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糾正一下,雖然關於秦王子嬰的身份問題,有多種說法,可以肯定的是,秦王子嬰屬於秦宗室成員,但絕不是扶蘇的兒子,因為年齡對不上。子嬰最大的可能性是秦始皇的弟弟,是秦宗室長輩,但又不會與胡亥爭奪帝位。具體原因在下面會詳細展開。

秦二世胡亥之所以殺光所有的兄弟姐妹,對前者是因為他們有爭奪帝位的資格,剷除之以絕後患,對後者姐妹雖然不會爭奪帝位,但不排除不少姐妹與功臣勛貴聯姻,這對胡亥的皇權構成潛在的威脅。胡亥登基之後,為了鞏固帝位,趙高建議說:「夫沙丘之謀,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諸公子盡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屬意怏怏皆不服,恐為變」,所以應「嚴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誅,至收族,滅大臣而遠骨肉。」他按照趙高的建議,申明法令,開始誅殺諸公子。結果就是,有資格與胡亥爭奪帝位的23位公子全部被殺。而他們的死法也各有不同,有的被逼自殺,如扶蘇和公子將閭三兄弟;有的被集體殺戮後示眾,如杜縣殺死六公子,鹹陽殺死十二人;有的選擇殉葬秦始皇,如公子高。最後在趙高的教唆下以殘酷手段處死了10位姐妹。

下面結合史料記載情況分析秦王子嬰為什麼不可能是扶蘇的兒子。據《史記?李斯列傳》記載,「高自知天弗與,羣臣弗與,乃招始皇弟,授之璽。子嬰即位,患之,乃稱疾不聽事,與宦者韓談及其子謀殺高。」,從這段記載可以得知,秦王子嬰有兩個兒子,年齡至少也得有10多歲,不然怎麼參與商議誅殺趙高?那麼,子嬰此時的年齡至少要有30多歲,總所周知,秦始皇在51歲時去世,公子扶蘇是其長子,扶蘇自殺前最多不過30多歲,其他公子年齡更小,不可能有子嬰這樣大的兒子。

另一方面,認為子嬰是秦始皇的弟弟的說法比較貼合實際。首先,從年齡上看,他是秦始皇的弟弟,又有成年的兩個兒子,可以一起行事謀劃,這一年齡設定符合邏輯。其次,作為秦始皇的弟弟,他可以以叔父長輩的身份向胡亥進諫,而且作為叔父輩不具備直接威脅胡亥帝位的可能性,胡亥也會在形式上多少對叔父表示幾分尊重。最後,當子嬰被趙高擁立為王后,可以不動聲色進行密謀,反將立他為王的趙高除掉,從這一點看出他的謀略與膽識已經非常老道。

總的來看,秦王子嬰是秦始皇弟弟的可能性最大。這種說法可以比較合理地解釋為何胡亥沒有處死子嬰,因為子嬰是胡亥的長輩,又沒有直接威脅。


多數人都把眼光放在秦始皇的同輩中分析推測,但我大膽的推測,子嬰與子楚是同父異母的兄弟。理由如下:一、異人在趙國做質子時稱做異人,應該是一種歧視的稱謂;二、異人被呂不韋包裝回國後,身份、地位大不同從前做人質了,所以恢復了原名,子楚;三、秦始皇有幾個與自已年齡相近叔叔,對一個王族來說常有的事,不意外;四、凡是對趙高構成威脅的人,趙高是不會放過的。如果是秦始皇的兄弟,趙高連胡亥的姐妹都殺光,決不放過秦始皇的兄弟;五、子嬰能活下來,正因為是秦始皇的叔叔輩分倖免;六、子嬰與其子計謀,其子應該是二十歲上下的成年人了,纔有能力協助其父擊殺趙高。


胡亥確實誅殺兄弟姐妹了,這個不懷疑。

為啥沒殺子嬰,因為子嬰身份到現在都是個謎。其中子嬰是扶蘇的兒子只是一種說法,這說法靠不住。子嬰殺趙高,他倆兒子都密謀參與了,可見他倆兒子做起碼10幾歲。秦始皇死的時候50,扶蘇大概30多歲,30多歲居然有倆10幾歲的孫子 ,這合理嗎。

至於子嬰是誰的兒子,歷史說法太多。史記記得也是前後矛盾,李斯列傳說他是秦始皇的弟弟,秦始皇本紀說是扶蘇的兒子。


如果是扶蘇兒子,早一起跟其他人被殺了。人家胡亥為了皇位,連女性姐妹都殺了,何況一個親侄子。難道胡亥會蠢到留著以後找自己報仇,自己逼死了他父親的事早晚會露出馬腳的。沒見唐太宗把侄子都滅了麼?肯定不會是扶蘇兒子。


扶蘇的兒子?麻煩你去查下扶蘇什麼時候的,再去查下子嬰又是什麼時候的?你這老哥真吊,差點信你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