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印度首都新德里大約90公里的北方邦塔帕爾村,有一項歷史並不悠久但能讓人很歡樂的民俗活動——跳舞馬大賽!30多年來,每年在當地都會不定期地舉辦這種生動有趣的比賽活動。想要獲得大獎,在賽場上,馬和馬主就必須默契配合,才能雙雙“翩翩起舞”,進而獲得評委和觀衆的選票。

當地人把這個活動叫“Ghoda Nritya Pratiyogita“,大致是“馬舞比賽”的意思。每每賽事開始的時候,都會吸引塔帕爾村方圓百里範圍的馬主和村民前來參賽或者湊熱鬧看激動人心的表演。

據當地人說,大約在30多年前,有個神祕人牽着一匹會跳舞的馬來到村裏,當地人頭一次見到“馬跳舞”這麼稀奇的事,於是本就能歌善舞的印度村民們開始訓練自家的馬,幾乎在帕爾村,每家每戶都有至少一匹“會跳舞的馬”!

賽場外面,我們遇到一位來自北方邦的外地人,他的馬全身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塑料花。他們這些馬主真的會把自己的馬當成“舞會上的明星”!其實,在比賽之前,他們除了要給馬帶花、裝飾全身之外,還要請獸醫給馬做詳細的身體檢查,以及比賽前一個月就開始給馬吃精飼料。可以說,投入的精力和資源也是相當高的。

爲了能博得好運氣,有的馬主還會給表演馬戴上廉價珠寶、銀飾或者銅鈴當好運裝飾,還要在馬的右前蹄上綁上一根代表“無敵體力值”的黑線。

比賽正式開始後,凡是進入決賽的馬,都有7分鐘左右的時間來跳舞,評委和觀衆會給表演馬評分。儘管表演現場暴土揚長,人喊馬叫,並沒有任何舒適感可言,但當地人還是看得津津有味,樂此不疲。

一些馬主認爲,馬從2歲前就開始堅持訓練,馬就能在5歲前得到名列前茅的好名次。

賽場外圍,老中青少幼,幾乎各個年齡段的觀衆都有,他們共同的興趣是看馬跳舞。其中有的人是牽着馬來參賽的,但也有些馬主不參賽,只是爲了讓自家的馬來“見見世面”。

雖然每年的跳舞馬大賽只有一天時間,但卻能吸引大幾千熱情高漲的觀衆從幾十公里外專程趕來。對於許多印度人來說,這一天其實也是藉機走親訪友的聯繫日。

當最精彩的環節開始後,負責跳舞馬表演賽現場維持治安的印度警察,也把工作扔到一邊,聚精會神的觀看場地內的精彩表演。

有時,當場地裏的馬因爲印象或者觀衆口哨的刺激受到驚嚇時,就連馬主都很難控制住它,此時會有現場工作人員圍過來一起制服它。事後,不聽話的馬免不了會被馬主一頓胖揍。

場上馬兒跳得歡,場下觀衆神情緊張,聚精會神,眼珠都不錯開,生怕漏掉最精彩的動作。從觀衆席上可以明顯感受到印度人的興奮和快樂。

跳舞馬表演賽全天要進行7個小時的賽程,大多數觀衆會忠誠地自始至終堅持圍觀,餓了的可以從賽場外圍的流動小食攤處買炒麪和油炸甜品墊墊肚子。

賽場上的6位評委之一,評委一般是根據表演馬的命令服從和花式動作給馬積分,每匹比賽馬都有7分鐘時間來展示。最終終極大獎只有一名:勝出者可以獲得6100印度盧比的獎金(約合?590),對於獲大獎的印度人來說,獎金多少倒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有了向別人吹噓和炫耀的資本!

比賽結束後,6位評委會綜合全天的比賽成績做最終評選,而所有參賽馬主此時也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最終的獲獎公告。

最終,最終大獎還是由塔帕爾村的一位村民和他的馬獲得,而6100盧比的獎金甚至都不夠他給馬吃一個月精飼料的成本,不知“跳舞馬大賽”算不算是印度人追求精神享受的又一體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