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垮掉的一代」--90後的心聲

5 人贊了文章

「90後脫髮」、「90後的中年危機」 最近這些奇怪的話題上了熱搜,竟然成了」90後」最為頭疼的事情。

提到「90後」,大部分聯想到的應該都是小鮮肉,小仙女,個性,潮等等辭彙。誰又會想到很多「90後」雙十一的購買清單裏,居然有霸王防脫洗髮水和生髮水?

「90後」即將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所有的壓力也迎面而來。那麼誰又瞭解「90後」的心聲呢?

90後是充滿爭議的一代,很多人對90後存在偏見,社會各界的看法褒貶不一。有人說:90後生活在蜜罐裏,但卻不是一無是處的啃老族;有人說:90後對這個世界有獨特的看法和見解,但又獲得迷茫著急;有人說:90後貪圖享受不買房;還有人說:90後撐起了現金貸千億級市場。

我們這一代活的很累很累很辛苦

我們承受了很多不該我們這個年齡承受的重

對所學的東西懷疑,擔心自己變成書獃子,卻一遍又一遍地被告之讀書是唯一的出路

我們大聲的為自我吶喊,卻一次又一次的迷失,自信又自卑

我們不安於現狀,卻想開開心心的過好每一天

卻也走進了大學,步入了社會

終於要和年少輕狂說拜拜了

有些不捨,有些迷茫

不管是假期出遊,亦或是公交車上,遇見老人攜帶者孫子或孫女讓座打招呼時,小朋友的一聲「叔叔好或謝謝叔叔」不得不讓我們心裡在尷尬時又滋生萬千感悟,內心在掙扎著這個「叔叔」或是「阿姨」的稱謂,同時心裡呵呵一笑,反問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

有人這樣描述身邊的90後,談戀愛吧太老,去結婚吧又太早;和年輕人談人生經歷,人家覺得你太世故;和老年人交流吧,人家覺得你太淺顯幼稚;沉默時說你不合羣,一起瘋狂吧又怕吵,樸素吧說你老,時尚吧說你妖,沒想到,作為一個90後人生如此艱難。

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被稱為是不求上進的佛系青年,90後在他們眼裡是離經叛道的一代人,我們穿著超短褲和弔帶背心,把一切交給網路,被打上殺馬特和非主流的標籤,我們被主流文化痛批為垮掉的一代。

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那讓我們來看看「大佬」眼中的90後:

馬雲:應該相信並且支持80後90後

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曾在演講中說:「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80後、90後既然承擔著我們的未來,我們就要支持他們,沒有人給過我們機會,我們為什麼不給他們機會。」他還說:「假如我們對他們失去信心,那麼我們對未來的信心全是假的。」他在另一場演講中提到:「80後、90後的創業者正在改寫中國商業的歷史。」

李彥宏:90後的創新一定會超過上一代人

李彥宏在南京大學與超過一萬名90後大學生面對面交流時說,現在整個社會環境發生了變化,90後沒有那麼多人想去當官了,這一代人有更多的機會進入企業界,進入一個真正靠自由競爭,靠市場的力量角逐能力,判斷貢獻的時代。他說,在這樣的時代,你們的創新一定會超過上一代人,所以你們很幸運,你們有很多很多機會。

熊曉鴿:「90後」裏會出下一代的馬雲、馬化騰

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相對於80後,90後對移動互聯網應用使用地最多。他們的興趣、思想、價值觀和消費行為都受到移動互聯網的影響。移動互聯網領域,會出現一批年輕的創業明星。就像PC互聯網時代,出現了李彥宏、馬雲、馬化騰一樣。

在我看來每一代人都有著自己內在的信念。90後這一代人最看重的,是踐行自己的思想,我行我素活出自己的個性,不被別人指手畫腳,不被自己不認同的言論和觀點所束縛。

90後,與前輩們最大的不同,除了從小可以接觸到互聯網,還有一點就是,我們有著更獨立和健全的人格。我們在懷疑與孤獨中繼續堅持自己認為對的東西,更重要的是,分得清,別人和自己的界線。

我們拒絕被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我們會用實際行動撐起責任,「從來就沒有垮掉的一代,只有垮掉的時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