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992.jpg

我与奇莱的缘分,还真的是有一大堆说不完的故事

故事要从台湾全记录以及MIT台湾志开始说起

以前没有什么特别爱看的节目 除了MIT台湾志的登山节目

最吸引我的大概就是当时颜行书所主持的那一集 黑色奇莱

而且是在雪季攀登奇莱山

 

在这几座颇负盛名的奇莱山系中 难度最高的就是主峰以及北峰 岳界合称为奇莱主北

在过去因为攀登奇莱山系而身亡的人数量非常之高

因而替这两座山蒙上阴影,又因为在艳阳下闪亮发光的页岩岩壁,披上黑色奇莱的称呼

 

过去因为攀登的时机挑选都不对

攀登四次,都在暴雨及暴雪中撤退,就这样从民国100年至今

撤退四次,等了整整五年,才又再次踏上奇莱的征途

并在一般人不会挑选攀登的雪季,完成具有难度的攀登。

 

看看五年前攀登时候的照片吧!

DSC06597.JPG

▲一早起床连箭竹都被冻在雪中

照片 340.jpg

▲从晚间八点下到早上没停过

照片 349.jpg

▲山屋前平台

照片 352.jpg

▲山屋这样其实蛮漂亮的!

照片 356.jpg

▲那时候的装备跟现在比起来真的差很多XD

_抒_ 439.jpg

▲民国100年3月27日,很难忘的一天。

-

其实这趟行程也算是一波三折

原先预计是走六天的奇莱东棱,后来因为过主峰积雪太严重

上北峰时也因为结冰浪费太多时间,因此行程最后改为四天的奇莱主北

在雪季平安的完成攀登

-

12512556_1072991849389662_8917341706831832948_n.jpg

为了顺利在雪季完成攀登

换穿雨鞋好几年之后 终于又换回登山鞋

我妈看到我买登山鞋 没多说什么

只问我『你打篹爬多久的山呢?』

其实我也没多想,只回『应该会爬到爬不动的那一天吧!』

 

仔细想想,我其实跟同年龄层的年轻人比起来

兴趣广泛了一些,广泛到父母会担心却也莫可奈何

看来我还是收敛一些好了(笑)

其实我很感谢这样的自由与支持。

-

成员:制糖(领队)、Yoko

攀登路线:奇莱主北

D1│台中丰原6506公路客运→松雪楼→黑水塘山屋→成功山屋

D2│成功山屋→主北岔路口(取右)→奇莱棱线山屋

D3│奇莱棱线山屋→奇莱主峰岔路口(取左)→奇莱主峰→奇莱棱线山屋

D4│奇莱棱线山屋→登山口北峰岔路口(取右)→奇莱北峰→登山口奇莱棱线山屋岔路口(取右)→成功山屋

D5│成功山屋→松雪楼6506公路客运→台中丰原

-

D1│台中丰原6506公路客运→松雪楼→黑水塘山屋→成功山屋

IMG_1572.JPG

▲搭公车去爬山,听学长说他们以前就是搭客运爬山的~

IMG_1578.JPG

▲这是丰原客运6506丰原─梨山,一天只有一班车,在清境时就可以见到积雪的奇莱主峰

IMG_1582.jpg

▲松雪楼与积雪的黄金山头!

IMG_1583.JPG

▲在合欢山游客中心整装出发

IMG_1584.jpg

IMG_1588.jpg

▲来了这么多次,只有这次不是在雨中跟登山口合照QQ

IMG_1591.jpg

▲沿路都这样的残雪

IMG_1594.jpg

▲西北侧结冰的山壁

IMG_1601.jpg

第一天因为晚出发又走得慢,到成功山屋时已经比预计的时间晚了2小时

看来下次走的时候要非常注意这点,毕竟摸晚黑还是件危险的事情。

-

D2│成功山屋→主北岔路口(取右)→奇莱棱线山屋

IMG_1648.JPG

▲一早起床成功山屋

IMG_1650.JPG

▲太阳都出来多久了..还零下(其实我们走的这五天,太阳出来最高就是-2,入夜就是-10...)

IMG_1656.JPG

IMG_1659.JPG

▲棱线上都是雾淞

IMG_1660.JPG

▲山屋外的脸盆都结冰了...

IMG_1661.JPG

IMG_1663.JPG

IMG_1664.JPG

▲成功二号堡

IMG_1668.JPG

▲往奇莱棱线山屋前进

IMG_1669.jpg

IMG_1670.jpg

IMG_1672.jpg

▲只要有水的地方不是雪就是冰柱...

IMG_1673.jpg

IMG_1675.JPG

IMG_1676.jpg

IMG_1678.jpg

IMG_1679.JPG

IMG_1682.JPG

IMG_1684.JPG

IMG_1685.JPG

▲满山遍野的雾淞

IMG_1689.jpg

IMG_1695.jpg

IMG_1697.jpg

IMG_1699.JPG

IMG_1704.JPG

▲强韧的生命力...

IMG_1708.jpg

IMG_1712.jpg

▲主北岔路口

IMG_1719.jpg

IMG_1720.jpg

IMG_1722.jpg

IMG_1723.JPG

IMG_1733.JPG

IMG_1736.jpg

IMG_1738-1.jpg

IMG_1745.JPG

IMG_1751.JPG

IMG_1752.JPG

IMG_1754.JPG

IMG_1758.jpg

IMG_1761.jpg

IMG_1762.JPG

▲印象中这段就是永任当年摔下去的地方@@

IMG_1763.jpg

IMG_1764.JPG

IMG_1765.jpg

IMG_1766.jpg

IMG_1767.jpg

IMG_1768.JPG

IMG_1769.JPG

IMG_1771.JPG

IMG_1772.JPG

IMG_1773.jpg

IMG_1774.jpg

IMG_1776.jpg

IMG_1777.jpg

IMG_1778.jpg

IMG_1779.jpg

▲雪况出乎意料的好

IMG_1780.jpg

IMG_1781.jpg

IMG_1782.JPG

IMG_1785.jpg

IMG_1789.jpg

IMG_1790.JPG

▲里程柱表示很孤单XD

IMG_1791.JPG

IMG_1792.JPG

IMG_1793.JPG

IMG_1794.JPG

IMG_1795.JPG

IMG_1796.jpg

IMG_1797.jpg

IMG_1798.JPG

IMG_1799.JPG

▲路牌都被雾淞包围了

IMG_1801.jpg

-

D3│奇莱棱线山屋→奇莱主峰岔路口(取左)→奇莱主峰→奇莱棱线山屋

IMG_1803.JPG

IMG_1827.jpg

▲这样的景色静静的看真的非常美...

IMG_1831.jpg

IMG_1832.jpg

▲淹好淹满的云海...

IMG_1836.JPG

IMG_1842.JPG

IMG_1844.jpg

▲背阳面的结冰,上主峰前可是让我们吃了不少苦

IMG_1846.jpg

▲我们从对面来的呢!山上的白色建筑物就是松雪楼~

IMG_1852.JPG

IMG_1854.jpg

▲回望奇莱北

IMG_1862.JPG

IMG_1863.JPG

IMG_1864.JPG

▲开始需要冰爪的路段

IMG_1865.jpg

▲腰绕奇莱里山后,主峰出现在眼前

IMG_1870.jpg

IMG_1872.JPG

IMG_1883.JPG

IMG_1884.jpg

IMG_1886.jpg

IMG_1890.jpg

▲包成这样谁知道是谁XDDD 值得一提的是,雪攀请记得携带墨镜!

IMG_1892.JPG

▲山羊脚印,他们真的非常厉害,我们都需要冰爪,但他们居然可以从坡度面60度的斜坡上来!

IMG_1896.jpg

IMG_1898.jpg

▲要在奇莱进行多次雪攀的体验并不容易
因为除了技术的考验,就莫过于对地形的抗压性
台湾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在台湾这样的面积上
拥有的3000公尺高山就多达268座
也因为这样特殊的环境,身处亚热带却能拥有数种气候带的环境
这样特殊的环境,当然也造就了一些我们无法避免的登山环境
那就是─冰雪岩混合地形。
不同于国外的是,台湾的雪通常维持不久
一接触到地面就会融成冰,导致积雪最厚全成了硬冰
加上雪下得不够多不够稳定,导致许多路线都是岩壁上覆盖一层厚冰
不仅冰爪很难固定,在通过地形的时候,结冰的地形也让人吃了不少亏
冰爪无法固定在雪上,又因为结冰以及积雪不够
进而让冰爪接触在潮湿的岩壁后打滑,增加许多危险性。

这是通往奇莱主峰的一段积雪,我想没有积雪的情况下
应该是平稳好走的,但因为积雪,路基整个被埋没
左边就是直泄千里的崩壁,这样的斜坡高度大概60几度
整段路线上这样的积雪频繁的存在 只能小心翼翼的通过
有趣的是,我们在雪地里看见山羊的足迹
不禁赞叹他们的厉害,不需要任何装备就可以在这样的峭壁来去自如
感叹的同时,还是得小心翼翼的通过这样的地形。

奇莱一如盛名中的困难,但我想这样的恶名是为了让人理解
做足准备的重要性。
雪季的奇莱,算是一个做足准备的人可以体验雪季攀登的地方
而且绝对会让你经验值满点(请慎选天气)
但如果你只是想赏雪,真心建议还是去对面的合欢山路边拍照打卡就好惹

IMG_1899.jpg

▲清境及合欢山区

IMG_1900.jpg

▲不断地在结冰崩壁上找点攀登,终于登上奇莱主峰,看见这样雪漫三角点的景色,真的很感动啊!

IMG_1901.jpg

IMG_1902.jpg

IMG_1903.JPG

IMG_1904.jpg

▲这一天我等了五年了啊....

IMG_1906.JPG

IMG_1908.JPG

IMG_1911.jpg

IMG_1917.JPG

IMG_1918.JPG

IMG_1919.jpg

IMG_1920.jpg

IMG_1922.JPG

IMG_1923.jpg

IMG_1927.JPG

▲超扯的风口区,根本台风啊...

IMG_1931.JPG

IMG_1938.JPG

▲在雪地上挖冰吃起黑糖冰了XDDD

IMG_1942.jpg

▲夕阳把山岚染成红色,这画面也是非常宁静舒服

IMG_1945.jpg

IMG_1946.jpg

IMG_1955.JPG

▲这温度真的超扯的...

-

D4│奇莱棱线山屋→登山口北峰岔路口(取右)→奇莱北峰→登山口奇莱棱线山屋岔路口(取右)→成功山屋

IMG_2001.jpg

▲雪山山脉,积雪的是主峰

IMG_2002.jpg

▲主峰上的雪丝毫没有打算溶解...

IMG_2007.jpg

▲日出之前,才是高山最精彩的时段。

这趟雪攀奇莱,平均温度都在零度以下
即使有太阳出来,山屋的温度计指著零下2度
草坡上的雪丝毫没有要化为春泥的迹象
更别说,我们要朝那山里走去的奇莱主峰
那背阳处看起来一点也不友善的积雪
随著我们的行程,五天的展望中,仍旧百雪皑皑。

这张照片是我在这趟行程里最喜欢的照片
我在每一趟行程里都会找一张照片
之所以用最喜欢没有之一的原因是

『它让我呆坐在电脑前,脑袋里回想著尽是当时的画面。』

这是奇莱北峰叉路口,往奇莱主峰望去的那个景色
摸著早黑,往奇莱北峰前去
当时山屋的温度计仍然是零下十度
结冰的装备依然紧紧地黏著山屋地板

虽然我也想跟我的睡袋一起黏在山屋里
但时间催促著我们不得不朝著起来北峰前去
此时我想起了席慕蓉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什么鬼欸先生你内心戏很多喔)

在日出前的15分钟里
看著东方的金黄色温,逐渐地映照在雪白的主峰山头

就这样呆呆地站在路中间望著她10分钟
心里想著,我应该还会在你披著雪白头纱的时候来见你一面吧!

但我想这应是数年后的事情了。 

IMG_2008.jpg

IMG_2016.jpg

IMG_2018.jpg

IMG_2019.JPG

IMG_2020.JPG

IMG_2021.JPG

IMG_2022.jpg

IMG_2023.jpg

IMG_2024.JPG

IMG_2027.jpg

▲每个人登山都有喜欢拍摄的主题,
而我最爱拍摄的就是这种背影照(没有橘子可以让我掉满地)
再搭配具有落差的俯视景色,非常具有震撼力啊!

台湾的三千米高山多达268座
但其实展望佳的山不多
有些碍于山势阻挡,有些则是植被覆盖
这样绝佳展望的山头,实属难得

若碰上绝佳的天气,自然可以展望许多百岳名山。

这张照片拍摄于攀登奇莱北峰最后一段垂直的岩壁
我们花了一番力气(其实砍冰阶砍到快往生了)
才终于攀登上这段落差

眺望南方,近景的奇莱主山、奇莱南峰尽收眼底
还有远景的玉山群峰,你看见了吗?

IMG_2028.JPG

IMG_2029.JPG

IMG_2031.JPG

IMG_2034.JPG

IMG_2091.jpg

IMG_2092.jpg

▲终于得到你了(?)

IMG_2093.jpg

IMG_2095.JPG

▲雪山主峰

IMG_2096.JPG

▲中央尖,南湖

IMG_2097.JPG

▲原来对面看小风口长这样XD

IMG_2098.JPG

▲松雪楼,滑训中心

IMG_2099.JPG

▲看得到黑水塘山屋喔XD

IMG_2100.JPG

IMG_2101.JPG

▲昆阳休息区

IMG_2102.jpg

▲爬高山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之一
就是山顶的展望。

图中的画面大概是本次行程最令我们惊讶的一个景点─日月潭

这是继上次北大武展望高雄85大楼、大鹏湾以及三个外岛后,好久不见的爆炸展望!

从奇莱北峰三角点往西南方望去
有一块渐层较为明亮的蓝色,映入眼帘的居然是日月潭!!!

仔细看还可以见到潭上的船呢!

IMG_2103.JPG

▲奇莱主峰

IMG_2104.JPG

IMG_2105.JPG

▲可怜的山头...

IMG_2106.jpg

▲是玉山群峰啊啊啊啊

IMG_2110.JPG

IMG_2112.JPG

IMG_2116.JPG

IMG_2117.JPG

▲近乎垂直...

IMG_2120.jpg

IMG_2122.jpg

IMG_2126.JPG

IMG_2132.JPG

▲这是主北叉路口取右回成功山屋,比较少人走的那段,路真的超烂的= =

IMG_2136.jpg

▲溪谷上切点,出发的时候还没结冰,回来的时候居然结冰了...

IMG_2141.JPG

▲晒冰爪~~~

-

D5│成功山屋→松雪楼6506公路客运→台中丰原

IMG_2151.JPG

IMG_2152.JPG

▲美国来台湾教美语的老师,说三天要捡完北峰、屏风山、主峰、然后过卡楼罗从屯原出去,但他没带冰爪冰斧... 不知道回来了没@@

 

后记:

1.调理包是神器,尤其对于纵走,一包两人份为单位,非常经济实惠。

2.雪攀装备为必备,唯一建议12爪冰爪,并请携带冰斧

 

Canon EOS 7D│Canon EF 16-35mm f/2.8L II USM│Canon EF 70-200mm f/4L US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