增加訓練量,每次都留下一點點餘力,這樣下次又會想要跑。我們重訓老師提醒我們運動時不要把自己操到太累,不然心裡就會對下一次的運動有排拒感,這樣就持續不下去了。我的親身經驗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所以一週不跑超過三天。其他時間還是做其他運動。

有的時候跑到預定的quota而餘力還多時,休息走個三分鐘,然後會玩票性質的跑很快的速度,看能跑多久,結果試了幾次,時速9可以多跑三分鐘。目前極限時速10.8只能跑一分鐘,因為對短腿的我來說實在太快了。不過,跑這種快速度的時候,壓力跟放鬆的反差更大,更舒服,所以可以當遊戲一樣玩一玩。

跑步是推薦的單人活動之一,不需呼朋引伴,一個人,一雙跑鞋就能開始。試試看,真的很不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