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基建狂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要豎起大拇指,港珠澳大橋就是中國基建的一張名片。但是在此之前,經驗不足,缺乏技術,有誰知道我們喫了多少苦,受了多少氣,纔有了揚眉吐氣的今天。

  當年修建港珠澳大橋,需要修一條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要修隧道,自然離不開盾構機。盾構機是一種使用盾構法的隧道掘進機,能在掘進的同時構建隧道支撐結構。不懂行的人也應該明白,這種方法有多省事省力,尤其隧道要從海底穿過,是不能使用傳統敞開式施工法的。

  當時,世界上最好的盾構機廠家是德商。當中國代表前去洽談時,德國人欺負中國沒有盾構機,開口就是一臺七億,不講價也不讓步,喫定了中國人一定會買。令德國人沒有想到的是,中國人在進行一番討論後給出了最終答覆:算了,我們自己研發。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擔起了這個重任,經過一年多的技術攻關和不懈努力,終於研發出我國首臺地鐵盾構掘進機“先行號”,集中了控制、遙控、傳感器、導向、測量等多項專利,並於2004年投入使用。次年,國內多家建築企業簽署了“先行號”購買協議,“洋盾構”壟斷局面被打破。

  經過十年發展,我們的盾構機不但趕上了,而且超過了。2014年,遼寧三三工業成功併購了美國科特彼勒加拿大隧道設備有限公司;2016年,又併購隧道掘進機著名品牌德國維爾特控股公司。中國盾構機打入歐美市場,曾經趾高氣揚的德國人,如今也不得不靠中國企業發薪水養家餬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