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中劉表由於年紀大有點撐不下去了,想回去休息一會兒,恰巧此時有人推了劉備一下,劉備抬頭看向對方,發現此人居然是伊籍,劉備知道伊籍在劉表處一直不受重用,並且有一段時間還想著跟自己混,而此時輕推自己一下。一向細心的劉備馬上明白肯定有問題,便借故去方便,待得到伊籍傳遞給他的消息:蔡瑁已經在後方埋伏了500刀斧手隨時準備殺掉自己,他連此消息的真假都沒有確認,就直接轉身找到自己的坐騎盧馬,果斷按伊籍所給出的逃生路線當即逃跑了,蔡瑁發現不對頭,立即追趕劉備,到達檀溪時,雖說此河只是一個小河流,但是河水急且河寬,而劉備為了活命也只能騎馬直接向河對面衝過去,此時盧馬發威直接起身跳到了河對岸,當時蔡瑁和他的追兵都看傻了眼,由於他們過不了河,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劉備得以逃脫。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四處流離的劉備奔往荊州,投靠劉表。劉表素來愛賢養士,因而待備甚厚,將其安頓於新野,不僅調派糧草人馬,還分撥宅院,經常相聚一處宴飲計議。然而,荊州風雲際會情勢複雜,劉表當年單騎而來能穩坐荊州牧,依靠的乃是盤踞當地的豪族蔡氏、蒯氏,為了拉攏蔡瑁,劉表迎其二姐為繼室,蔡氏由此愈發煊赫。

躍馬過檀溪絕處逢生,劉備才明白,救他一命的人究竟是誰

蔡瑁其人,少時曾與曹操為友,故不屑劉備,尤其見劉備在新野廣布仁義之名,吸納諸多志士來投,愈加憤恨忌憚,遂告其姐蔡夫人「劉備世之梟雄,久居荊州,後必為害,不可不防」,演義就此下筆,展開一場險象環生的陰謀暗算。且說荊州連年豐熟,劉表召九郡四十二州之吏會聚襄陽,以示撫勸。開宴之前,劉表忽然氣疾發作,不能待客。

蔡瑁見狀大喜,遂遣使者召劉備赴會,欲趁機殺之。襄陽城,布置的如鐵桶一般,東、南、北三面埋伏,西門則是數萬之眾難以渡過的湍急檀溪,另有500刀斧手埋伏其中,劉備此去,關羽張飛不在身邊,雖有趙雲率300將卒護衛,仍是凶多吉少。是日,劉備騎著的盧馬入州衙後園,此馬眼有淚槽額生白點,騎則妨主,未料卻救了劉備一命。

躍馬過檀溪絕處逢生,劉備才明白,救他一命的人究竟是誰

檀溪,水闊數丈波濤甚急,前後更無舟船,猶如絕路。劉備察覺殺機後,騎著的盧馬奔逃至檀溪,來回嘗試了很多遍,都不能下水,再看身後追兵疾馳,急切之間垂淚道「今番死矣」,眼看蔡瑁已到身前,劉備只能冒險縱馬下溪,只聽撲通一聲連人帶馬都栽進水裡,劉備掄鞭斥馬「的盧的盧,今日妨吾」,此言一出,神奇的一幕出現了。

「那馬忽從水中涌身,雲霧中起,一躍三丈,飛上西岸」,可見劉備能脫險,多虧的盧馬飛身護主。然而,的盧馬縱然有一躍三丈的本事,劉備若逃不出襄陽城,也是白瞎。那麼劉備是如何識破殺機的?且看劉備趙雲一入席,立刻被敬酒的人團團圍住,不能相顧,而趙雲所帶的300護衛,也都被蔡瑁設法遣回館舍,只待劉備飲酒半酣時,手起刀落。

躍馬過檀溪絕處逢生,劉備才明白,救他一命的人究竟是誰

酒過三巡之後,忽有一人舉著酒杯到劉備面前,請其如廁更衣,劉備是個細心的,立即起身到後園,此人附耳「蔡瑁設計害君,惟西門可走,公宜速逃」,劉備這才飛身上馬撞出西門。何人敢在蔡瑁眼皮子底下通風報信,正是劉表的部下伊籍。

伊籍早年投奔劉表,但始終未獲重用,劉備到來後,他有心追隨,故冒死相救。正史中,伊籍確實在劉表死後,追隨劉備,而且很受劉備另眼看待。拔取益州後,伊籍被列為心腹近臣,所得禮遇甚厚,僅次糜竺、孫乾、簡雍,躋身劉備元從陣營,後封為昭文將軍,份量絲毫不遜色諸葛亮。


三國時期的劉備一生可謂是顛簸流離,從自己跟關羽和張飛一起創業哪天起,不是被迫投入了曹操門下,就是又一次跟隨了袁紹,反正當時的劉備一直處於寄人籬下的生活當中。等到最後劉備終於尋求到了自己的機會,哪就是荊州的劉表,可以說大家都是漢室宗親,所以劉備在劉表這裡得到了相當高的待遇,但是這一切讓當地的豪族蔡氏不開心了,於是在某天蔡瑁帶著500刀斧手決定把這個外來戶給解決掉,畢竟劉表已經老糊塗了,居然會相當劉備這麼一個外人,可是當時的關羽跟張飛都臨時有事出去了,哪么問題來了劉備是如何逃出生天的呢?

當時蔡瑁跟自己有家族有能人士已經商量了很久,劉備這個人真心不能留在荊州這個地方,以前的劉表能跑到這個地方來當家作主,也是鑽了一個空子才當上了荊州的領頭人,如果不是當年的劉表對當地的大家族蔡氏跟蒯氏大力拉攏,可能劉表早就被換人了。

而現在劉表的年紀太老了,已經老的有點糊塗了,本來傳位這種事就應該讓本地人來操作,可是在劉表的內心當中居然不太相信自己這些本地人,這讓蔡瑁相當的不開心。

但是這也是一個巨大的危機,以劉備的實力如果真讓他當到了荊州的控制權,很有可能自己這些家族就再也沒有任何往上爬的機會了,要知道徐州就是因為被陶謙讓給了劉備,所以徐州本地的家族勢力都過得相當不怎麼樣,而現在劉備居然還想用當年的辦法來忽悠劉表,這讓蔡瑁他們的家族相當的不滿。

為了杜絕這樣的問題,看來只能找個機會把劉備直接斬殺當場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都站在蔡瑁這一邊,剛剛他們還合謀找機會要斬殺劉備,現在劉表居然就辦了一場宴會,表示要請所有的荊州勢力來宴會上開心開心。

當然了這種場面就是為了拉攏人心,所以劉備是一定要去的。說實話蔡瑁為了在宴會後期偷偷把劉備給處理掉,也是下了一番苦心,從蔡夫人哪裡知道了劉表的身體已經不行了,一整場的宴會很有可能支撐不下來,而劉備這個外來戶為了跟本地的家族勢力搞好關係,一定會堅持到最後。

哪個時候就是蔡瑁的機會,只要自己偷偷在後方安排下500的刀斧手,等劉備在宴會上喝的差不多了,直接衝上去來個亂刀加身,然後所謂的外來戶也就輕意的交待到了這裡。

可以說蔡瑁還把關羽跟張飛的去向也打聽好了,反正當時劉備身的兩大兄弟是一定不在身邊的,畢竟是本地家族勢力,這點小事找個理由就可以搞得定,唯一不太好的就是趙雲還在劉備的身邊,當然了這也不是問題,直接表示宴會當中都是重要人士,不讓私人的護衛隊進去就可以了。

於是最後的結果就是劉備獨自進入了宴會當中,計划進行的很順利,果然到了宴會中期劉表有點撐不下去了,想要回去休息一下,畢竟這也是個快進土的老頭子了,很正常的事,劉備也沒有多想,而且這個時候的機會很好,劉表不在宴會當中,自己正好捉住機會跟本地的家族好好的交流一下,畢竟將來很有可能是自己來當家作主。

但是這個時候有人突然間推了劉備一下,說實話當時劉備相當的生氣,自己這麼大的一個腕兒,誰會不長眼睛當場推自己,可是當劉備抬起頭來看向對方的時候,才發現居然是伊籍,要道這個孩子在劉表這個地方一直不受重用,並一段時間還想著跟自己混,而這個時候輕輕的推自己一下是幾個意思。

難道說有什麼事情想要給自己說,但是又怕周圍的人發現嗎?說實話這麼年來劉備一直四處奔波,而且經歷過無數的大風大浪都沒有栽倒是有一定的原因,那就是細心。

於是劉備借著要方便一下的理由偷偷走了出來,然後就到了伊籍帶給他的消息,蔡瑁已經在後方埋伏了500刀斧手,就等劉備不注意的時候衝進去,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就要劉備自己來想像一下了。

劉備本來喝得有點微醺,在這一瞬間清醒了,當時連去確認一下事情的真假都沒有,直接轉身找到了自己的坐騎的盧,果斷從伊籍所給出的逃生路線當中逃跑了。

當時的蔡瑁一晚上的目標就是斬殺劉備,現在劉備一個方便的借口人就不見了,看來自己這方的人馬有問題呀,不過現在也不是計較這件事的時候,還是先把劉備給捉回來再說。

為什麼的盧這個馬這麼出名,就是這次的原因,本來劉備騎著的盧到了檀溪的時候,雖說這只是一個小河流,但是河流很急並且還很寬,而劉備為了活命也只能騎馬直接向河對面衝過去。

可以說情況在當時很是驚險,河水幾乎已經淹沒了整匹馬,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劉備在河的水面上浮來浮去,而當時的蔡瑁的逃兵已經一路追到了小溪邊,也不知道老羅是如何把這一段寫成了一個神話,反正就是在劉備最為絕望的時候,的盧馬發威了,直接起身一跳就到了河的對岸,當時蔡瑁等人都傻了。

本來這件事可以說在蔡瑁等人的眼中已經結束了,遊戲已經算是結束了,但是最後卻出現了一個大反轉,只能說老羅的腦洞也是很大的嘛,反正最後的結果劉備很開心,而蔡瑁卻相當的氣憤,自己費了這麼大的力氣就是為了解決掉劉備,現在讓他逃走了,所有的努力前功盡棄,有可能還會受到劉備的報復。

可以說在這整件事當中,如果不是伊籍偷偷給劉備報信,說不定蔡瑁這500的刀斧手就已經成功了,畢竟當時的關羽跟張飛都不在身邊,而且趙雲也因為種種原因被推到了宴席的外面,也就是說當時的情況如果蔡瑁再動手早一點,可能歷史已經改寫了,就算老羅再能編,沒有劉備哪來的蜀國,但是卻因為一個人的存在從而讓劉備逃出生天,這個就是伊籍。

大家好是我虎頭山小妖,記得點關注啊。


首相感謝邀請,以下所說僅代表個人觀點。

埋伏刀斧手才五百人夠干點啥?就這麼說吧,除非劉備身邊沒人,身上沒腿,才有可能宰了他,不然沒戲。

劉備和曹操在當時都可以算得上是天命之子,基本每次都能化險為夷,好幾次老曹都差點讓人家弄死,結果就是能跑,你還就是怎麼都逮不住他。

劉備逃跑和老曹的逃跑技能絕對是點滿了的,劉備逃跑直接就老婆孩子都不要了,老曹逃跑底下將士忠心替他擋著讓他跑,結果老是死身邊人,老曹睡了張綉他嬸嬸結果典韋,曹昂。沒了。還有一次逃跑底下的將軍代替他逃跑,他沒事,那人死了,不過老曹對自己人那還真是不錯,直接把孩子認為義子,和自己的孩子一樣甚至更好。還能收買人心。

所以說劉備和曹操除非自然死亡,不然一般人還真弄不死他們。

歡迎大家點贊,關注。我是 緦念 感謝大家


酒至三巡,伊籍起身把盞,走到劉備面前時,用目光示意劉備,低聲說道:「請起更衣。」劉備會意後立即起身去廁所。伊籍把盞完畢後快步進入後園中接著劉備,附耳低聲說:「蔡瑁設計要殺害你,城外東、南、北三處都有軍馬守把,只有西門可以走脫。使君快跑!」劉備大驚,急忙解開的盧馬韁繩,打開後園門牽出,飛身上馬,也來不及顧及隨從,匹馬朝西門而逃。門吏詢問,劉備也不答話,加鞭而出。門吏攔擋不住,飛馬報告蔡瑁。蔡瑁立即上馬,領五百軍士隨後追趕。

可以看出直接原因就是伊籍告密劉備蔡瑁的計劃和布置,才讓劉備躍馬檀溪。


個人認為劉備曾經幫助過劉表的兒子劉琦,而劉琦又和劉表的幕賓伊籍關係很要好,為了報答劉備幫助過劉琦之恩,伊籍就將偷聽到蔡瑁及其夫人要殺劉備的計劃透露給劉備,劉備就從酒桌上借故離開逃走的。在沒有給刀斧手下手的機會下,就已經離開了,所以也沒有關羽和張飛的什麼事,到是劉備那匹良駒「的盧」可幫了大忙。


導讀:在《三國演義》中,蔡瑁同僚尹籍向劉備告密,蔡瑁埋伏了500刀斧手要殺劉備,劉備聽後隨即尿遁,騎上的盧向西奔逃至檀溪落入水中,的盧從水中跳起,一躍三丈,飛向西岸成功脫逃。故事只存於野史和演義中,史書上沒有記載。

蔡瑁不會在沒有主公劉表的授意下殺劉備,而劉表卻無意殺劉備。

東漢之前,名門世家非常在意自己的名聲,做事講究師出有名,只有志在天下的人才會在不得已的時候使用鬼蜮伎倆,做出有違禮法的事情。項羽鴻門宴沒殺劉邦,曹操擒下劉備也沒殺,劉表和劉備有同宗之誼,劉備在荊州進退有度,沒有做出絲毫有違禮法的事情,劉表缺乏殺劉備的借口,所以不會殺他。

蔡瑁出生荊州名門,是劉表手下重要武將,為主公計,為私心計,他只會和劉表進言,闡述劉備的威脅,只有劉表有意誅殺劉備,蔡瑁才會伏殺劉備,這叫師出有名,這是名門世家的生存之道,不到自己的生死關頭,不會做出有違禮法的事情,授予天下人把柄。這樣的事情出身寒門的人會做,名門世家不會。

為何野史和話本演義中會記載下蔡瑁誅殺劉備的故事呢?

野史和話本本就是服務於廣大群眾的,不需要依據史實,它可以依據需要隨意編造,而編造這些東西的人都出身於寒門,本身就不需要遵守名門世家之間的規則,更何況他們只是敘述故事,不是自己做有違禮法的事情,一個個荒誕不經的故事就此流傳開來。羅貫中是尊劉貶曹的著名代表人物,給劉備的故事增加一些傳奇色彩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羅貫中祖上也是闊綽過的,加上他自己書讀的比較多,所以比其他同行的節操要多一些,因此只能安排蔡瑁出場誅殺劉備,讓劉備驚險逃生,而不會讓劉表下場胡來。

歷史本就是經過梳妝打扮登上舞台的,野史更是擅長各種變臉換頭技術,但無論它們以怎樣的面貌出現,是真是假,都有跡可循。


三國演義原文: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原文節選。

遂與趙雲即日赴襄陽。蔡瑁出郭迎接,意甚謙謹。隨後劉

琦、劉琮二子,引一班文武官僚出迎,玄德見二公子俱在,並不

疑忌。是日請玄德於館舍暫歇。趙雲引三百軍圍繞保護,雲披甲

掛劍,行坐不離左右。劉琦告玄德曰:「父親氣疾作,不能行動,

特請叔父待客,撫勸各處守牧之官。」玄德曰:「吾本不敢當此,

既有兄命,不敢不從。」次日,人報九郡四十二州官員俱已到齊。

蔡瑁預請蒯越計議曰:「劉備世之梟雄,久留於此,後必為害,可

就今日除之。」越曰:「恐失士民之望。」瑁曰:「吾已密領劉荊州言

語在此。」越曰:「既如此,可預做準備。」瑁曰:「東門峴山大路,

已使吾弟蔡和引軍守把;南門外已使蔡中守把;北門外已使蔡勛

守把。止有西門不必守把,前有檀溪阻隔,雖有數萬之眾,不易

過也。」越曰:「吾見趙雲行坐不離玄德,恐難下手。」瑁曰:「吾

伏五百兵在城內準備。」越曰:「可使文聘、王威二人另設一席於

外廳,以待武將。先請住趙雲,然後可行事。」瑁從其言。當日殺

牛宰馬,大張筵席。玄德乘的盧馬至州衙,命牽入後園拴系。眾

官皆至堂中。玄德主席,二公子兩邊分坐,其餘各依次而坐。趙

雲帶劍立於玄德之側。文聘、王威入請趙雲赴席,雲推辭不去,

玄德令雲就席,雲勉強應命而出。蔡瑁在外,收拾得鐵桶相似,

將玄德帶來三百軍,都遣歸館舍,只待半酣,號起下手。酒至三巡,伊籍起把盞,至玄德前,以目視玄德,低聲謂曰:「請更

衣。」玄德會意,即起如廁。伊籍把盞畢,疾入後園,接著玄德,

附耳報曰:「蔡瑁設計害君,城外東、南、北三處皆有軍馬守把,

惟西門可走,公宜速逃!」玄德大驚,急解的盧馬,開後園門牽

出,飛身上馬,不顧從者,匹馬望西門而走。門吏問之,玄德不

答,加鞭而出。門吏擋之不住,飛報蔡瑁。瑁即上馬,引五百軍

隨後追趕。

卻說玄德撞出西門,行無數里,前有大溪攔住去路。那檀溪

闊數丈,水通襄江,其波甚緊。玄德到溪邊,見不可渡,勒馬再

回。遙望城西塵頭大起,追兵將至。玄德曰:「今番死矣!」遂回馬

到溪邊。回頭看時,追兵近矣,玄德著慌,縱馬下溪。行不數

步,馬前蹄忽陷,浸濕衣袍。玄德乃加鞭大呼曰:「的盧!的盧!今

日妨吾!」言畢,那馬忽從水中涌身而起,一躍三丈,飛上西岸,

玄德如從雲霧中起。後來蘇學士有古風一篇,單詠躍馬檀溪事。詩

曰:

老去花殘春日暮,宦遊偶至檀溪路。

停驂遙望獨徘徊,眼前零落飄紅絮。

暗想咸陽火德衰,龍爭虎鬥交相持。

襄陽會上王孫飲,坐中玄德身將危。

逃生獨出西門道,背後追兵復將到。

一川煙水漲檀溪,急叱征騎往前跳。

馬蹄踏碎青玻璃,天風響處金鞭揮。

耳畔但聞千騎走,波中忽見雙龍飛。

西川獨霸真英主,坐下龍駒兩相遇。

檀溪溪水自東流,龍駒英主今何處!

臨流三嘆心欲酸,斜陽寂寂照空山。

三分鼎足渾如夢,蹤跡空留在世間。

玄德躍過溪西,顧望東岸,蔡瑁已引軍趕到溪邊,大叫:

「使君何故逃席而去?」玄德曰:「吾與汝無仇,何故欲相害?」瑁

曰:「吾並無此心,使君休聽人言!」玄德見瑁手將拈弓取箭,乃急

撥馬望西南而去。瑁謂左右曰:「是何神助也!」方欲收軍回城,

只見西門內趙雲引三百軍趕來。


這就要說說的盧馬的來歷了,這匹馬原為劉備手下降將張武所有,後來張武造反,走投無路的劉備正好以同為皇室宗親的身份與劉表認了親戚並投靠劉表,這個時候便主動請纓親征。等到短兵相接,劉備望見張武坐騎「極其雄駿」,大為讚賞贊曰:「此必千里馬也」,趙雲即時領會了主公的意圖,挺槍而出,「不三回合」,便斬將奪馬。等到凱旋班師,劉備見了這匹馬,也禁不住讚不絕口。劉備正愁無一報答劉表,於是欲將此馬送給劉表。不料,劉表謀士蒯越認為此馬「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為『的盧』,騎則妨主。」還說「張武騎此馬而亡」就是證明,嚇得劉表趕緊找借口還給了劉備,於是這匹戰馬又跟隨了劉備。劉表的幕賓伊籍將此馬「妨主」的消息透露給了劉備,劉備卻不予採納。後來蔡瑁欲設計謀害劉備,伊籍又向劉備報信,劉備慌忙從酒席中逃走,騎上的盧卻是慌不擇路走錯了路,結果便來到了檀溪。前是闊越數丈的檀溪後是追兵,劉備在這個時候才想起伊籍的盧妨主的勸告,一邊瘋狂地抽打著的盧一邊大叫:「的盧,的盧!今日妨吾!」那馬忽然從水中涌身而起,一越三丈,飛上對岸,完成了的盧最富傳奇意義的演出。這之後劉備更加不相信「的盧妨主」的預言了,對這匹救命的寶馬無限珍愛,後來出兵入蜀之際因見龐統坐騎老弱,為了顯示自己對龐統的重視而將自己珍愛的寶馬的盧贈送給了龐統。誰知龐統無福消受,剛騎上的盧便被敵人當作劉備在落鳳坡被亂箭射死。


劉備此去赴宴關羽張飛雖不在身邊但趙雲帶了300軍士,至於說為什麼能逃脫是因為蔡瑁手下一人告密與劉備蔡瑁要害他只有西門能走。劉備得知便騎馬從西門逃脫 告密者後來也到劉備麾下做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