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板塊學說,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是印度洋板塊向歐亞板塊俯衝的結果,那麼按理說這兩大板塊的縫合線應該是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南麓,也就是喜山和印度板塊的交界之處,可是事實上蛇綠岩縫合帶卻跑到了山另一邊,位於山脈以北的雅魯藏布江谷地?


因為這個model只是一個簡單的科普or教學用圖,並不適用青藏高原在雅江以南的喜馬拉雅山。而且對於青藏高原在雅江以北的部分,適用性也沒有那麼強。喜馬拉雅山實際上是印度板塊的物質由於逆沖斷層的廣泛發育而形成的高地形。下面這個model引用自高銳院士的文章:

這個model實際上也提出來了很久,並且是廣泛共識的。高院士這次是利用深反射地震剖面又驗證了這個model,尤其是深部的具體形態。

@Tony Soup 學長說的其實並不對。首先在喜馬拉雅山南是沒有蛇綠岩的。其次,您引用的這個model裡面,按您的理解,是洋內俯衝和洋陸俯衝的中間部分形成了喜馬拉雅山。這是不可能的。洋殼是不可能提供這麼多物質的,而且物質組成也與喜馬拉雅山的不符。

另外,其實也有人認為新特提斯洋發育過兩次陸陸碰撞,具體的文章可以參考地大北京楊天水老師的文章,主要是通過古地磁數據推斷出來的。

Guo X., Li W., Gao R., et al. Nonuniform subduction of the Indian crust beneath the Himalayas[J].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1): 12497.

Yang T., Ma Y., Zhang S., et al. New insights into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process from Cretaceous paleomagnetic and geochronologic results in the Lhasa terrane[J]. Gondwana Research, 2015, 28(2): 625-641.


首先喜馬拉雅造山帶是典型的碰撞型造山帶。對比下圖理想的碰撞型造山帶模型和喜馬拉雅山的結構就很清楚了,喜馬拉雅山主體包括特提斯喜馬拉雅,高喜馬拉雅,低喜馬拉雅,被一系列逆沖推覆斷層切割;南邊是錫瓦利克帶,相當於造山帶中的前陸盆地;北邊才是雅魯藏布江蛇綠岩帶,是真正的歐亞板塊和印度板塊之間新特提斯洋消失的縫合帶,所以蛇綠岩帶本就該在喜馬拉雅山北。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蛇綠岩帶不等於縫合帶。高壓變質岩帶也不等於縫合帶。舉一個例子,就是北美著名的弗蘭西斯科雜岩帶,裡面出露大量蛇綠岩組分,以及高壓的藍片岩,榴輝岩。可是太平洋壓根就沒閉合,這條帶它誰也沒縫合,只是代表了一大坨從深部就位上來的物質而已。縫合帶是一個理論性的界面,實際上不存在一個物理標誌告訴你這裡是縫合帶。在大尺度上,粗略地認為蛇綠岩,高壓變質岩代表了俯衝消減殘留的岩塊,代表了消失的大洋,是沒問題的。但這絕對不等同於,沿著蛇綠岩帶畫條線,洋就消失在這兒了。再舉北美的例子,海溝可以認為是未來的縫合帶。有的位置蛇綠岩組合確實在海岸邊上,在海溝里。但有的位置海溝里沒有蛇綠岩,只有濁積岩,而蛇綠岩就位在弧前盆地甚至島弧根帶上,離海溝有上百公里。

搞清楚這個概念,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青藏高原原來大部分是古特提斯洋,這裡存在象美洲西部的海洋板塊在地幔流來向與大陸板塊銜接特點,地幔流上層受到陸根阻擋會產生淤積浮力造山運動。其特點是褶皺山系;平行排布;年代依序排列;還可以加一點有海洋生物化石。

去查一下就知道了,這塊被認為是勞拉和岡瓦納古陸的縫合帶,但通過具有岡瓦納特徵的生物化石研究發現,縫合線越來越北。至少有三條以上的劃分。其實中間這部分原來既不屬於勞拉,也不屬於岡瓦納,因為那是洋殼。這部分洋殼轉化為陸殼後受印度的北移推擠有大幅度壓縮現象,但是並未完全消失,青藏高原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在青藏高原找兩塊大陸確切的縫合帶就是緣木求魚。然而地幔流來向造成岡瓦納的碎塊有北向侵入,而勞拉的無法南下。因此造成了上述現象。

以上主要觀點為本人一家之言,是否有道理自行揣摩。


在晚侏羅世晚期至早白堊世早期,現今的印度至喜馬拉雅構造帶是古岡瓦納大陸的北東部分,位於南半球,與這個時期的亞歐大陸中間還隔著一個巨大的新特提斯洋,而此時由於岡瓦納大陸受其下kerguelen地幔柱的影響,大陸產生裂解,古印度大陸,澳大利亞,南極洲分別向北,東和南方移動,而古印度大陸向北漂移的結果則是造成了新特提斯洋殼的北向俯衝消減於拉薩地體之下,特提斯喜馬拉雅和澳大利亞西部在130-142ma大量的岩漿活動記錄足以支撐這一觀點,而古大陸的裂解和漂移也造成了今印度洋從胚胎期的裂谷逐漸擴張至現在規模,古印度大陸向北漂移造成新特提斯洋的消亡,並與歐亞大陸碰撞造山,所以雅江縫合帶是新特提斯洋的遺迹。印度以及喜馬拉雅構造帶在以前並非歐亞板塊的一部分,是由南半球的岡瓦納大陸裂解的古印度大陸漂移而來,印度與喜馬拉雅構造帶自中生代以來一直是一體的,其間並不存在任何古大洋,所以喜山南麓自然也不會形成縫合帶。


沒有人覺得是發生天體撞擊事件才形成的喜馬拉雅山脈?而且中國最大隕石碎片在新疆發現!隕石最多的地方都在西北!分布很散!從衛星看西北高原地形!非常複雜!但有規律和一些流動痕迹!而且山脈呈現的是向外爆出的地勢!好像有很大的能量衝擊造成的!可能發生天體撞擊事件的時間非常早!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