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和你說,去下個App,再花1000塊在上面租個廣告位,一年就能賺700塊。而且你身邊的親朋好友都下了,還都賺了。這種好事,你會心動不?

中國人似乎特別相信“親眼所見”這個詞,以爲看到的就是真的,殊不知你看到的可能只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

文 | 喵叔

01 用行聊,知前方

大概在兩三個月之前,我們多次收到一封讀者來信。信裏說2018年的6月份,他無意間瞭解了一款投資產品,回報率高達70%,朋友投了一年也沒出事,多方考量之後,他也陸續投了好幾萬。

可沒想才過了3個月時間,平臺就暴雷了,投的錢全打了水漂。

出事前這個平臺看起來一切正常,還有官方背書,他怎麼也想不通會涉及傳銷。

他希望我們將此事曝光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

這款App的名字叫行聊,公司註冊地址在廣東省河源市。官方稱行聊是一個O2O社交平臺,功能類似微信+淘寶+支付寶,可以用來導航、購物、發紅包以及承接廣告位託管。而那個回報率高達70%的產品是平臺內一個叫做廣告寶的投資項目,2016年11月上線。

廣告寶有兩個玩法,第一個是用戶通過投資APP內的廣告位,收取租金和積分。每人每月最多可租10個行業廣告位+10個頭條廣告位(總價值4萬),最少租一個行業廣告位(1000塊)。

一個行業廣告位的月租金是1000,能收租700塊;頭條廣告位3000,可收租金2100。租金按天返還到用戶賬上。

每日租金=(總租金-已到賬租金)×.025%,(其中每月可提現的收益爲租金的60%,剩餘的40%自動轉化爲行聊積分。)

租金每週二可提現,扣除手續費之後就是實際到帳租金。積分不可提現,只能用於商城、加盟店消費。

本金可以在投資30天后的第一個星期二提現,當然了,你也可以選擇用這筆錢繼續買廣告位。

此外,用戶拉新也能獲得分成。

每成功推薦一人投資廣告寶,就能拿到對方投資金額5%的獎勵,獎金上限爲2000,最低爲50。不過規則裏明確規定只有推薦人和被推薦人的關係,也就是說最多隻有兩級,成功地避開了傳銷的三級限制。

你要是好奇廣告位怎麼賺錢,行聊會和你說,“你只要買了廣告位,我們就能找到人投廣告。70%的利潤,一分也不會少你的”。

02 線上線下兩開花

這麼賺錢的平臺,怎麼能不廣而告之呢。於是在河源本地,滿大街都是行聊,公車、路牌、住宅樓、電視,各類廣告鋪天蓋地,想不看見都難。

行聊不僅有APP,還有實體店。從省內到省外,行聊一共開了214家直營店和上千家加盟店。至於店裏賣的貨嘛,emmmm,和你家樓下超市差不多。

行聊還曾推出過雲倉,低價爲加盟商提供貨物批發。

此外,行聊也曾在香港澳門等地註冊商標,聲稱要進軍港澳地區。

線上線下兩開花的同時,行聊還得到了當地ZF的支持。但凡有剪綵、發佈會這樣的重大活動,相關部門領導都會出席。

有了這層背景,投資者對於行聊再也沒有懷疑了。該入場的入場,該拉人的拉人。

從2016年到2018年的兩年裏,陸續有三十幾萬人投資了行聊廣告寶,具體投資金額並沒有確切的數字。因爲等我們得到消息的時候,官網已經被封,APP也處於廢棄狀態。

不過在貼吧和微博,每天都有用戶發帖稱自己的資金被套牢,少則一兩萬,多則幾十上百萬。

03 美夢終結

2018年8月之前,行聊一直髮展的順風順水,三十幾萬用戶死心塌地,上千家店鋪經營火爆。

然而在2018年8月30號這天,一切戛然而止。行聊的銀行賬戶突然被湖北應城工商局凍結,但此前行聊卻未曾收到任何通知。

之後行聊的發展急轉直下,資金鍊斷裂,全國一千多家店的經營陷入僵局。

爲了儘可能減少資金流失,行聊開始限制用戶提現,於是急中生智的用戶選擇用租金和積分去實體店消費。但是此舉遭到各大加盟商的強力抵抗,行聊只得再次修改規則,直接限制用戶的消費金額。

餘額無法提現,積分不能消費,用戶開始對行聊的不滿愈發高漲,但仍有很大部分用戶選擇繼續與公司共進退。

2018年10月23日,應城市工商局在對當地行聊加盟商下發了兩張總價值80萬的罰單後,解封了行聊的銀行賬戶。

原以爲陰霾已散,曙光將至。誰料想這只是個開端。

一週後,河源市當地公安局又將行聊的賬戶全部凍結,事先依舊未曾給出任何通知。

2018年11月30號,河源市公安局發通告稱行聊涉嫌傳銷,包括公司法人在內的14名高管已被刑事拘留。

至此行聊的發展徹底停滯,高管被抓,網站被封,APP停運。三十萬用戶投的錢再也沒有消息,這時他們才明白行聊真的完了,錢再也拿不回來了。

但他們始終不能相信行聊涉及傳銷,他們不停在貼吧和微博發帖爲行聊洗白,理由是行聊存在近三年,辦公地點甚至設在當地ZF部門樓上,但凡行聊有活動,就會有官員出席。這樣一個和官方聯繫密切的企業,如果是做傳銷的,爲什麼還能存在三年之久?

除此之外,行聊還開設了衆多店鋪,有實際經營活動和場所,並不是空手套白狼,而用戶也是心甘情願投資的,怎麼能說是傳銷呢?

在行聊的QQ羣裏,至今還有人在問何時解封,準備續投。

04 解不開的謎?

行聊已經被警方定性爲傳銷了,用戶卻始終不願相信。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

行聊真的如用戶所說的合法合規,沒有任何問題嗎?我看不見得

1、840%的年回報率

按照70%的回報率,假如我投入10000,可以獲得7000的租金,一個月後我拿到本金再繼續投資,一年下來光租金就能獲得84000。這已經不是天上掉餡餅來形容了,掉金幣也不過如此吧。

2、到死都返不完的租金

上面說到匪夷所思的回報率,接下來看看更加不可思議的收益返還時間。每天到賬租金=剩餘租金*0.25%。隨着剩餘租金的減少,每天到賬的錢會越來越少,返還的週期也會越來越長。

下圖是雲聯惠的的返還時間,萬分之五的返還速率,想要拿到10000塊大概需要100年。廣告寶的返還速率爲0.25%,具體時間,自己算算吧。

3、迷糊的造血能力

廣告寶靠什麼賺錢(造血能力)呢?根據行聊內部的這張圖來看,盈利主要來自兩部分:

不論是內部盈利還是外部投資,行聊沒有任何屬於自己的資產,一旦用戶投資中止就會跨盤,而所謂的外部投資項目,不論是房產還是能源,其回本速度遠趕不上跨盤速度。更別說支撐70%的回報率了

這些造血功能無非是行聊爲了穩定用戶建造的空中樓閣罷了。

4、以慈善穩形象

或許是起步較早,行聊並沒有像霸屏天下這類盤一樣打造全產業鏈生態圈,更沒有進軍娛樂圈。

但行聊似乎和王子清有着一些共同點,都喜歡去鄉村送米送油送溫暖。

行聊2017年發佈的一條微博中曾寫道,團隊歷時兩個月在江西地區送出了價值三萬塊的物質。一手招商,一手慈善。好得很。

低調的行聊一點點地撒網,本想着等魚兒肥了再收網,沒想到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類似的資金盤還有很多,譬如打着各種名號的廣告寶產品、霸屏天下這類髮圈躺賺的項目。這些項目,哪一個是無辜的呢?

在微博上不停地有人@崔永元和各大媒體,他們希望這件事能夠引起媒體的關注,甚至還有些陰謀論者發佈言論稱,行聊是不同地區之間的利益爭奪的犧牲品,並非是公司本身出了問題。

他們想要去上訴,將行聊的罪名由傳銷改成詐騙。因爲,傳銷繳獲的資產歸國家;詐騙的錢,或許有可能返還給受害者。

對於這種行爲,我不知道該說他們天真還是較真。

不論是資金盤還是其他形式的傳銷,說到底都是少數膽大的騙子玩弄一大羣貪財的傻子。

只要進了傳銷,就不可能全身而退。因爲你想要的是利息,可別人要的是本金,甚至是你的全部。

參考資料: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