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春節,又過了元宵節,年也基本算是過完了。但是,有很多地方把農曆正月十六,也當成一個節日慶祝。有「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罵,送牛樁,老老少少樂哈哈」之說。

我記得小時候,那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孩子們最感興趣的莫過於「舞火把」。我們那時還只有十多歲,每當正月十六的下午,就到集體生產隊里的稻場里,搞一些稻草紮成火把,有時生產隊幹部發覺了會挨罵,我們就到自家「茅司」(廁所)里拿出一個破掃帚,不用扎就是一個現成的火把。另外我們還準備了火源,買了二分錢一盒的火柴,又撿了一些油毛氈(建房用的瀝青布),一切準備就緒,就盼望著太陽快點落山了。

夜幕降臨,我們幾個小夥伴們就把火把點燃了,在麥田裡縱橫交錯地奔跑著。據說,火苗竄得越高,那年的莊稼收成越好,其實是麥子在「分櫱期」需要「踐踏」而已,孩子們的腳步濫踩在麥苗上,會讓麥子長得更旺。舞火把能驅除晦氣,迎來好運這才是真的。我們宜城老家叫「攆毛狗」,「毛狗」是什麼怪物我們不知道,但它一定是不吉祥的什麼東西。我與鄰居叫「磚頭」、「石堆」、「虎子」和「狗子」的等十來個小夥伴,拿著火把便跑便大聲喊著:「攆毛狗,攆毛狗喲……」。油氈的瀝青滴在手上燙出了水泡,過年剛穿的新衣服也燒出了好幾個洞,小夥伴的臉也都被煙熏火燎變成了「黑包公」了。我們哪顧得這些,繼續奔跑著,還與鄰居生產隊里的孩子們「會師」,有時為爭地盤,為爭自己的「火旺」而發生「戰爭」,臉被摳破了,頭被打傷了,帽子也丟了。但這些都絲毫沒有影響到小夥伴們「攆毛狗」的快樂!(圖片來源網路)


謝謝題主!

對正月十六各地是否還有什麼習俗嗎?

然而對於我們家鄉,過了正月十五,鬧了元宵佳節,基本上算春節基本過完了。

對於過完了春節,也就是正月初七,上班族己經基本都上班了,那麼緊接著又迎來了正月十五鬧元宵,而又是新的一年,第一個元宵佳節,也就是全家團圓的節日,尤其是在正月十五元宵佳節這一天,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湯圓,看著元宵晚會,全家人開開心心,過完了十五元宵節。

至於對我們當地有什麼習俗,那就是大家一切會復正常,該怎麼樣生活,就怎麼樣生活,該幹什麼哪就幹什麼,反正一切安部就班。為了迎接新的一年,祝大家心想事成,順順利利過好每一天!然而這就是我的願望!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對於我們內蒙古自治區來說,我的家鄉更多的是延續河北老家的習俗,過完元宵節就等於年過完了!

到正月十六就開始該忙啥忙啥了。工作、上學、開店等等步入正軌。


過了正月十六,這個春節就算進入尾聲了,大家都說事物的月亮十六圓,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貼心小科普:男性想要提高自己的魅力,就要鍛煉好自己的pC肌,進行凱格爾運動,下載一個叫G動的軟體,無論是在家還是上班都能讓你隨時隨地的跟著上面的課程規範性的鍛煉,七天就能提升硬度,改善勃起,增長延時,讓夫妻生活更加和諧


我認為我們中國人十六習俗,就是徹底把年過完了,無論是從事什麼樣職的人,還有上學孩子等等,開始靜下來準備新的起程,走向正軌,開始2019年新的生活了,在2019年的新的起程之中,各行各業的各個領域的都踏踏實努力的奮鬥的干好自己本自工作,農民們也開始了種地了,學生更是按下心來好好努力學習了,這就是說新年,從三十到十六,就算結束了,都為新的一年開始準備好自己目標與計劃,為新的一年開始新的生活了。


過完正月十五,也意味著慶迎新春活動高潮己過。過年也漸進入尾聲。一切將進入正常活動範圍之內。正月十六,我所在的地方沒有什麼新的習俗。但正月十五的花燈還將繼續擺放一段時間,一些燈迷還會吸引很多人的眼球,因為還沒出正月,所有的忌諱,老掉牙的規矩仍需繼續存在一段時間,直到出正月。拜年話還是要說。遇到朋友親人需要拜年的還是要拜年。只是要加以說明說『』給你拜個晚年吧『』,以示誠意。這是我知道的。因我仍在旅遊途中,最近就將返程,遲復為歉。謝謝。


在我們當地正月十六己沒有什麼習俗。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原來流行的」耍正月,鬧二月,里里拉拉到三月」的諺語己經進入了歷史的垃圾場!因此各行各業都步入正規,按步就班的開始工作了!


正月十六,年以過去了,該幹什麼,幹什麼,收收心,定定神,打點行裝奔征程。各就各崗位,打工去應聘,你把銀子掙,等到迎來雪花飄,鼠年又來到。


正月十六,在我們老家的習俗就是登游道觀紫荊山,據說通過登游紫荊山,能夠將一年的所有病痛扔掉,這年會身心安康、吉祥如意、幸福快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