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了一件事,是我從來沒做過且沒有預計會做的。

我參加了某大報章的徵文比賽

這次真的返老還童,當年做學生時沒有做的,現在統統去做了。什麼學打鼓、西班牙文,去海灘乾曬,有血有汗地騎腳踏車,短期旅行,青年體驗營......現在還參加徵文比賽。

好吧,我承認辭工休息其實是為了彌補中學暑假沒有過得很盡興的遺憾。

這陣子真正感覺到自己是在生活,不只是生存,日子過得非常隨心所欲。

 

說回正題,寫Blog是這半個月的事,我發現自己原來是那種不做還不做,要做就要把事情做得完滿的人。不一定要完美,但至少可以滿足到自己。

如果只流水作業般每天在這裡交代自己的生活,那倒不如不要寫,相信也沒有人想要看。

但往往把自己的內心從底層搗出來,慢慢觀察一下,再把她擦亮、修飾、展示,偶然加插點圖片增加趣味,整個過程真的可以花上我半天時間。

發完一篇文,如同跑過十圈一樣,消耗很多精力,但腦內像已分泌出令人產生愉快感覺的多巴胺,有種神奇的力量,接近上癮。

 

最近聽到了一句很"入心"的話:分享讓快樂倍增,讓悲傷遞減。
IMG_0626.JPG

參加徵文比賽是爸爸提議的,我相信他從來沒有看過我中學時代作過的任何一篇文,但因著科技帶他進入網路的世界,他現在已成為我的讀者之一。

上星期他讀過了清水灣的遊記,剛好看到徵文比賽的廣告,便告知我這個消息。

我沒有特別為比賽創作些什麼,只是把那篇"跌車後記"重新編輯,"壓縮"成600字的短文。

選這篇是因為好朋友留言說我文筆不錯,我可是個嚴重受別人影響的人(好的影響啦~)。

比賽規則之一是作品必須要未曾發表,所以"跌車後記"現在要被暫時隱藏了。

想不到以600字去表達心中所想也絕不簡單,我還打電話去報社問清楚標點符號是否包括在內,哈~好笨的問題!

編排好,寫下個人資料,按"傳送",人生第一次的投稿便完成了。

 

去澳洲流浪帶給我重大的改變之一:「Why not?」的心態

有徵文比賽,為什麼不參加?我形容這次像買樂透彩,號碼選定了就不要改,文章編輯到自己滿意、符合字數後,沒有多問別人對作品的意見便按"傳送",我相信自己的直覺。

這次就當測試自己有多少斤兩、有多少運氣,得獎固然是種肯定,落選亦很正常,香港地滿肚墨水的人多的是。

至少我有付出過,參與過。

萬一、如果有幸入圍,還是希望大家在網上投票支持一下我的作品:)  但這是後話啦~

 

很神奇,為什麼我會走到這一步?我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想不到上星期我竟會花分別兩個通宵,坐在電腦面前去記錄自己的生活。(這是病態...)

蘇菲絕不是那種會看小說看文學巨著的人,相反,我從小是個極討厭寫作的小孩,也沒有培養閱讀的興趣。

中學畢業以前,我幾乎從不會主動看課外書。

記得小學升中學那個暑假,我很高興可以升上那所謂的名校。未及開學,挑戰已經來到我面前,我需要交一份讀書報告。對現在自出娘胎便開始投入"多姿多彩的訓練"的小孩來說,寫讀書報告可能比綁鞋帶還容易,但對那時的我來說可是個大工程,直至現在,我也理解不到當時的我的心態,為什麼我會那麼不情願寫讀書報告。結果到暑假最後一天不得不完成這功課,我才到附近的青年中心圖書閣,借了本《阿信的故事》,來不及看完整本書,於是問媽媽大概劇情是怎樣(故事曾被改編成日劇),然後把讀書報告"創作"出來,被我形容得像要寫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著作一樣,其實才不過區區三、四百字。

人還是會進步的。如果現在我還是停留在那麼低層次的階段,那真是太不堪了。

 

我滿足,滿足於閱讀跟寫作(Blogging)把我的生活帶到另一層次。沒有工作的日子帶給我無窮的靈感,我有更多時間、精神去細味與記錄身邊發生的大小趣事,但畢竟人需要從工作中獲得自重感、滿足感,不能長期沉醉於自己的世界裡,所以我更珍惜這樣無拘無束的時光 ,讓我盡情投入寫文章吧!

過完這個七月,咖啡師班便開課了(對~今天收到消息課程要延期,天真的自有安排,深信是為了讓我的手完全康復後才開課!),帶著輕盈的內心去學習吧,將自己變成最能吸水的海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