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來,習近平這一理念繪出更大同心圓

2013年3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重要演講。

“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裏,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裏,越來越成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演講時首次在國際場合提出“命運共同體”理念。

6年來,在習近平主席倡導推進下,“命運共同體”理念上升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並被寫入聯合國多項決議;“一帶一路”建設成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很多國家落地生根,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在全球範圍得到廣泛響應。6年後的今天,習近平主席又遠赴歐洲,開啓鞏固友誼、深化合作、戰略溝通之旅,必將爲人類命運共同體繪出更大同心圓。

順應歷史潮流、增進人類福祉的中國方案

“從順應歷史潮流、增進人類福祉出發,我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習近平主席說。

這一倡議,基於對歷史大勢的準確把握和對人類命運的深刻思考,是“對人類文明走向的中國判斷”。

“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

這份“中國方案”,致力於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致力於擘畫一個滿載希望的未來:

——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

——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

——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

——堅持交流互鑑,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

——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

這份“中國方案”,對“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這一“世界之問”給出了飽含東方智慧的“中國答案”:

——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六年來,習近平這一理念繪出更大同心圓

2017年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出席“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並發表題爲《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實踐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因其對歷史潮流的準確把握和人類福祉的執着追求,而呈現出引領時代進步的力量。

藍圖繪就,重在實踐。6年來,中國不斷拓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這一倡議由理念轉化爲實實在在的行動。

“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我們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不斷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推動各國攜手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習近平主席倡導和推動下,中國攜手各國,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取得了豐富而卓著的成果。

——中國同100餘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共建合作協議;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貨物貿易累計超過5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700億美元,爲當地創造數以十萬計的就業崗位……一組截至2018年的數據,表明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

——積極參與國際救援、勇於承擔國際安全責任、深度參與全球治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誠意和擔當,世界看得見。

——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代表以及3600多家企業參會;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去年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一步向世界敞開了中國開放的大門,唱響了人類命運共同體之歌。

——完善中國-東盟、中阿合作論壇、上海合作組織等合作平臺;打造中非命運共同體、亞洲命運共同體……中國與各國合作共贏的理念,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了典範。

……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道上,中國以超越民族國家和意識形態的“世界觀”,勇毅前行。

六年來,習近平這一理念繪出更大同心圓

2018年3月23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37屆會議通過中國提出的“在人權領域促進合作共贏”決議,決議呼籲共同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繪更大同心圓

2019年3月,春光正盛,習近平主席開啓新年首訪。這次訪問立足意大利、摩納哥、法國三國,面向歐洲,將爲共建“一帶一路”開闢新的空間,爲人類命運共同體繪出更大同心圓。

“友誼不是偶然的選擇,而是志同道合的結果。”近日,習近平主席在意大利媒體發表署名文章,引用意大利著名作家莫拉維亞的名言,爲攜手意大利共同暢想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景,增添了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註腳。

細看習主席此訪,除了要與意方共同把中意關係提高到新的更高水平,還將與摩納哥公國元首舉行會談,共同開闢中摩關係發展的新時代;與法國總統舉行大小範圍會談,推動中法半個多世紀的友誼更加緊密持久。

當今世界,各國日益利益交融、命運與共。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要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增進人類共同利益。

正是基於對國家利益和人類共同價值共性的把握,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致力於在國與國關係中尋找最大公約數,成爲有利於各國長遠利益、有利於國際格局穩定的理性選擇。6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贊同並作出這種選擇。從國與國的命運共同體,到中非、亞洲等區域命運共同體,再到載入聯合國多項決議,人類命運共同體輻射的範圍越來越廣,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多新貢獻。

然而,我們也應意識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歷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風順,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

誠然,當今世界仍然存在着不同國家利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社會制度的分歧甚至對立,但只要我們信念不滅、行動不止,共同利益就一定能壓倒分歧對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必將迎來通途。

“世界命運握在各國人民手中,人類前途繫於各國人民的抉擇。”未來,中國將繼續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旗幟,繼續站在歷史前進的正確方向一邊,站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共同利益一邊,與各國各界一道,將命運共同體這個休慼與共的“同心圓”繪得更大、更美。(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網)

文字、圖片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