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也做了一些训练自己体能的活动。要好好经营一个人的生活,有必要锻炼强健的体魄。

每天快走半小时已经是好几年的习惯了,上下班也都再多走一个捷运站的距离,能走路的时候就尽量走路(虽然空气品质可能没有好到哪里去)。有一段时间可能走太多,足底筋膜和腰部好像不太舒服,所以就改成隔天走,中间搭配踩飞轮和瑜珈,就是不连续两天做同样的运动,让肌肉有适度的休息。有一次运动时遇到一个朋友,说我这样运动的强度不太够,没甚么训练效果。确实,除了踩飞轮之外,其他运动并没有流很多汗。朋友问要不要试试跑步。朋友大概六十岁左右,训练的成果现在可以跑半小时。我啊,已经很多年没跑过了。

好,那就试跑看看。结果当天和朋友一起在跑道上跑了四圈,非常喘。朋友丢下我自己继续跑,我看著那十岁和体力的差距,非常不服气。于是走了两圈缓缓气息后又再继续跑,两圈后又气喘吁吁,实在是不行。因为不认输的关系,下定决心有一天我一定也要可以跑半小时,输人不输阵。

于是,开始我自己的训练计划。每次跑时都比上次多跑半圈,体力还行时就多跑一圈,然后绝不跑比上一次少。一星期至少跑两次。一个月后,可以在同样的跑道上跑七圈,走两圈后可以再跑六圈,然后暂时维持这个程度。这是让自己跑起来绝不轻松,每次都不太确定是否真的跑得完,需要一边跑一边鼓励自己才能跑完的程度。跑步的喘走个一两圈就大约消除了,然后就会有想要继续跑的心情。

为了把训练标准化而可以测量和进步,并且不受天候影响,我改成跑跑步机。一样慢慢进步,觉得对quota没有压力了就再往上调高一个刻度。最近达到的新刻度是可以用时速7.2公里跑17分钟。

跑步的前三分钟我觉得是最辛苦的时候,那时候会觉得脚酸啦,有的时候膝盖有那里不太舒服啦,但是只要继续跑下去,那些不舒服很神奇的都会消失,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调整以适应这持续施加的力量。然后会觉得跑步真的是在训练心肺功能和不要放弃的心志强度而不只是在训练腿。跑了超过五分钟后就会觉得有个动态的流势帮助你很自然的跑著,不太费力。重点是跑完后慢下来走路时真的觉得很舒服,那时光是心跳不要跳那么快就让人觉得舒服得不得了,这是不跑,不让心跳跳到那么快的话体验不到的放松。加压跟放松之间巨大的落差让人有好像著迷的感觉,现在可以体会到,觉得很开心。

放假日就来个加强版的训练。前三周试著一口气跑25分钟,竟然跑完了! 这两个周末再试,还是跑完了。边跑边听爱乐广播电台的古典音乐专题介绍,这两周陪伴我的是小约翰史特劳斯和海顿的音乐。每次跑完我都会像体操选手做完动作时一样V字形的高高举起双手,对自己说: Good job!

说真的,对以前没有在跑步的我来说,经过三个月自律的训练可以有这样的进步,我很高兴。但是为了要持续下去,不能一次太大幅增加训练量,每次都留下一点点余力,这样下次又会想要跑。我们重训老师提醒我们运动时不要把自己操到太累,不然心里就会对下一次的运动有排拒感,这样就持续不下去了。我的亲身经验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所以一周不跑超过三天。其他时间还是做其他运动。

有的时候跑到预定的quota而余力还多时,休息走个三分钟,然后会玩票性质的跑很快的速度,看能跑多久,结果试了几次,时速9可以多跑三分钟。目前极限时速10.8只能跑一分钟,因为对短腿的我来说实在太快了。不过,跑这种快速度的时候,压力跟放松的反差更大,更舒服,所以可以当游戏一样玩一玩。

跑步是推荐的单人活动之一,不需呼朋引伴,一个人,一双跑鞋就能开始。试试看,真的很不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