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廣告是WhatsApp的創立基石,但是Facebook的併購徹底改變了其命運。面對理想與現實的碰撞,WhatsApp的變現之路究竟在何方?2012至2015年間,作者在微信公司工作,他將從競爭對手的眼光分析WhatsApp糾結的變現歷程,每項舉措的成功之處、可行性及對用戶的潛在影響。

理想與現實:15億用戶的WhatsApp的變現之旅

WhatsApp是唯一一個月度活躍用戶超過十億,卻尚未開始變現的信息流應用。

2016年11月,WABetaInfo 網站報道了WhatsApp測試版發佈的新功能,據稱:WhatsApp將推出類似於Snapchat Stories的功能。

我當時就覺得這個有趣的功能有助於WhatsApp的廣告變現,而這一預測在2018年8月成爲現實,具體可以在我的Facebook和Twitter上看到。

理想與現實:15億用戶的WhatsApp的變現之旅

WhatsApp一貫的立場是反對任何廣告,而我卻認爲Stories是一種以不侵犯用戶隱私爲前提,引入不令人排斥的廣告的公衆信息流形式。

以日常的私信體驗爲例:在對話過程中插入廣告會令人反感,而且有可能會讓那些在緊急情況下使用WhatsApp的用戶感到非常不舒服——比如:當用戶遇到醫療事故需要緊急求助親友時。

WhatsApp作爲一個高度關注用戶的公司,似乎不會利用廣告破壞私信體驗。

WhatsApp標榜的收購價值有230億美金,除此之外,在變現方面並沒有顯著成果。

我覺得,利用公衆信息流纔是廣告變現的可行之道,特別是這種方式並不太涉及用戶隱私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是唯一一個這麼想的人——福布斯的記者Parmy Olson,曾採訪了WhatsApp的兩位創始人,他們在2017年2月時都做出了相同的預測(我的預測是在前一年11月),即通過類似於Stories的功能在WhatsApp中植入廣告。

WhatsApp於2018年8月宣佈將藉助WhatsApp Status在其平臺上植入廣告。

WhatsApp Status是其應用程序中一種簡單的內容信息流,用戶在WhatsApp Status 上發佈的內容會在24小時之後消失,類似於Facebook,Instagram及Snapchat的Stories功能。

此外,WhatsApp還會推出商務API賬號,以幫助廣告主在WhatsApp上觸及目標用戶。同時,允許廣告主在Facebook上投放廣告,從而能與目標用戶在WhatsApp上直接對話。

這三項舉措預期可以開啓WhatsApp的變現之路。

然而,WhatsApp的變現故事並不只是在一個15億的用戶平臺上發佈廣告那麼簡單。

這個主張反廣告的應用,被全球範圍內的智能手機用戶用於相互間的溝通交流,而且也正在逐步取代SMS(運營商短信息服務)。

當Facebook在2014年收購WhatsApp時,曾承諾WhatsApp將完全獨立,而且平臺也推出了從終端到終端的加密方式,使得WhatsApp上幾乎不可能植入任何形式的廣告,因爲應用沒有,也無法捕獲任何有意義的數據,來支持目標廣告定位。

早期的這些種種跡象表明WhatsApp將繼續其最初的使命。

但是,在惡意收購更爲常見的情況下,Facebook持續施壓迫使WhatsApp與Facebook其他產品之間實現數據共享。

正如我將在後續詳細解釋的一樣,該舉措大大弱化了WhatsApp的反廣告立場,也讓公司的創始人在萬分失望和痛苦中選擇了退出。

隨着WhatsApp的發展和壯大,它也成爲了假新聞的溫牀,讓那些未經驗證的錯誤信息產生的暴徒以妖言惑衆及草菅人命的方式威脅到民主。

無論怎樣,WhatsApp依然是被數十億人所喜愛的應用。

不過,尊重用戶隱私與植入有利可圖的廣告之間的矛盾,以及廣告主同用戶直接溝通與控制假信息和垃圾信息氾濫之間的矛盾,仍有待解決。這也許就是公司尚未公開推出平臺變現計劃的原因。

本文中,我也將分析WhatsApp宣佈的每一項變現舉措的成功之處、成功概率以及對其用戶的潛在影響。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回顧一下WhatsApp與“廣告植入”之間波折的關係歷史。

WhatsApp的反廣告宣言

WhatsApp 曾在創立之初就以反廣告宣言而知名。

WhatsApp兩位聯合創始人之一的Brian Acton發自內心地討厭廣告,並在另一位聯合創始人暨首席執行官Jan Koum的桌面上貼了張近乎是WhatsApp創立原則的“無廣告,無遊戲,無噱頭”宣言紙條。

在加入WhatsApp之前,兩位聯合創始人都曾供職於當時領先的科技公司之一——雅虎,該公司也通過廣告賺得盆滿鉢滿。

WhatsApp被Facebook併購之後,在The Wired 對Acton的一次採訪中,他毫不掩飾對廣告的厭惡:“我曾在Yahoo!購物部門工作,那裏總是有很多關於在頁面中插入更多廣告和商標的爭論,那滋味真不好受。”

理想與現實:15億用戶的WhatsApp的變現之旅

Brian Acton的筆記仍然保留在Jan Koum的桌上(來源:Sequoia Capital)

從變現的角度來說,WhatsApp原本在除了iOS 之外的所有平臺上都是免費的,在iOS上需要花1美金獲得終生使用權(後來改爲1美金的年度訂閱費用)。在Facebook完成收購之後,WhatsApp在所有平臺上都免費。

即使在Facebook完成併購後2014年2月的採訪中,創始人依然自豪地提及“無廣告,無遊戲,無噱頭”宣言,並談及他們對基於廣告的商業模式的蔑視和對用戶隱私的尊重。

至於變現,Koum在WhatsApp博客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探討了基於無廣告模式的收入模型,他寫道:

“大家可能都想知道:我們準備如何在取消了訂閱費的情況下,繼續保持WhatsApp營運?以及,今天發佈的內容是否意味着我們將引進第三方廣告?答案是否定的。

從今年開始,我們將測試能讓用戶通過WhatsApp與想要接觸的廣告主或商業組織溝通的工具。這意味着:向你的銀行諮詢近期的交易是否具有欺詐性,向航空公司諮詢航班是否有延誤都將成爲現實。

當今社會,我們從其他地方也可以獲取這些信息,比如:SMS和電話。所以,我們想測試的新工具可以讓這一切都在WhatsApp上更加簡化,而且你也不會受到第三方廣告和垃圾郵件的騷擾。”

與其一如既往重視用戶隱私的立場一致,WhatsApp甚至在2016年4月在平臺上啓動了終端到終端的加密方式。

另一種信息和社交應用的變現模式,是由創立了微信的騰訊公司發明的。

微信是一款在中國超級受歡迎的信息流應用,而騰訊公司也構建了一個覆蓋打車、支付、電子商務等一系列產品的超級應用生態系統,成就了信息流體驗的巔峯。

騰訊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遊戲公司之一,它利用社交爲信息傳遞層,幫助用戶跟自己的朋友和社區一起發現和玩遊戲。但是,截至目前,WhatsApp從未表現出任何構建此類超級應用生態系統或者遊戲平臺的傾向,始終堅持着其專注科技的企業原則。

WhatsApp如何擁抱廣告

在Facebook收購WhatsApp之後,兩家公司最初都宣稱彼此不會共享數據,同時也將繼續獨立運營。

Facebook的CEO 馬克.扎克伯格甚至表示:“我個人並不認爲廣告是信息流變現的正確方向。”

然而,正是在2017年4月,也是在WhatsApp平臺終端到終端的加密方式完成之後,Facebook改變了其立場,迫使WhatsApp用戶與Facebook分享一些個人數據節點,否則將停止同步使用WhatsApp。這導致了與兩位聯合創始人產生分歧直至以他們離開爲結局收場。

該數據共享包括了:移動號碼關鍵數據節點,及其他特定信息。

例如:最新查看、設備識別號、操作系統以及可能與用戶正在聊天的對象等等。

Facebook聲明這麼做是爲了減少WhatsApp上的垃圾信息,通過在Facebook上提供更好的建議好友信息來改善用戶體驗,同步優化Facebook廣告展示。

WhatsApp和Facebook均未解釋該聲明將如何實施,一種可能的情形是如果用戶與另一個人在WhatsApp上聊天,但這個人並不是該用戶在Facebook上的好友,那麼這個人就可以在該用戶的Facebook上顯示爲建議好友。

同理,通過優先展示用戶在WhatsApp上的好友信息(經常與用戶在WhatsApp上聊天的人),能更好地聯動Facebook的動態信息。

在諸如印度的新興國家中,大部分私信對話是在WhatsApp上而非Facebook Messenger上進行的。因此,Facebook可以利用WhatsApp上的對話信息輔助提升其建議好友和動態信息的用戶體驗。

由於Facebook和WhatsApp沒有在收購WhatsApp期間披露此類數據共享的可能性,歐盟對Facebook罰款1.22億美元。

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故事轉折預示着從此刻起,Facebook也不能獨善其身,和WhatsApp在廣告引入上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

關於在WhatsApp Status上發佈廣告,我個人認爲從根本上說這與WhatsApp的核心理念並不衝突。

在併購期間,Koum在起公司的博客上寫道:

“…… 你們(這裏指WhatsApp用戶)可以繼續相信絕對不會有廣告打斷你們的交流。”

考慮到在WhatsApp Status上植入廣告不會打斷兩個用戶間的私信交流,那就可以認爲廣告並未真正打破WhatsApp的核心理念。

Koum個人並不反感在WhatsApp Status上引入廣告,而這並不是源自Facebook的壓力。

華爾街日報發表的關於Koum在Facebook的任職最後一天的故事,也能證實這一點——報道講述了Koum在2018年4月與WhatsApp及Facebook員工舉行的全體會議上的一些片段:

“一名員工詢問Koum有關WhatsApp的廣告計劃,據熟悉他言論的人士表示:Koum先是暗示了對廣告的反感。但是根據其他人表示:Koum後來又補充道,如果未來在Satus中引入廣告也會採用影響最小化的方式。”

Facebook真正的食言並不是在WhatsApp Status上引入廣告,而是棄WhatsApp的核心價值於不顧迫使他們共享用戶隱私數據之時。

強制數據共享對於Facebook利用WhatsApp賺錢至關重要,而且這一舉動還有更深層次的影響。儘管WhatsApp是一個從終端到終端加密的網絡,但是如今的Facebook基本上對其用戶瞭如指掌,並能在WhatsApp Status上精準定位用戶以展示廣告,但這也侵犯了用戶的隱私。

沒有用戶數據,WhatsApp就無法實現廣告定位。

WhatsApp平臺終端到終端的加密方式成爲了廣告發布的難題,因爲如此一來就無法獲取用戶對話信息的內容,包括語音和視頻電話、實時位置或WhatsApp狀態。

所以,除了用戶的移動號碼、姓名(可選)、最新查看時間以及另一位通信人的移動號碼這些基本詳情,所知信息甚少。儘管WhatsApp支持GPS位置信息收集,但它並沒有這麼做。

WhatsApp擁有超過15億的月度活躍用戶,因而在其平臺上發佈廣告需要解決一些有關廣告運作的基礎問題。WhatsApp並沒有任何諸如年齡、性別、興趣、行爲數據等定位信息。

在無法實現廣告定位的情況下會損害WhatsApp的用戶體驗,也會浪費廣告主的預算。

例如:向嬰幼兒父母展示尿不溼廣告纔有可能爲尿不溼廣告主帶來購買轉化,但如果是展示給單身漢或者是老年人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如果沒有高價值的用戶數據支持,WhatsApp就只能選擇依賴於Facebook或Instagram提取用戶數據以投放廣告。

鑑於用戶很可能在WhatsApp,Facebook和Instagram上使用相同的移動號碼,WhatsApp可以從後兩者獲取目標數據,Facebook和Instagram都擁有充足的用戶數據以保證廣告投放質量。這也是在數字化廣告時代來臨時,Facebook公司市場份額持續增長的佐證。

由於這一策略依賴於用電話號碼作爲匹配標準,所以WhatsApp上的用戶完全可以通過從Facebook和Instagram上移除電話號碼來避免收到廣告展示,或者僅需要在Facebook和Instagram的個人信息中添加一個不同的電話即可(這種方式在印度等經常使用雙卡手機的國家或地區非常容易操作)。

另一個選擇就是利用廣告ID,這是每個移動設備獨有的唯一識別碼,由移動運營系統提供用於支持互聯網廣告投放,也是Facebook應用家族的通用識別碼。

WhatsApp是一個移動端信息流應用(登錄網頁版需要WhatsApp移動應用處於在線且聯網狀態),也是Facebook和Instagram在移動手機上提供廣告展示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普通的廣告ID就能很容易分辨出使用Facebook應用家族產品的同一用戶。

2018年10月17號,WABetaInfo宣佈了WhatsApp新發布的測試版本中的一個功能,該版本需要用戶將自己的WhatsApp賬號與Facebook或者Instagram賬戶相關聯。

WABetaInfo預測該功能的使用能通過WhatsApp或者共享用戶的WhatsApp狀態,自動更新用戶的Facebook及Instagram賬戶動態。

這一舉措免除了用戶在Facebook旗下的多個應用產品上逐一手動編輯和發佈貼文的痛苦, 爲用戶傳遞了產品價值,也有助於爲Facebook的核心產品植入內容。因爲隨着Facebook年輕用戶羣體下降,平臺內容也在逐步減少。

不過作爲新增優勢,WhatsApp和Facebook、Instagram賬戶之間的關聯也有助於解決廣告定位的問題。

在沒有取得用戶許可或者用戶解綁Facebook和Instagram移動號碼的情況下,一個假設基於普通移動號碼或者在所有Facebook應用中,追蹤匹配廣告ID的廣告模式會受到監管當局的質疑。但是在用戶關聯了賬戶的情況下,就不會受到任何監管審查。

WhatsApp 廣告喜憂參半

對於WhatsApp廣告變現來講,值得高興的是WhatsApp Status用戶數量在持續增長。

在衆多的Facebook應用中,WhatsApp的Stories功能每日用戶數量以4.5億居於首位。Facebook也期望Stories能儘快超越動態信息分享功能,這有利於WhatsApp變現。

理想與現實:15億用戶的WhatsApp的變現之旅

Stories產品每日活躍用戶

理想與現實:15億用戶的WhatsApp的變現之旅

谷歌趨勢分析工具也能驗證上述數據。(來源:谷歌趨勢)

顯然WhatsApp版本的Stories功能使用率和互動率更高。但是,Facebook的COO 雪莉.桑德伯格在近期的一次投資者電話會議中,提及Stories可能在變現上存在隱患,她說:“問題是Stories變現是否能做到跟動態消息(News Feed)一樣的比率?我們真的不知道答案。”

尤其是Stories廣告現在可以跳過,用戶能輕易地略過廣告。Facebook期望Stories能從共享的角度取代動態消息,這也讓投資者擔憂Stories是否能爲Facebook帶來盈利。

TechCrunch的Josh Constine則希望Facebook的多款應用產品在Stories中採用不可跳過的廣告形式,並以高價變現。

知名的技術和戰略作家Ben Tompson建議道:Stories具備更高的視頻內容消費量,事實上這與品牌廣告完美契合。加上Facebook長期以來,也試圖將自己的定位從業績驅動型營銷平臺轉變爲與優質品牌廣告並駕齊驅的平臺,因而這是Facebook更好的變現選擇。

儘管WhatsApp Status的使用方式看起來很合理,但是WhatsApp用戶的主要用戶羣體都集中在新興市場國家或地區,比如: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和西班牙等。

這些國家的人均廣告收入相比於美國、德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偏低,不過發達國家的用戶量也更少。

因而從長期來說:WhatsApp Status廣告似乎是Facebook的冠軍選手,收入絕對值或許在短期內偏低,但是等新興市場經濟發展起來後將大有改觀。

還有哪些其他變現途徑?

WhatsApp的其他變現途徑就是商務API賬號,廣告主需要支付一定的金額才能在WhatsApp上向用戶發送消息,這些消息同樣也是從終端到終端加密的。

這些信息的費用相比於SMS要貴一些,以WhatsApp最大的用戶國家印度爲例:印度的WhatsApp的月度活躍用戶有2億人,廣告主在WhatsApp上發送信息的費用是常規SMS的7倍。儘管如此,廣告主依然選擇WhatsApp,因爲它具有更高的信息送達率。

在印度,SMS有50%的可能會發送給錯誤號碼,且印度以預付費模式爲主導,使得用戶會頻繁更換號碼,此外還有號碼被政府列入免打擾註冊名單的情況。WhatsApp還宣佈了一項雙贏計劃——以更低的信息流價格激勵廣告主快速響應其用戶。

與類似Messenge、微信和領英這類信息流平臺相比,WhatsApp的商務API賬號體驗還是存在差異的,用戶不必親自前往或者關注廣告主的WhatsApp賬號。

相反,不論用戶何時在外部網站上完成交易,比如:在MakeMyTrip訂機票或者在BookMyShow定電影票,只要用戶完成購買,就會收到一個“防欺詐”選項警告以及在WhatsApp上的相關預訂信息(用戶可以選擇跳出但是大部分用戶通常會選擇該選項)。

因此,不同於在完成訂購交易後收到交易警告短信,用戶可以在WhatsApp上接收此類信息。

一名消費者表示:這個功能的優點是用戶通常能以圖片等富媒體形式獲取票價或者預訂詳情,而非平淡無奇的短信內容形式。

不過這種方式的風險在於未來可能會變成終端用戶的垃圾信息。現下WhatsApp僅向部分廣告主放開了商務賬戶API權限。

根據我從一些Facebook賬戶經理那裏私下了解的情況來看:在印度擁有該權限的廣告主大概在90到100之間,包括MakeMyTrip,BookMyShow 等公司。鑑於這一服務方式與目前的Facebook粉絲頁及Twitter賬戶已經上線的自助廣告模式非常相似,該功能提升了WhatsApp用戶垃圾信息體驗的風險。

不管用戶何時授權同意接受廣告主的信息,由於WhatsApp並未在終端進行驗證,那麼垃圾信息公司或者沒有節操的公司,就可以不停創建新的WhatsApp商務API賬號,在WhatsApp上持續發送垃圾信息,在賬戶遭到舉報被封停後,再創建個新賬戶。

用戶在收到每條WhatsApp信息時都會得到通知,打斷用戶注意力,因而WhatsApp上的垃圾信息問題甚至比Facebook和Instagram更嚴重。

爲了避免這個問題,WhatsApp不得不僅向高質量的廣告主人工授權所有的商務API賬號。這一最後環節保證了信息質量,也同時意味着變現仍處於受限狀態。

廣告主都應該採用基於娛樂化場景的模式,而不是有用信息的提示。

在這裏,我分享下關於線上旅遊代理MakeMyTrip提示信息的個人體驗,該平臺一直在向我發送有關其應用內貨幣和忠誠度項目產品的垃圾信息,令人不堪其擾。

鑑於MakeMyTrip是一個很重要的應用,我經常在上面預訂機票和酒店,我並不想真的關閉或者取關其WhatsApp賬號,但是我又沒有其他辦法能取消訂閱這些產品的“促銷”或者特別提示信息。

MakeMyTrip的垃圾信息截屏,一直在用忠誠度項目和所謂MMTBlack的電子錢包信息騷擾我,而我對使用或者瞭解這些內容毫無興趣。

其他的信息流應用是如何處理這些問題的呢?

以Facebook的Messenger爲例:廣告主僅能向關注了他們的用戶發送信息,因此從技術上屏蔽了垃圾信息。如果廣告主賬號向用戶發送過的通知和信息過多,用戶就會取關這個賬號。

同樣,微信設立了兩個廣告帳號:訂閱賬號和服務賬號。

訂閱賬號可以每日向用戶發送一條信息,而且訂閱賬號下的所有信息都會推送到子菜單層級,使得用戶不會收到任何通知或提示。

如果用戶對廣告主特別感興趣,可以進入子菜單瀏覽信息內容以及訂閱號向其推送的信息。而服務賬號只允許每週發送一條信息且這些信息會在主信息區域顯示。

通常只有少數賬號能被授權成爲服務賬號,同時發送的信息內容爲純交易性質的。不論是哪種微信賬號,只有用戶回覆了廣告主的信息,廣告主才能在48小時內多次響應用戶且不限次數。

如果用戶投訴賬號信息或者取關,賬號就被關停。不論什麼情況,微信都不會向廣告主收取信息發送費用,因此這對應用變現無足輕重。

再者,要控制廣告信息氾濫的問題,WhatsApp可能會遵循其商務賬號的模式,將廣告主的信息推送至後臺。但是這也意味着會遭到廣告主質疑,他們出數倍於SMS的高價在WhatsApp上發送信息是圖什麼。

如果WhatsApp能支持信息整理功能,比如:很多應用在印度提供的SMS收件箱整理功能(例如微軟的SMS Organizer,TrueCaller, PayTm, Walnut等應用),WhatsApp就能改善用戶體驗(注:我在Walnut工作,是一名基於SMS的個人付費管理經理)。

甚至是系統更新至iOS 12的蘋果也在逐步完善解決垃圾短信投訴的功能,該功能也向第三方開發者公開。

綜上所述,廣告主將其SMS提示轉換成WhatsApp信息是否能提升終端用戶體驗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最後,WhatsApp的第三次變現嘗試就是允許廣告主在Facebook或Instagram上投放廣告以便能與其觸及的用戶在WhatsApp上溝通交流。

Verge的Shannon Liao指出Facebook曾在Messenger上嘗試過此類方式,但是效果不佳:“WhatsApp上的信息功能幾乎與Facebook完全相同,用戶也可以前往廣告主的Facebook粉絲頁並留言。”

Messenger上的商務溝通功能一開始並不順利,Facebook不得不推出額外的聊天擴展功能來做彌補。理論上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通過廣告或者網站就能直接與廣告主對話十分便利,如果是在Facebook或Instagram動態信息中投放廣告,帶來的收益也會歸Facebook所有。

此類廣告形式的問題在於有可能破壞Facebook本身的廣告模式。畢竟一旦用戶在點開Facebook廣告後,與廣告主在WhatsApp上交流,廣告主未來就沒有必要在Facebook上投放廣告了。

廣告主可以在WhatsApp上直接向用戶發送信息,使用定製化的產品或服務內容,因此廣告主可以利用Facebook向用戶持續且反覆發送信息,使Facebook核心業務的風險激增。

WhatsApp支付前景如何?

WhatsApp支付是近期僅在印度上線的功能,印度是其最大的用戶市場。WhatsApp支付基於統一付款接口(UPI)支持印度任何銀行之間的即時轉賬。

谷歌已經在印度推出了其獨有的UPI支付應用——谷歌支付(Google Pay,爲Tez的前身),並宣稱該應用擁有2200萬月度活躍用戶。

其他UPI支付工具有PayTm(由中國阿里巴巴支持),Flipkart支持的PhonePe(Flipkart已被沃爾瑪收購),以及其他一些銀行應用。

WhatsApp於6個月之前也在其應用平臺上推出了UPI支付,但也是唯一一個尚未獲得超過一百萬用戶支付額度必要許可的支付平臺,除非它遵守當地法律法規。

比如:僅在印度本地存儲支付數據以及提供恰當的多維度身份驗證。

與此同時,WhatsApp的本地競爭對手PayTm和PhonePe也一直遊說強化對WhatsApp的監管讓後者更是雪上加霜。

不過儘管問題重重,WhatsApp最終還是能在應用平臺上推出UPI支付,而且幾乎每個印度人都有一個智能手機並有網絡支持,因而WhatsApp應該能夠在私對私支付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隨着印度的監管制度的完善和遊說力度的強化,像谷歌和WhatsApp(也代表Facebook)這樣的平臺就不能將UPI支付數據用於任何非支付相關的目的——例如爲用戶創建廣告標籤。

短期內,這限制了WhatsApp支付的變現潛能;從長期來看,用戶更傾向於通過WhatsApp應用完成支付,使得用戶粘度有所提升。

此外,許多印度銀行計劃通過提供透支服務向用戶提供小微貸款,該服務也是基於UPI模式的信用產品,而且谷歌支付已經正在準備推出該功能。

WhatsApp也可以採用相同的方式,如果能夠佔據一定的支付市場份額,當用戶使用透支服務向商家付款時,WhatsApp就可以獲得一定的借貸收入。

如何預測WhatsApp變現?

從很多角度來看,WhatsApp近期已經成了Facebook應用家族的一個問題小孩。

一方面它擁有超過15億喜歡該應用的月度活躍用戶;另一方面平臺上未經驗證的假新聞和消息在世界許多地方引起了暴力、私刑和騷亂事件。

由於平臺採用了終端到終端的加密方式,WhatsApp聲稱除了實行一些單純的技術解決方案,比如:設定限制“聊天內容同時只能轉發5個人”,並顯示“轉發”的信息標籤,授權羣主裁決哪些人可以在羣組內發信息而哪些人不可以等舉措,除此之外無能爲力。

2018年初Harsh Taneja和我在《哥倫比亞記者評論》發表的文章中曾提到:WhatsApp可以在不破壞終端到終端加密方式的前提下,遏制假新聞的傳播,通過僅使用元數據並增加一個舉報信息功能來修正內容。

在巴西,儘管新聞已經報道了:政黨已經如何通過新的黑客技術成功繞開了WhatsApp的轉發限制,一些研究人員還是支持WhatsApp增加多項轉發限制的措施。

WhatsApp的商務API賬號依然存在很大的風險——即那些想散播謠言的政黨或者不道德羣體,會濫用WhatsApp向數百萬用戶散播虛假信息。

而他們所需的不過是從WhatsApp得到一個審覈通過的商務API賬號,基於Facebook近期的表現,這個審覈過程似乎也非常容易被濫用——上傳一個電話號碼名單並宣稱上面的所有人都已經授權同意接收信息,然後就能向千百萬用戶散播虛假信息。

儘管WhatsApp試圖遏制虛假信息,利用商務API賬號變現的需求使得平臺只能睜一隻閉一隻眼,最壞的情況就是危及生命。因此,WhatsApp和Facebook都需要謹慎行事。

由於WhatsApp仍然沒有收入來源,可以預料到Facebook想利用WhatsApp變現的壓力在持續攀升。

根據公開媒體發佈的信息:援引自WhatsApp兩位聯合創始人和Facebook管理人員的評論,變現與尊重用戶隱私之間的矛盾似乎纔是WhatsApp創始人離開的根本原因。

當WhatsApp被強制共享諸如與Facebook關聯電話號碼的部分基礎數據時,這一舉措起初看起來無害,因爲WhatsApp依然保持終端到終端的加密方式,而且在Facebook的範圍之外。

但是正如我之前解釋過的,這個看似簡單的舉動現在意味着WhatsApp上所有的用戶隱私會永久泄露,而且該舉動也將永遠成爲WhatsApp創始人和全球其他隱私鬥士的噩夢。

正如我在文中提到的,假如WhatsApp能解決廣告定位和監管審查的問題,就廣告收入來講,WhatsApp Status上即將到來的廣告從長遠角度看會成爲贏家。

至於WhatsApp的其他變現舉措,例如商務API賬號,雖然具有潛在價值,也同樣有虛假新聞氾濫問題進一步加劇的風險,導致潛在的垃圾信息問題,或者可能無法證實從SMS轉換爲WhatsApp信息對商家及用戶的價值所在。

儘管擁有15億的月度活躍用戶,WhatsApp仍然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從而證明其230億美金的收購價值。不過WhatsApp並不存在用戶增長和用戶粘度方面的問題,因而它還有大把的時間,這在當今世界也實屬罕見。

作者:Himanshu Gupta

原文來自:《Factor Daily》

翻譯:JANE

本文由 @譯指禪 授權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