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JPG  

本片改編自80年代極具爭議性的人物的自傳,導演Martin Scorsese非常據實且赤裸的把這個出身於華爾街,歷經股災,又靠著炒作賺盡普羅投資戶大把鈔票的Jordan Belfort,完整的呈現在大螢幕上。

片中整個前半段,都大量的利用某種程度最符合美國精神的,主角Belfort的白手起家與賺錢至上的態度,且搭配資本主義中最重要的銷售行為:「不管你給我什麼,我就能賣」。主角化身軍師的角色,大量的刺激觀眾與屬下,人人都能賺錢,端看你是否投身,或有沒有這樣的魄力,失去氣場會立刻會被趕出團隊。只要加入團隊,把自身完全轉化為對金錢嗜血的狼族,沒有人不能穿名牌、開好車,讓自己脫離貧窮,晉身上流社會。

這樣的一種理念,其實在現今社會依然存在,舉凡保險或直銷,那種需要人拉人、錢滾錢的體系中,總是會在說明會當中,把國外旅遊、平凡人物脫離貧困的勵志故事不斷的輪番轟炸催眠你。誰不想要讓自己與家人脫離桎梏與枷鎖,爬到光鮮亮麗又有自尊的生活?

除此之外,賺了大把金錢,享樂與揮霍是更重要的,隨時把自己維持在一種極度亢奮的狀態,才能繼續把自己變成狼族。相對與主角與團隊,片中只有主角的父親與兩任太太,才會稍微扮演理智的角色,相互呼應主角的瘋狂。

有趣的是,這部片因為極度寫實,你在前半段看不到什麼必要之惡,除了主角的極度拜金之外與一般人無法想像的糜爛生活,且玩完了還是會忠於家庭?(相信許多人還是無法接受)。但他看似忠於自我,不過是貫徹一直以來的信念,且甚至可以幫助別人?而那些購買無價值股票的受害者被隱形,甚至會造成觀眾的混淆。也許,這樣真的沒有什麼不對?比方說片中Belfort天真的以為,同樣可以用這套顛撲不破的道理,讓調查他的FBI探員幡然醒悟的對話是其中的代表。

但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最終主角還是面臨調查,需要出賣朋友、失去家庭。但是導演並沒有利用一般的劇情轉折,把主角刻劃成終於受到報應的壞份子試圖讓觀眾大快人心。而是改採一種啟示錄的形態顯現,好風光終究會落盡,主角面臨牢獄之災之前,也會感到害怕。但他最終仍繼續把他的信念,用另一種缺乏實踐的方式,繼續輪轉下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