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时报】〈台北都会〉无毒耕作水梯田 食蟹獴现踪

2015-03-14 〔记者陈韦宗/新北报导〕
贡寮农友杨振鑫复育有成
贡寮区龙岗社区农田实施无毒耕作,复育水梯田有成,珍贵的保育类野生动物「食蟹獴」也现踪!。
「食蟹獴」以溪流生物为主食,必须生存在污染程度低、栖地破坏少的环境,被视为水质环境指标动物。让贡寮水梯田复育成适合「食蟹獴」生存环境的功臣之一,是四十七岁的农友杨振鑫。

600_232.jpg  
珍贵保育类野生动物食蟹獴也现踪。(农业局提供)

600_233.jpg  
贡寮区龙岗社区农田经多年无毒耕作、复育水梯田。(农业局提供)

杨振鑫原本从事修车业,十二年前因父亲生病,带著妻小回贡寮接手家中田产。他说,当时家中农地仍种山药,但周遭其他农户,多半因人口外移、老化,田地荒废,心中有许多感慨,便向其他农户承租废耕地,著手改造。
一开始,除草、修复田埂、做水径引水,让杨振鑫耗费相当多时间,却不曾想过放弃。他说,无毒耕作第一年,田中就出现青蛙、螺、虾、蟹等生物,心里相当开心,「小时候家乡水梯田景观相当丰富,也常可见食蟹獴踪迹,一对一对出没觅食,后来渐渐不见,这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
抱著「这一代不做、下一代会更差」的信念,杨振鑫从小农田开辟到如今已有二公顷水梯田。他说,水梯田可以蓄水防洪、复育生态,对环境意义相当大,「不希望下一代对环境只能想像,而是真的可以走在其中」。
农业局长廖荣清表示,为鼓励农友以不使用农药、除草剂、化学肥料的方式管理农地,一○二年协助坪林二十八位有机茶农取得「翡翠树蛙」绿色保育标章,今年则辅导杨振鑫取得「食蟹獴」绿色保育标章,让有机农业结合生态保育的观念在新北市生根发芽。

小编按:其实有机的作物并不会比较好吃,但一定比较健康。生产有机作物的同时其实也在照顾著我们的土地,有健康的土地和完整个生态系,我们才能继续吃到健康的食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