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質量人情報局】質量人都關注了的公眾號

為規範供應商稽覈、自查自糾的業務行為,提高供應商稽覈的效率,並通過對稽覈發現問題的管理跟蹤,達到對供應商質量管理的目的。

QSA:QualitySystem Audit 質量體系稽覈,對供應商的質量管理流程文件進行稽覈;

QPA:Quality Process Audit 質量過程稽覈,從設計開發、到原輔材料採購、進料檢查、製造、過程檢查、成品檢查與可靠性測試和倉儲等全部過程進行稽覈;

HSF稽覈:Hazardous Substances Free 無有害物質稽覈,對供應商HSF管理流程文件和設計開發、供應商管理、原輔材料採購、進料檢查、製造過程、成品出貨等關於HSF的管理進行稽覈;

CSR稽覈: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即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在勞動者、環境、社區等利益相關方的責任進行稽覈。

一、稽覈前準備

稽覈組長要牽頭組員來策劃好稽覈的相關事項並執行,包括以下:

1、稽覈小組溝通:明確稽覈分工、範圍、重點,檢查是否有需要增加項目

2、稽覈時間安排,與供應商確定參加的高層領導級別(QSA/CSR要求總經理或老闆,QPA要求副總或廠長及相關業務總監如質量的則質量總監參與);

3、準備好稽覈工具,包括但不限於:QSA checklist、製程/工藝稽覈checklist,供應商的品質管控圖、各階段品質目標要求(如合格率、CPK等),新產品導入要求和管理手法要求,供應商問題資料匯總。

4、上期稽覈未關閉問題點

5、發放稽覈通知給供應商,內容包括

1)稽覈時間安排;

2)供應商高層領參加首次會議及末次會議;

3)供應商需要準備的資料,電子檔及紙檔;

4)需要供應商提供的資源。

6、準備首次會議的PPT或交流的內容,重點要明確傳遞供應商高層的信息

7、需供方自檢需求的,若我司有自評表的,要向供應商發出自評表供其自查自糾;我司沒相應自評表的,讓供應商根據其自身的工具進行自評。

二、開好首次會議

首次會議是現場稽覈活動的起點,也是稽覈活動是否能夠達到預期效果的關鍵。稽覈組長作為現場稽覈的組織者可通過以下簡短有效的方式進行:

1、明確本次稽覈的目的、標準、安排、評級方法等

2、雙方參與人員介紹

3、確認稽覈時間安排和範圍(如物料產品類別等)

4、解釋稽覈人員的保密原則

5、討論被稽覈人員的職責、分工,稽覈過程中供應商聯繫人、引導員的名字

6、解釋不合格項的分類

7、確認每天總結會議的時間安排(如果有)

8、確認末次會議的時間安排(時間、地點、人員)

9、確認稽覈人員的交通、食宿安排(如果需要)

10、根據不同的稽覈類別,預先邀請供應商相關高層人員出席首次會議

11、有效控制首次會議的時間。如沒有專項介紹PPT,一般以15分鐘左右為宜

12、稽覈組長應通過首次會議這種形式,及時傳遞對問題的嚴肅嚴謹態度,讓供方感受至精公司稽覈人員的職業要求。

三、根據分工開展現場稽覈,現場稽覈方法要關注以下

1、QSA稽覈依據,應包括:公司的checklist/ISO9001等相關質量體系標準/供方制定的體系/製程程序文件/流程文件及相關標準等;汽車產品供應商則還應參照IATF16949標準條款。

2、製程QPA稽覈的依據,可包括:

2.1、生產工藝流程process flow chart-規定了產品的生產工藝,機器配置,人員配置,工裝夾具,輔助材料;

2.2、控制計劃Control plan-規定了各工序控制要點,控制方法,檢查頻率,相關記錄,參考文件;

2.3、產品資料-BOM、ECN、客戶通知、圖紙及表面處理規範;

2.4、製程巡檢、首件確認執行文件;

2.5、製程異常執行文件;

2.6、不合格品控制文件;

2.7、物料管理規定-物料預處理,物料正確擺放,標識,正確投入;

2.8、部門相關規定-5S等內容;

2.9、要求跟進事項-決議事項;

2.10、工藝、技術及質量要求。

4、稽覈常用手法

4.1、按5M1E(人員、機器、物料、方法、環境、測量)方法展開,關注關鍵工序、關鍵設備、關鍵崗位的執行是否保持與稽覈依據文件的一致;

4.2、稽覈現場記錄的完整性,驗證供應商管理的可持續性;

4.3、稽覈異常問題的處理及問題的閉環管理,把控是否重複出現的風險性;

4.4、現場人員提問或訪談、現場實測數據;

4.5、開展全流程梳理。

4.6、汽車產品供應商採用過程方法稽覈,如客人有特殊要求則按客人特殊要求進行稽覈,如VDA6.3。

5、稽覈要點:

5.1、按5M1E(人員、機器、物料、方法、環境、測量)方法展開,查看關鍵工序、關鍵設備、關鍵崗位的操作步驟、參數設置、數據記錄是否保持與稽覈依據文件的一致;

5.2、稽覈現場生產數據記錄的完整性及正確性、合規性;

5.3、現場操作員提問或訪談;

5.4、產品數據及製程參數;

5.5、流程梳理;

5.6、文件是否存在漏洞,能否防呆;

5.7、基於風險的思維。

6、現場稽覈相關原則:

6.1、稽覈人員應保持客觀公正的立場,通過現場稽覈把主觀判斷變為客觀認知。把控獨立、客觀、系統的現場稽覈行為。

6.2、稽覈是發現改善的機會,不是去挑刺;是以第二方的角度幫供應商找出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關改善建議,提高產品的質量,達到客供雙方互利的目的。

6.3、所有稽覈小組成員,都應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如尊重供方知識產權、善待供應商等。

7、稽覈時應注意的問題

瞭解被審對象,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有條理的記錄信息;

把握稽覈時間;

仔細聆聽;

不要強求去發現問題;

提問要清晰;

不要存在偏見;

問題點要和被稽覈部門、團隊溝通;

向被稽覈部門、團隊清晰解釋稽覈發現;

善於處理人際關係;

注意查證,親眼見到客觀證據。

8、稽覈技巧

8.1、要善於提問

採取封閉問題和開啟式問題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問題一般可以分為封閉式和開啟式兩種。前者可用「是」、「否」、「有」、「無」等簡短的詞來回答,後者則需要對方作較詳細的說明或解釋,即我們常說的5W2H式提問。封閉式的問題可以得出明確無誤的答案,但信息量很少。開啟式的問題可以引出較多的信息,有助於調查的深入,但花費時間較多。兩者要合理結合,不可偏廢。

5W2H式提問:

A、WHO------------誰?

B、HAT-------做什麼?

C、HEN-----什麼時候?

D、HERE-----在哪裡?

E、HY-------為什麼?

F、OW-------怎麼做?

G、HOW MUCH—什麼程度?

可以將以上5W2H結合「else」、或「if」一起使用,如:「如果…」「還有誰&」,「假設……那麼……&」「請讓我看看」。

8.2、要善於傾聽

稽覈員在現場的時間有限,需採集的信息量很大;信息只能通過看、問、聽獲取,不能從講話中獲得。因此只有少講才能多收集信息。

不作諮詢

不作裁判

不重複闡述

稽覈員應努力避免多講,才能多看、多聽、多問。

8.3、要善於觀察

觀察是否按規定程序執行;

觀察是否有需要的操作技能;

觀察是否有正確執行程序所需的資源;

觀察是否存在設備的缺陷。

8.4、要做好記錄

稽覈員要確保稽覈證據的可追溯性,必須詳細的進行記錄,可採用筆錄、錄音、照相等方式,所做的記錄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實描述、憑證資料、涉及的文件、各類標識等。

所做記錄要求字跡清晰、準確具體,易於再查。

8.5、要善於創造一個良好的稽覈氣氛

稽覈員應心平氣和,注意聽人講話,認真做記錄;不時用點頭、注視附和等方式表示對談話感興趣;

索要文件、找人談話時要徵求對方同意,發現了不符合時要求對方或其領導簽字時,要耐心說明理由。

8.6、有效地利用評審依據和稽覈表

體系流程文件

認可機構的要求;

檢測依據及檢驗記錄;

事先策劃制定的稽覈表;

8.7、把握現場稽覈原則

要把握獨立、公正,以客觀證據為依據。堅持「三要三不要」原則:

要講客觀證據,不要憑感情、憑印象用事;

要追溯實際做得怎麼樣,不要僅停留在文件、口頭上;

要按稽覈計劃如期進行,不要「不查出問題不罷休」。當按抽樣方案稽覈後未發現不符合項,就應判為符合,轉到下一個稽覈項目上去。

8.8、稽覈路線選擇

自下而上(由基層到管理)和自上而下(從管理到基層);

正向(從合同到報告)和逆向(從報告到合同);

按過程(要素)稽覈或按部門稽覈。

8.9、樣本的抽取和查看

查關鍵的少數;

注意易出問題的環節;

注意觀察易被遺忘的角落。

對照稽覈依據,確定符合和不符合。

五、稽覈報告

1、按照稽覈情況,稽覈組長匯總小組各成員的稽覈發現,對發現進行歸類、分級,並形成稽覈報告或「checklist評分及雷達圖」等,並內部歸檔;

2、稽覈發現應在稽覈後兩周內通過SCAR或固定模板發給供應商,並要求供應商給出改善計劃並簽返。

3、稽覈報告應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

稽覈日期,廠商地址、聯繫方法

行程安排

審核內容安排

稽覈問題發現項列表

稽覈結論或評分

對於沒有採購陪同的稽覈,由稽覈組織者匯總發現,並在稽覈後一週之內提交相應的採購模塊責任人,雙方協商確認後發布稽覈報告,並由採購責任人發放SCAR或固定模板給供應商要求改善。

六、不符合項改善

1、要求供方改善不符合項,具體操作按《供應商SCAR操作指導書》進行;

2、稽覈問題升級:對於通過稽覈發現的供應商端重大問題,稽覈組長應考慮問題升級措施,向供應鏈管理中心最高主管彙報,透過商務等途徑推動供應商及時改善。

七、跟進不符合項閉環

1、問題的閉環管理按《供應商SCAR操作指導書》進行;

2、同時措施有效性驗證要按以下進行:

2.1、稽覈組長應及時跟進供應商的改善計劃實施情況,督促供應商按照計劃完成改善措施,並驗證措施有效性。必要時可以現場確認。

2.2、稽覈組長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確認供應商對不合格項作出的改善措施,並判定其是否:合適(SUITABILITY) 、足夠(ADEQUACY)、及時(TIMELINESS)和有效(EFFECTIVENESS) (SATE)地糾正了不合格項,並在雙方達成共識的情形下將不合格項關閉。

2.3、現場稽覈組應鼓勵供應商通過多種形式提供改善後問題閉環情況,如供應商專題彙報、建立定期例會或交流制度,以加強問題改善後的再交流。

2.4、稽覈組長應每月上報改善計劃實施情況。對於長期無法改善的問題,需要及時上報部門負責人,由部門負責人進行推動。

3、針對不配合改善&達到退出要求,則對供應商執行退出管理流程。

4、對參與稽覈的部門和人員逐步實行稽覈績效考覈(例如有效問題發現數,問題落實情況)。在稽覈活動不久(一般三個月)即出現稽覈範圍內的質量事故,責任稽覈組長應主動組織相應的工作質量回溯,以檢討稽覈活動的不足。如因稽覈不力或重大問題報告不及時而發生重大質量損失的相關稽覈人員,供應鏈管理中心將按問責制度做相應處罰。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公眾號【質量人情報局】閱讀。

投稿歡迎發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