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內湖候車亭倒塌壓傷2女。(圖/記者黃彥傑攝)

▲北市內湖候車亭倒塌壓傷2女。(圖/記者黃彥傑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臺北市內湖區星雲路、成功路口方濟中學前的公車候車亭,6月時發生倒塌壓傷民眾事件,事後清查,候車亭基礎埋設深度依規定需為 120 公分,但該候車亭地基深度只有僅60公分,是造成意外的主因。議員許家蓓追查發現,同一包商承攬的公車亭,在臺北市還有37處,恐成不定時炸彈。

許家蓓指出,公運處雖在事發後全面清查民國89年新建之候車亭,但卻僅以「人工施以外力觀察候車亭穩固性」清查候車亭狀況,也就是僅以人力搖晃、目視檢測候車亭穩固性。

許家蓓質疑,面對對市民乘車安全及市府工程瑕疵部分,市府竟以如此不科學的方式進行工程檢測,實在是令人訝異與不解。

▲▼北市內湖候車亭倒塌壓傷2女。(圖/記者黃彥傑攝)

許家蓓還爆料,公運處回覆資料有諸多離諎之處,稱「派員監工確認候車亭基礎深度足夠」,但發生意外的方濟中學站,埋設深度僅60公分,不足規定的120 公分,要調閱施工前、中、後照片及監工報告,公運處竟稱無保存資料無法提供,僅提供候車亭完工後之驗收報告。

此外,在公車亭完工後辦理驗收時,竟是採「隱密部分依規定由廠商負責」的方式。許家蓓質疑,這形同讓廠商「球員兼裁判」、等於沒有驗收,若廠商施工錯誤或偷工減料,市府根本無從察覺,方濟中學站倒塌的候車亭就是就是實例。

對此,公運處綜合規畫科回應,沒有驗收資料的部分,會再究責。當初案發後,為防再有倒塌發生,一週內就巡完其他候車亭,的確是用目測,以及用人力看是否有搖晃狀況,一發現站點不穩立即拆除。

至於議員所質疑的檢驗方法,公運處綜合規畫科說,只能用破壞性方式檢測,每一座去試探,既然要做,就重新做,預計在8月中旬拆掉全部重做,需要重做的部分,僅剩下23座,會將基礎挖起來,再依規定深度重新裝回去,上方候車亭因耐用年限達30年,可繼續使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