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欣,有兩種評價。

執迷不悟,最終被繩之以法的“老賴”,埋怨李欣鐵面無情;確有難題,得到過李欣無私幫助的“老賴”,則感謝他細心善良。

“執行,並不僅僅是執結案件,更重要的是化解矛盾,讓人們幸福生活。”李欣說,這是他的辦案原則,更是他用心良苦的原因。

李欣,老北京,打小就講究、局氣。20歲畢業進了海淀法院,當上法警,跟着法官辦理執行案件,追求正義,就成了他的目標。直到走上法官崗位,對於“老賴”,李欣就一個心思,鬥到底!

一起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中,看着農民工無助的眼神,李欣拍着胸脯保證,“我一定幫大家把錢要回來。”

保證容易,執行艱難。

當時,查控系統還沒有全國聯網,查控註冊地在外省市公司的資產,幾乎毫無辦法。該涉案公司就是仰仗這一點,才明目張膽拖欠工資。

李欣幾次到當地調查,勞務公司負責人避而不見,資產查詢也毫無線索。

接連碰壁,李欣另闢蹊徑。他此前辦理過建築公司糾紛,向熟人打聽,有沒有查找勞務公司財產的途徑。“外地企業承攬在京工程需要繳納保證金。”熟人的指點,讓李欣眼前一亮,他趕緊要求有關部門協助法院調查,終於查到勞務公司在銀行的保證金賬戶,裏面竟然有100多萬元。

“存着100多萬元,竟然拖欠農民工幾萬元工資不給?”這“黑心”公司,把李欣氣壞了,他依法凍結該公司賬戶。

這一下,勞務公司負責人急了,主動聯繫法官。

“你要是農民工,辛辛苦苦打了一年工,全家都等着錢用,結果兩手空空,還得打官司,你怎麼想?”

“你不是沒錢,也不是經營困難,你是成心不給人家錢,依法可以對你處最高100萬元的罰款,再嚴重點,都可以追究你的刑事責任。”

李欣怒氣衝衝地質問,該公司負責人低頭認罰,“我儘快把大家的錢發下去!從今以後,我保證,絕對不再剋扣農民工兄弟的錢了。”

拿到工資的農民工兄弟給李欣寫了封長長的感謝信,就連那家勞務公司都給李欣送來了錦旗。

爲了抓“老賴”,李欣很拼。他曾赴機場抓獲剛下飛機、拒不配合法院執行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喬裝到火車站,“突襲”欠債多年不還、玩“失蹤”的被執行人;也曾悄然出現在朝陽法院,在開庭結束後,把久未露面的當事人當場拘留……

“老賴”說,“這個李法官,幹過‘遊擊隊’吧,神出鬼沒的……”

神出鬼沒,是因爲李欣擅於從蛛絲馬跡中,發現“老賴”的蹤跡;神出鬼沒,也因爲他絕不放過一個違反法律的“老賴”,即使犯“混”、威脅,李欣也絕不退後。

一起近二十年的糾紛,被李欣劃上了句號。

自1999年起,張某便佔用香山一處公租房,十多年過去了,租賃合同早已到期,法院判決也已下達,可張某就是不搬走。別看是個女的,可張某是真橫,公租房單位的工作人員上門,直接被罵走;法官上門,就是“閉門羹”……

李欣一調查,發現張某並非沒房住,而是她用涉案房屋開了家超市,超市經營狀況穩定,爲她提供了可觀的收入。

李欣“先禮後兵”。可好話說盡,張某還是叫嚷謾罵、撒潑耍賴,這一切都被隨李欣而來的公安民警用執法記錄儀記錄下來。

李欣還是希望能給張某一個機會,但張某“不領情”,最終領到了一副手銬。

張某被依法拘留後,懾於強制執行的壓力,她久未露面的家人繳納了全部執行款,還把涉案房屋騰空後交還給申請執行人。但張某仍須爲她抗拒執行的行爲付出代價——她成爲本市首名因拒不騰房被追究刑事責任的“老賴”。

鐵面李欣,也會以情動人。

“就知道玩兒牌,連家都不顧,你算什麼妻子……”

“你們家人對我有偏見,你爲我說過一句話嗎,你拿我當過妻子嗎?”

剛坐下來,離了婚的老張和單女士就吵了起來。坐在對面的李欣沒說話,腦子卻沒閒着,這兩人沒吵兩句,李欣就聽出了門道,“這二位,都沒放下對方啊!”

原來,兩人婚姻還算幸福,而且“老來得子”,可因爲瑣事和老張家人的挑唆,兩人鬧得要離婚。房子歸單女士,但需要折價130萬元給老張。單女士不給錢,老張申請強制執行。

兩人吵着吵着,提到了孩子,瞬間沉默了。“看來,孩子是解決矛盾的關鍵。”李欣有了譜,咳嗽一聲,說話了——

“您二位都冷靜冷靜,咱分別聊聊。”

李欣先拉着老張聊,“咱們算是同齡人,都是男人,有什麼辛苦,您跟我說,我都能明白。”

老張是超市員工,工資不高、工作挺累,“唉,壓力大啊!”

“您回家能喫上熱飯吧,衣服髒了有人洗吧,感覺累了有人聊天吧……男人不能光想着自己在外面不容易,妻子也不容易,您關心過單女士嗎?”

老張沉默了一會兒,低聲說,“我脾氣急,愛摔盆子打碗,對她是關心不夠。”

“咱們都有疼兒女的心。我是一名法官,見過很多誤入歧途的少年,根由都是父母的婚姻出現了問題。”李欣提到了孩子,老張坐不住了,眼圈紅了,“我一定改,尊重她,得讓孩子有個完整的家。”

回過頭,李欣又與單女士談,勸她珍惜夫妻情分,單女士也開始懊悔,要改掉愛玩牌的毛病,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最終,老張撤回了執行申請。當年冬天,這對“原被告”拿着結婚證,專程到法院感謝李欣。

感謝李欣的,還有老徐父女。

洋洋(化名)自幼父母離異,由父親老徐撫養長大。但爲了一套房屋的歸屬,洋洋把父親訴至法院,勝訴後,又申請強制執行,這把老徐惹急了,當起“老賴”,案件也被拖成“骨頭案”。

李欣接手案件,調查發現洋洋是擔心父親再婚之後會偏向繼母,她想將房屋握在手裏。

一見到李欣,老徐就唉聲嘆氣:“怎麼和閨女鬧到這個地步!”“法官,天越來越冷了,閨女好幾天沒回家了,她的厚衣服都在家呢……”見老徐還惦記着閨女,李欣心裏很不是滋味。

李欣約洋洋談話,不說法,只講情。

“你總說父親的不是,那你爲父親做過什麼?”

“你爲父親做過一頓飯嗎?”

“你給父親端過一次洗腳水嗎?”

“爲什麼總是想着索取而不付出呢?”

……

李欣的問題,洋洋無言以對,流下懊悔的眼淚。

李欣又把父女倆都約出來當面談。面對女兒,老徐說出了心結——其實,他早想把房子給女兒,又擔心女兒年紀太小,房子被前妻搶走。

父女交了心,這起執行案件以和解結案。

沒過多久,老徐打來電話:“李法官,真是謝謝你,閨女長大了,現在天天回家給我們做飯,陪我們老兩口聊天……”

26年,執結案件近萬件,執行標的近十億元……46歲的李欣卻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新人”,他要永遠保持“新人”的狀態,不僅全力以赴辦理每一起案件,還要用心考慮當事人的處境,“如果當事人能在我辦理的案件中獲得幸福,這纔算成功。”

文章原載於《北京日報》2019年4月1日第八版

原標題:《用“欣”良苦》

編輯:汪希 王曉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