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暨三屆「中國光谷」國際生命健康產業博覽會5月25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

4 人贊了文章

簡介

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是在國家發改委和十餘家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等生物領域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十多家國家級學會、協會聯合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所在省政府共同主辦的我國生物產業領域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影響最廣的年度盛會。自2018年開始,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會址永久落戶武漢和廣州,由兩地輪流舉辦。

第十一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光谷」國際生命健康產業博覽會將於2018年5月25日至27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

本屆「中國光谷」國際生命健康產業博覽會,以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光谷生物城·BIOLAKE)為平臺,圍繞醫療機構主導、「醫研企」協同創新模式構建,策劃舉辦20餘場精彩論壇,帶動約2萬平米專業展覽,吸引國內外生物研發機構、醫療機構、金融機構、企業事業單位、人才創業團隊集聚,搭建政策研討、學術交流、產品展示、成果交易、項目合作、融投資對接的綜合性平臺,大力推動中國生物產業發展。


專家介紹

劉子清主任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高福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AFOB主席、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長。


現場發布會專家解析環節

1.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已經開了十屆,與前面幾次相比,第十一屆生物產業大會有什麼不一樣的特點?

劉子清主任答: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批複,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會址永久落戶武漢和廣州,而今年是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後落戶後首次在武漢召開,武漢方面給予了高度重視。本屆大會將會邀請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前院長等重量級嘉賓蒞臨,共繪生物產業發展藍圖;同時,大會專門邀請中科院系統的10餘家生物產業有關院所,舉辦中科院生物專場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力促國內頂尖生物成果轉化;此外,本屆大會特別重視科普,設置了專門的科普展區,加強對普通民眾的科普教育。

2.本屆大會在展覽和論壇方面是如何規劃的?

高福院士答:在本屆大會展覽區域,我們專門設置了全國重點園區及重點企業展區、國家級學/協會及省內園區展區、生物醫藥和精準診療技術展區、智慧醫療和大健康展區、生物技術服務和設備耗材展區、醫療器械展區6大展區,邀請到了各行業領域的龍頭企業展示最新成果。

論壇方面,我們重點推動臨牀機構與產業的融合對接,與同濟醫院、協和醫院、省人民醫院、省中南醫院等三甲醫院共同策劃了針對腫瘤、腦血管疾病、創傷修復、人工骨關節替代修復、慢病防控、分子診斷、健康管理與大數據、遠程醫療與醫學影像等論壇活動,更加聚焦醫院、醫師的臨牀需求,以此帶動生物產業創新更加貼近應用;另外,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將舉辦亞洲生物技術高峯論壇、中非醫藥產業合作探討會等國際化論壇活動,促進中國生物產業發展與國際接軌。

3.現在國內很多城市都希望把生物產業作為拉動城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武漢市在生物產業發展的情況如何?未來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更高地提升競爭力?

劉子清主任答:生物產業是武漢市重點發展的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全市生物產業基本形成以東湖高新區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光谷生物城)為核心發展區,其他各中心城區、新城區等為擴展區、輻射區的多層次集聚發展的格局。

東湖高新區「龍頭」效應顯著,生物產業年均增長率保持在30%以上,集聚各類生物企業超過1800家,新葯在研項目超過400個,基因工程葯、細胞治療、數字醫學影像、智慧醫療、基因檢測等多個領域在國內形成了比較優勢。2017年,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發布「國家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綜合競爭力50強」,千億「葯谷」光谷生物城,緊隨北京中關村和上海張江,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三位。

其他各區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優勢:以漢陽區為代表的武漢市醫藥流通業已躋身全國前三;江夏區的生物醫藥產業特色突出,擁有全球最大的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生產基地,肝病輔助藥物多年保持全國銷量第一;東西湖區的保健食品和生物製品產業優勢明顯,正在打造中部地區最大的綠色食品之都。

未來,武漢將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為契機,建立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政策鏈「五鏈統籌」生物產業創新體系,集中優勢資源,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國內一流的生物產業創新基地。

4、針對於新型診斷等當前生物產業發展的熱點領域,本屆大會是否做了相應的論壇設置?同時,今年我們還有哪些新的頂尖科學家參與進來?

高福院士答:本屆大會以「發展生物經濟,助力健康中國」為主題,重點聚焦醫療資源在生物健康產業發展中的融合應用,將舉辦19場精彩論壇,邀請300餘名行業領軍人物作精彩演講,搭建政策研討、學術交流、產品展示、成果交易、項目合作、融投資對接的綜合性平臺。

針對新型診療領域的熱點方向,本屆大會專門設置了國際臨牀腫瘤高峯論壇、中國先進分子診斷技術與應用論壇、國際智慧醫療創新論壇、中國生物醫藥創新與質量控制論壇、基因技術與產業發展高峯論壇、雙特異性抗體專題研討會等多場論壇活動。專家方面,除了剛才提到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本屆大會還邀請了付小兵、高福、馬丁、鄧子新等一批生物、醫學領域的院士和頂尖科學家,他們將在會上與大家分享目前國際前沿的技術方向和最新成果。

5.說到生物健康產業的風口,首先讓人想到的是目前依舊持續高燒不退的「精準醫療」,高通量測序讓基因檢測時間急劇下降,費用也飛速降低。然而,在對於疾病的預知上,目前仍然在探索和摸索。從產業佈局角度來說,武漢光谷是否已經形成了上下游的產業閉環?

劉子清主任答:光谷生物城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基因檢測行業的上下游產業閉環,光谷生物城註冊的基因檢測行業企業近百家,涉及測序設備生產、試劑耗材研發生產、基因檢測服務、資料庫處理和分析等細分領域。此外,光谷生物城周邊環繞的同濟醫院、省人民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等三甲醫院、製藥企業、獨立醫學實驗室,也為基因測序產業提供了較廣闊的應用市場。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明確園區定位,爭取把光谷生物城打造成基因檢測領域的設備、試劑耗材的生產製造中心、基因檢測服務的技術服務中心、基因相關產品和技術的研發中心、中部數據和樣本存儲和共享中心;引進院士項目、國家急需專業技術高端人才和具有數據和客戶導流的資源型企業、大數據整合挖掘企業;搭建公共共享資源平臺,包括計算存儲中心、生物樣本庫、基因測序中心實驗室、質譜檢測中心實驗室等;我們還將通過活躍本地投融資氛圍,進一步促進光谷生物城基因測序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6.以前的每一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都會選擇在不同的城市舉辦,而自2018年起,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永久會址落戶武漢和廣州,由兩地輪流舉辦,這能否有效提高武漢的生物產業發展水平,為武漢市民在生物醫藥、智慧醫療等領域提供更先進優質的醫療技術?

高福院士答: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永久落戶武漢和廣州不是一時之功,而是武漢和廣州厚積薄發的結果,是國家對兩地過去取得成績的充分肯定,也是對兩地下一步生物產業發展的巨大支持。

眾所周知,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是國內層次最高、規模最大的盛會,是全國全社會瞭解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發展方向的重要窗口,是產學研溝通、交流、對接的重要平臺,也是集聚社會各界力量共同促進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載體。在大會的支持下,武漢生物產業必將實現更加快速的發展,從而為武漢市民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和健康服務。

7.武漢擁有100多萬在校大學生,為武漢提供源源不斷的高質量人力資源,當前武漢政府也提出「百萬大學生留漢工程」,這一次中國生物產業大會能否刺激武漢市生物產業的未來發展,為大學生們提供更多優質的就業崗位?

劉子清主任答:應該說,生物產業屬於知識密集型的高技術產業,對於專業人才的需求也非常大。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永久落戶武漢,正是看中了武漢優質的人才資源儲備。當前,武漢市大力開展「百萬大學生留漢工程」,其成功的基礎就是為大學生們提供更多優質的、專業對口的就業崗位。大會的舉辦,將助推武漢生物產業的新一輪增長,生物企業數量和規模的快速增長將為大學生們施展才華提供更大的舞臺。

8.第十一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除了科研人員、企業等專業人羣,是否會邀請社會民眾參加,讓更多的人瞭解生物技術、產業以及相關政策?

高福院士答:第十一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是一場面向全體民眾開放的盛會,我們將進一步突出「開放性、重科普、強實效」的辦會理念,結合國內外生物產業發展情況,舉辦包括免費的論壇、展覽、創新成果發布等活動,並設置了專門的科普區,為社會民眾提供一個瞭解生物健康產業與民生事業共同發展相結合的平臺。

歡迎廣大市民積極踴躍參與,大家可通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或訪問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官方網站,瞭解大會的各項詳細信息、積極報名參加。

9.中國光谷從88年創立至今,一大批大型跨國葯企設立了研發中心或生產線,那麼您覺得是什麼讓他們選擇了光谷?

劉子清主任答:中國光谷前瞻性的戰略佈局、集聚性的人才資源、活躍的創新氛圍和良好的創業環境,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科學家、創業者、企業家來到這裡,在這片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熱土上創新創業,與我們共同見證光谷的成長。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中國光谷)自1988年成立至今,已有30週年。30年間,光谷先後獲批國家級高新區、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第三批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無論是承擔自主創新、先行先試、引領發展的國家戰略,還是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光谷一直走在時代的前列。30年來,光穀人敢為人先、追求卓越,將這裡打造成為創新特區、開放特區、產業特區、人才特區、金融特區和政策特區。

以生物產業為例,依託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我們打造了「光谷生物城」品牌,規劃建設了生物創新園、生物醫藥園、生物農業園、醫療器械園、智慧健康園、醫學健康園和國際生命健康園七大專業園區,為產業集聚提供了充足空間;通過搭建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動物實驗中心、生物葯中試放大平臺等40餘個公共技術平臺,11個專業孵化加速平臺,使企業研發成本大為降低,加速了成果轉化;通過龍頭企業引進與本土創新型企業培育相結合,光谷生物城已經聚集了一批具有創新活力生物中小企業,形成了活躍的創新氛圍;通過整合省、市食葯監系統政務服務資源,開闢行政服務綠色通道,讓企業辦理相關審批事項不出園區;此外,光谷生物城還聚集了70支生物產業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突破500億元;最重要的,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科院武漢分院等重點大學和科研院所,為我們培養了大量的專業人才。這些優勢匯聚起來,就是我們吸引醫藥企業落戶的資本。

未來,按照「雙自聯動」、「五穀共建」的發展思路,中國光谷將朝著「聚全球資源、做世界光谷」的目標堅定前行,光谷生物城竭誠歡迎行業精英人才和領軍企業到這裡創業和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