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條街

深藏在老閔行

光看照片

就有種想逛一逛的衝動

這條路叫金平路

在老閔行地區,金平路步行街已經家喻戶曉,它位於鶴慶路與劍川路之間,總長1.8公里,街面最寬處竟達60多米,最熱鬧的要數東川路鳳慶路段聚餐飲、娛樂、休閒爲一體。

建築設計上採用了“地中海”“英倫”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第一次來到這裏的人都會爲之眼前一亮。

步行街的南端建築錯落有致,紅瓦白牆、線條簡單,帶有衆多的迴廊、穿堂、過道、飾以圓窗、圓拱和鏤空,活潑生動。而北端卻帶有強烈的英倫風格建築元素,尖頂、角塔,多重人字形坡屋頂,磚紅色外立面。

整條金平路地處老閔行成熟居住區,周邊有麗都城、千代名墅、合生城邦、南洋瑞都等小區,還有閔行四幼、江川路小學、福山實驗小學等完善的教育資源配套,社區品質和檔次在本地屬於相對優質。

金平路步行街如今已儼然成爲老閔行的商業座標和娛樂休閒場所。入夜時分,各類店招店牌開始亮燈、交相輝映,車水馬龍;夜排檔,廣場舞,人頭攢動。一到週末,便越加熱鬧非凡。人們三五成羣在這裏散步、遛狗、談天說地,市井味十分濃厚。對周邊居民來說,“吃好夜飯做啥去,金平路上逛一圈”,或已成爲了他們的一種生活習慣。

這樣的社區街區是有溫度有人情味的

而近年來

“金平之夜”

——上海南濱江廣場文化節

也選址這裏

成爲閔行羣文活動的一大品牌

更爲它賦予了某種特質

從建築形態、設計佈局上的美

注入了具有文化特色的深刻內涵

正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每年九、十月份

附近乃至奉賢地區的市民都翹首以盼

熱切地加入到這一夜的狂歡之中

金平路的興起是近十年的事

起初只是南端小小的一段

開了幾家小門面店,並不成氣候

十多年前

東川路以北大規模開發

千代和合生城邦別墅羣陸續建成

形成了金平路步行街的雛形

並日臻完善起來

成千上萬的居民相繼居住於此

也帶動了這裏的消費

這裏的商業便大起“蓬頭”

那些開店的小老闆們笑得都合不攏嘴了。

北橋人講

“老早以前,格里廂是安樂、五星

和新閔的地界。”

1990年金平路孫宅

安樂、五星和新閔是原上海縣北橋鄉下屬的三個村,

在1992年區縣未合併前一度被劃入老的閔行區。

當年的金平路還是一片農田

那時的金平路地塊,低矮破舊的村宅,

被大片的農田包圍着,

雞鳴狗叫,遜有田園之風光,

更無田園之詩情。

極目遠眺,

隱約能望見老閔行城區,

但宛如另外一個世界。

如此,金平路地塊舊貌換新顏,

實在令人感慨不已。

心動不如行動,

金平路這麼好白相,還不來走一圈?

圖文來自@白相到閔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