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朱佑樘,明朝第九位皇帝,年號「弘治」。

朱佑樘為人寬厚,節儉勤政,不近聲色,廣開言路,驅逐奸佞,任用賢臣,勵精圖治,而且知錯能改,他在為十八年,使明帝國出現明顯中興氣象,史稱「弘治中興」

歷史學家對他評價很高,就連對明代皇帝批判較多的《明史》也對他讚揚有加,則在《明史》中極為罕見。

《明史·孝宗本紀》: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際,國勢初張,綱紀修立,淳樸未漓。至成化以來,號為太平無事,而晏安則易耽怠玩,富盛則漸啟驕奢。孝宗獨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於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易》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

值得一提的是,明孝宗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只娶了一個女子(張皇后)的皇帝,死後二人合葬泰陵,是歷代帝王絕無僅有的典型。(我是公子皇鋣,請多多點贊、多多關注,也歡迎留言探討交流)


明孝宗朱佑樘是我最喜歡的一位明朝皇帝,他的仁孝足以與宋仁宗媲美,他對皇后張氏的愛用情至深感天動地(是中國封建皇朝中唯一隻有一位妃嬪的皇帝),他開創了「弘治中興」,使得明朝國祚得以振興。

其父明憲宗,一日忽感,遂寵幸了其母紀氏,事後,紀氏懷孕。寵冠後宮的萬貴妃(以後有機會單獨講)知道後,命人為紀氏墮胎。紀氏人緣極好,宮人不忍之,回復謊稱是肚內長瘤而不是懷孕,萬貴妃仍不放心,下令將紀氏貶居冷宮。於是紀氏是在冷宮中偷偷生下了朱祐樘,萬貴妃得知後又派太監張敏去處死朱佑樘,天可憐見,張敏冒著性命之危,幫助紀氏將嬰兒祕密藏起來。後幸得廢后吳皇后相助哺養嬰兒,才使得朱佑樘數次躲過萬貴妃的搜查,就這樣朱祐樘一直喫百家飯長到六歲。

一日,張敏為憲宗梳頭時,憲宗嘆息說:「眼看就要老了,還沒有兒子」。張敏連忙伏地說:「萬歲已經有兒子了。」憲宗大喫一驚,忙追問究竟,張敏才說出了真情。憲宗大喜,立即命令去迎回皇子。當憲宗第一次見到朱佑樘時,見到自己兒子羸弱的身形,不禁淚流滿面,感慨萬千。當即詔命天下,立為太子,並封紀氏為淑妃。為防止萬貴妃會對太子下毒手,憲宗的母親周太后,親自抱養朱佑樘,才使得太子得以成年(不然明朝會第一次出現皇位無人繼承的危機)。

公元1487年,憲宗病逝,皇太子朱祐樘於九月繼位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弘治」,是為明孝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朱祐樘接手的是一個朝政紊亂,國力凋敝,千瘡百孔的江山。朱祐樘能夠虛懷納諫,待人寬厚仁慈,力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關注民生,是以弘治朝吏治清明,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史稱「弘治中興」。他最讓人稱道的是,他與皇后張氏是患難夫妻,登基後從不納宮女,也不封貴妃、美人,每天只與皇后同起同居,過著平常百姓一樣的夫妻生活,以實際行動踐行男女平等,真正做到了一生一世一雙人。

只可惜英年早逝(話說明朝皇帝很多都是早逝的),享國18載,傳位於皇太子朱厚照(這位爺也是一朵奇葩,有機會再詳細展開),葬泰陵,廟號孝宗 ,謚號「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年號弘治。廟號孝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