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兵遊勇」真的剋制「排隊槍斃」嗎?

——近代散兵漫談

文:普魯士擲彈兵

序:吉爾福德縣大廈戰役

1781年3月15日,經過一系列貓捉老鼠的遊戲,南部的英軍統帥康華裏勛爵終於逮到機會能同他的美國對手格林將軍進行一次會戰。他將用1900人的兵力去挑戰在吉爾福德縣政府大樓擺開陣勢的4400名美軍士兵,其中包括1700名大陸軍士兵和其餘大部分的民兵。部署了三道防線中前兩道都主要由民兵組成,格林少將打算先用民兵依託起伏地形和森林消耗英軍後再投入正規軍作戰。

吉爾福德縣大廈戰役中格林將軍的三道防線都未能阻擋堅韌的英軍

會戰開始,英軍向第一道防線進發,民兵進行了幾次齊射,但是當英軍靠近森林後就崩潰了。英軍部隊穿過森林向第二道防線進攻的的時候遭到了兩翼狙擊手的射擊。康華裏把他的第二梯隊投入戰鬥,雙方陷入激戰。部分英軍率先突破了第二道防線後,沒等在森林裡混戰的友軍就向第三道防線進攻,反被擊退。格林抓住這個時機,命令大陸軍的兩個馬蘭裏團反擊英軍,戰鬥進入最白熱化的階段。康華裏不得不命令自己的炮兵不分敵我的向正在廝殺中的兩軍射擊,不少英軍倒在自己人的炮火之下。最終大陸軍被逐出,只剩下右翼還在堅持作戰,隨著後續英軍部隊的陸續達到,格林意識到已經輸掉了會戰,也只能下令撤退。

吉爾福德大廈的殊死近戰,會戰後英軍康華裏勛爵曾這樣讚美他的士兵:這支規模很小的部隊的官兵們,其所作所為完全超出了他們享有的榮譽

這場持續90分鐘的會戰,美軍死傷約300人,戰後大量的民兵也無力再戰,解散回家。英軍靠著堅韌贏得了會戰,但是也付出了高於防守方,死傷500人的慘重代價。雖然最終的結局是康華裏不得不放棄內地,然後向北開往弗吉尼亞,最終在約克敦遭到圍攻輸掉戰爭。這場會戰也說明瞭,訓練不足的美軍,雖然有著人數和地形的優勢,即便在取得了良好的傷亡交換比的情況下,仍然不足以抵擋英軍訓練有素的推進。

獨立戰爭:民兵神話?

獨立戰爭一種廣為流傳的映象是身穿自然色外衣的美國戰士在戰場上能夠準確的瞄準射擊身穿耀眼服裝排著笨拙隊形的英國戰士,並以此獲得了整個戰爭的勝利。然而這種印象並不真實。美國戰士的好槍法,由於操練不足,隊列鬆散。很多時候並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華盛頓在圍困波士頓時候清點部隊人數時曾感嘆當時美軍的效率低下:「常備軍一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事情竟然用了八天時間。」直到大陸軍吸取了經驗教訓,從歐洲教官那裡學到戰術技巧,美國步兵才發展成一支有效的力量。弗德里希·威廉·馮·斯徒本男爵是從普魯士來的志願教官,曾在七年戰爭時期擔任腓特烈大帝的陸軍中擔任參謀。他逐字逐句的翻譯普魯士軍隊的紀律和戰術條令結合美軍的情況進行教範,並將教範原則制定成小冊子,命名為《斯氏美軍命令和訓練守則(1779年)》,在美軍中沿用了33年之久。在其他方面,斯氏還改組了大陸軍的編製、調整了行軍隊形,使美軍的在戰場的行動更靈活,展開更迅速。

在邦克山戰役等一系列的戰鬥中,民兵依託地形等優勢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戰果,振奮了士氣。但如果不配合大陸軍那樣的核心力量,僅靠他們無法贏得戰爭。

很顯然,斯氏提高了美軍的素質,讓美軍成為了一支典型的歐洲式軍隊,用著歐洲式的武器和歐洲式的戰術。但是華盛頓依然避免同英國軍隊正面對決,一方面是斯氏的改革滲透不足,另一方面是缺乏優秀的軍官隊伍,這使大陸軍在會戰中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這種不穩定在使美軍在對抗英軍往往陷入困難的境地,因此華盛頓只能慢慢消耗敵人。這種行為讓他獲得了一個「美國費邊」的雅號,這或許是對華盛頓指揮藝術的讚譽,卻也反映出美國軍隊戰鬥效率低下的無奈事實。

散兵戰術本身也並非無組織無紀律,僅靠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能輕鬆駕馭。大陸議會曾組建過類似英法殖民戰爭時期的別動隊,來完成偵查和騷擾任務。但是由於其紀律散漫被華盛頓視為禍害更甚於財富。英軍為了發揮別動隊的長處又避免其短板,在每個正規團都挑選一些步兵,在正常訓練以外,還進行類似於別動隊的戰術訓練:臥姿,跪姿裝填彈藥,懂得樹下隱蔽和單獨作戰。在1770年時候北美的英軍每個團都有一個敏捷靈活,熟悉非正規戰法的輕型步兵連,同時戰術上也做能出適應性的改變:隊形開始有些鬆散,並越來越強調以小型隊形試探虛實,同時提高射擊技術。華盛頓的輕步兵的嘗試也是仿造英軍先例的而來的,每個團在挑選輕步兵時都十分慎重。散兵戰術往往是要由常備軍中精選的人員,有組織和計劃來實施。

另一方面,在美國南部的民兵在於印第安戰爭中積累了不少非正規戰的本領,同時南部人煙稀少地形也適合這些本領的發揮。民兵們乘馬機動,下馬作戰然後又揚長而去,在戰爭過程中對英軍和徵糧隊和傳令兵進行百般騷擾,這種遊擊戰對一些小分隊和軍需護送隊造成了打擊,為獨立戰爭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華盛頓指出,比起這些成效,首先起作用的還是他和格林的正規戰。非正規戰並沒能起到決定性作用,最終是約克敦的正規戰贏得了戰爭。他曾這樣總結到:「只有常備軍才能應付現代戰爭的緊急狀況,無論防禦還是進攻都是如此。......任何民兵都不能擁有與常備軍相對抗的必備特質。......真正戰場所需要的那種堅強性,只有通過不斷的戰鬥和訓練獲得。」無論美軍還是英軍,他們的革新只不過是一個大題目下做的不同文章,這大題目就是歐洲標準的戰爭模式。華盛頓同英軍的作戰,是仿造他目睹過的英軍與法軍的作戰而來的:即:以美國民兵為輔,以歐洲式的常備軍為主。

華盛頓一直苦惱於他的軍隊不能同英國軍隊進行對等的作戰。

歐洲散兵的發展

散兵本身早在冷兵器時代就已經出現,傳統的古希臘和古羅馬散兵,無論是使用投石繩還是標槍或者弓箭,他們在作戰中總是各自為戰而不是排成密集隊形。到了16世紀,大部分依託長矛方陣的火繩槍手還依然使用傳統的散兵戰術。隨著方陣的縱深越來越淺,火槍手不需要脫離方陣就能充分發揮火力,他們和長矛兵結合的更緊密了,也幾乎放棄了散兵戰術。之後刺刀的發展火繩槍手和長矛兵合二為一更使戰術隊形變成又了單一的緊密隊形。但是如果採用傳統散兵戰術,士兵就能充分的利用戰場上的掩護物來規避齊射火力打擊,同時還能有效的偵查和襲擊對方交通線和後勤基地。

早期的火繩槍手更多是作為散兵作戰

奧地利軍隊是最早意識到散兵價值的軍隊之一,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瑪麗特·特蕾莎將長期守衛土耳其邊界防禦的當地民兵突擊隊併入野戰軍。事實證明這些狂野的「克羅埃西亞人」使敵人窮於應付,打亂了敵人的部署。他們的優秀戰績使得腓特烈大帝不得不進行騎兵上的強化以應對,在七年戰爭中為了對付奧地利的散兵部隊也臨時組建了「自由營」(儘管腓特列大帝對這些紀律散漫的散兵部隊深惡痛絕),並在此之後進行了三次的散兵強化改革,至此散兵部隊在普魯士軍中正式成為正規部隊並預熱戰場。英國在美洲意識到這種部隊的重要性,出現了「羅傑斯別動隊」這樣學習印第安人打法的嘗試,之後更是出現了由來複槍手組成別動隊。在1770年後,在每個前線營中,常備編配一個輕步兵連和一個手榴彈連,這兩種連隊迅速成為中間力量,並在美國獨立戰爭中作為「側翼連隊」而經常用於執行特殊的作戰任務。其他的軍隊也很快開始組建起承擔類似任務的部隊,到18世紀80年代,各國都有了採用類似戰術的「輕步兵」部隊。

在18世紀初,法國的軍事思想受薩瓦埃裏·福拉德和莫里斯·戴德克斯的薰陶,不怎麼相信火力和威力和線式編隊的優點,更迷戀於冷兵器衝擊。向古羅馬軍團那樣把陸軍大部隊沿著前線間隔一定距離縱陣排列。這種觀點被法國人接受,並在50年代正式進入訓練課程。但是早期的縱隊戰術卻並不怎麼成功,因為創造者輕視火力環境,陣列部署的也很糟糕。縱隊在衝擊時往往行動遲緩或造成混亂,失去了其應有的突擊效果,並且妨礙了大部分戰士使用槍支施展火力。大部分法國人在七年戰爭同普魯士作戰之後就對這種戰術失去了信心。
法國的混合編隊。散兵,橫隊和縱隊有機結合各自發揮特長達到互補的效果

大革命之前,步兵應當採取何種戰術和部署方式,在法國軍事家之間引起了廣泛的爭論。吉貝爾伯爵改進了縱隊的機動方法和部署模式,並且強調要使部隊能在敵人面前自由變動,從而取得比舊式軍隊更大的靈活性。他認為儘管橫隊在火力控制和防禦方面是很好的部署,但是進攻的時候縱隊更有效。而且在戰場上,以營為單位縱隊更容易展開,調動也更迅速。他指出,決定勝負的進攻是集中壓倒性優勢火力打擊敵人橫隊,繼而發起衝鋒一舉消滅。

大革命時期法國大量勇敢卻訓練不足的熱情戰士難以維持傳統的橫隊,鬆散隊形是自然而然的反應。隨著士兵獲取經驗,下一步就是要由專門訓練的散兵為縱隊的衝擊提供準備,畢竟有效的散兵作戰和橫隊一樣都需要訓練有素的戰士。法軍在戰鬥通常是由多股小羣的先遣散兵打響,在加上格里博瓦爾體系下的先進炮兵支援,達到牽制敵人火力和消弱敵人兵力的目的。如果敵人頑強抵抗,後方的縱隊便展開為橫隊與之交火。如果敵人動搖,縱隊便發起衝擊徹底粉碎敵人。到了1795年到1796年,這種新式混合編隊作戰趨於完美。多種隊形的靈活結合,加上炮兵騎兵的有力支援,足以應付不同戰況。拿破崙麾下的法國軍隊正是用散兵和密集隊形橫掃了整個歐洲,在戰鬥中被證明比傳統的線式戰術更為優越。馬克思曾對耶拿會戰中普法兩軍代表兩個時代的戰術較量做了這樣的評述:法國新式的靈活的散兵戰術徹底取代了上個世紀呆板的橫隊戰術,使其徹底破產。

英軍常趨於防守戰術以最大限度發揮火力,著名的後坡戰術就是其代表

法國人的對手——長期與之對抗的反法聯軍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們也會改進舊戰術以應對法軍戰術革新的挑戰。以反法聯軍中英軍的變革來說,英法散兵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英軍的戰術是將靈活機動的散兵部隊跟堅強而穩固的橫隊主力部隊結合起來,在對抗法軍時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約翰摩爾和威靈頓公爵的領導下的英軍常採用趨於防守戰術的以最大限度發揮火力。著名的後坡戰術就是其代表,只有兩排縱深的橫隊部署在山後,以地形為掩護,規避法軍遠程火力的削弱。等到法國縱隊靠近時,英軍居高臨下的橫隊再發揮出毀滅性的齊射,輔以散兵精準的火力作為補充,以此粉碎法軍的進攻。而在平原地形作戰中,英軍的散兵就要負擔起掩護主力,防止其被法軍散兵襲擾和削弱的職責。

在那個時代如果沒有紀律嚴明的士兵組成密集隊形,很難想像僅憑疏散隊形的射手去抵禦騎兵的衝鋒。

因此,雖然非正規軍的作用逐漸增大和火力環境的變化似乎表明鬆散的隊形應該取代密集的隊形;但如果說密集隊形已經無用,那在在武器進一步改進之前,還為時尚早。畢竟完全依賴輕步兵的軍隊還是會遭到失敗的。著名軍事家若米尼曾把戰爭原則簡化為「決定性地點投入最大兵力的藝術」,戰場上打破僵局最簡單的做法依舊是集中優勢兵力火力打擊敵人薄弱點。橫隊能讓所有火槍一起射擊,縱隊能讓所有刺刀一起衝鋒,戰場也依然需要傳統的密集隊形。密集隊形作戰效能的發揮的離不開靈活散兵的掩護和支援;散兵戰術效能的發揮也需要訓練有素的密集陣列來作為依託,他們之間又回到了16世紀火繩槍手和長矛方陣的關係,相輔相成互為裨益。

附:散兵們的武器

19世紀歐洲士兵的典型裝備是一支帶有刺刀的燧發槍。以英國為例,英軍的制式武器是配有一支長約14英寸的刺刀,重約15磅的單發前裝式燧發槍。其約3英尺8英寸(約1米)長的槍管可以發射出0.75英寸的鉛彈。一般來說,訓練有素的士兵可以一分鐘發射3發子彈。普遍的觀點認為當時燧發槍是命中率低下的武器,因此才需要密集的橫隊來提高火力。B.P.Hughes中將在分析了拿破崙戰爭時期的幾場戰役後總結認為,當時步槍的實戰命中率在90米內約5.5%,90米到180米約2-2.5%也似乎印證了這個說法。

「布朗貝斯」步槍和邦克山戰役。「布朗貝斯」步槍服務了英國一個多世紀,有一些也在獨立戰爭中被美軍繳獲,被用來攻擊他們原本的主人。

其實燧發槍本身的精度並不是很差,皮卡爾(Picard)在1800年測試燧發槍,使之攻擊一個高1.75米寬3米的靶子時,在150米(164碼)都取得了40%的命中率。這也就意味著使用燧發槍在百米命中敵人雖然不是一個簡單,但也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實戰中降低命中率的主要因素是戰場各種環境的幹擾和射手的素質,當然連續射擊也會讓武器本身的狀態下降。戰場上因為黑火藥的運用,濃煙的環境無法改變,但射手的準確度卻可以通過改進訓練方式和本身的素質來彌補,因此輕步兵大部分情況下的使用的武器和線列步兵並無二致。

著名的肯塔基(或賓昔法尼亞)長步槍,帶有膛線使它的射擊更為精準,發射約0.5英寸的子彈。在殖民地戰爭,獨立戰爭和1812年的戰爭中都有少量的運用

不過除了改進射手外,還有一種的方法也能提高準確度,那就是改進武器。槍的準確度很大程度上受到槍管工藝的影響。除了把槍管做得更直更光滑之外,人們還發現膛線也能提高準確度,這是因為螺旋型的膛線可以讓子彈旋轉而使彈道更穩定。這種改進讓武器的有效射程和準確度大為提升,也讓優秀的射手在較遠距離擊殺特定的目標更為可能。在薩拉託加戰役中,手持帶膛線肯塔基步槍的莫西·墨菲成功在300碼之外的距離擊殺了英國將領弗雷格。帶有膛線的步槍在當時是先進的武器,但是本身並沒有較為普遍的裝備部隊,甚至有反對之聲。一方面是切割膛線的困難,使成本大為提高,難以批量生產;另一方面是大部分來複槍,裝填比較複雜,導致射速降低,不能提供足夠的火力密度。

英軍的來複槍(帶有膛線的槍被稱為來複槍)部隊。來複槍被認為是適合散兵使用的武器。但是散兵和線列步兵最主要的區別卻是並非是武器,而是作戰方式。

參考資料

《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7舊制度》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8美國革命與德國》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9動亂時代的戰爭與和平》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技術史 第三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圖解世界戰爭戰法:帝國時代》 寧夏人民出版社《美國軍隊及其戰爭》[美]詹姆斯·M·莫里斯 世界圖書出版社

《美國陸軍史》 [美]拉塞爾·韋格利 解放軍出版社

《西方戰爭藝術》 [美]阿徹·瓊斯 中國青年出版社《競逐富強:西方軍事的現代化歷程》[美]W·H·麥克尼爾 學林出版社《英國陸軍史》[英]阿倫·馬裏森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Weapons Effectiveness on the battlefield,1630-1850》 B.P.Hughes《哈珀-柯林斯軍事歷史全書》[美]杜派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武器與戰爭的演變》[美]T·N·杜伊普 軍事科學出版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