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6754.JPG  

自从大一的时候从花市买了一盆莱佛士猪笼草后

就这么的爱上了食虫植物

 

加上念了研究所后 做得是根植物相关的研究

因此重新燃起我对种植物的热诚

 

总觉得食虫植物有一种神奇的魅力 不像一般植物

他们可以透过动物摄取所需的养分

而这次的主角是 小毛毡苔 Drosera spatulata

食虫植物近年来因为进口或各种合法不合法的管道进到台湾

以至于市面上有不少来自国外的特殊物种

我自己再种花的习惯是大多数都以原生种的植物为主

而小毛毡苔正是台湾原生食虫植物之一

 

台湾其实不少中低海拔潮湿向阳的岩屑地带都有分部

市面上的小毛毡苔一般而言都是已经驯化过后的植株后代

也就是用种子繁衍出的子代

因为野外采集驯化的过程中 常常会因为和原生地气温湿度的不同

而导致植株的生长受到影响 甚至死亡

所以近年来食虫植物的繁殖 一般都已经很少直接从野外采集

而是使用种子或芽孢繁殖

 

IMG_6739.JPG  

食虫植物的挑选很重要

对于毛毡苔来说 适当的温湿度才会使腺毛分泌黏液

也就是生长良好的毛毡苔 才会有多余的能力生产黏液去消化动物

所以如果你看到的那棵毛毡苔末端的腺毛没有黏液分泌

这棵毛毡苔就是很不健康的个体

 

简单做个纪录,等到移盆后再补上一点照片

目前生长环境是22度 8小时光照 腰水

等到移盆后 我应该会带去lab生长室种

IMG_6744.JPG

▲新长出来的健叶

IMG_6747.JPG

▲腺毛末端有分泌黏液

IMG_6748.JPG

IMG_6749.JPG  

 

 Canon EOS 7D│Canon Macro LENS EF 100mm F2.8 L IS USM│Canon EF 50mm F1.8 II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