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社會科學報”關注我們哦!


從事中國哲學的學者尤其青年學者更應該擴大視野,補上中國哲學的“短板”


原文 :《彌補中國哲學的“短板”》

作者 |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副教授 郭繼民

圖片 | 網絡


從事哲學專業須研讀經典,乃治學不二法門,無論中國哲學、西方哲學,概莫能外。解釋學大師伽達默爾甚至開玩笑說“書齡小於兩千年的書他不讀”,強調了經典的重要性。具體到中國古典哲學,當然要讀經典,經典中的智慧值得汲取、挖掘和傳承,但又不可拘泥於經典,因爲時代總是變的:近百年來,隨着工業革命、能源革命、信息革命,尤其隨着人工智能、雲數據、基因工程等科學技術快速的發展,古老的智慧面臨着巨大挑戰。就此而言,從事中國哲學的學者尤其青年學者更應該擴大視野,補上中國哲學的“短板”。


其一,要補上自然科學基礎知識的短板,至少要對前沿科學有一個大概的瞭解。衆所周知,西方哲學家大多有自然科學的背景,這當然與其傳統有關。因爲古希臘哲學實則意味着“通”學,它本來就包含了自然科學,古希臘哲學的原來含義乃是“後物理學”,柏拉圖、亞裏士多德乃至智者學派莫不熟稔當時的自然知識。至於近現代的大哲如培根、笛卡爾、牛頓、伽利略、弗雷格、羅素、懷特海、卡爾納普、海森堡等多爲數學家或物理學家。其實,馬克思、恩格斯亦有良好的自然科學素養。在科技當令的時代,有着自然科學背景的西方哲學家常常能抓住哲學的前沿問題並引領時代。相比之下,今天從事中國哲學的研究者多爲文科出身,往往缺乏自然科學的認知,故而很難就前沿問題展開哲學探究;即使他們能敏銳地發現問題,亦往往因缺乏科學常識而淺嘗輒止,難以深入下去。鑑於此故,有志於中國哲學研究者除了有深厚的古典哲學修養外,還應自覺地瞭解前沿科學問題。



其二,應重視西方哲學尤其要加強邏輯學(分析哲學)的學習。加強西方哲學的學習,自是學界共識,不待多言。當下,以中國哲學研究爲業者,尤須加強邏輯學(包括分析哲學)的學習。中國傳統哲學重視生命感悟與悟性直觀,其文體亦靈活多樣,舉凡語錄、書信皆有妙論,此乃其優長。然換一種視野,優長亦是缺陷:由於過多地強調了“道不可言”的神祕,故而缺乏理性的追問精神;文本結構鬆散,缺乏連貫性;概念含混、不清晰,缺乏嚴謹性。究其根源,在於中國傳統哲學天性就推崇“大道至簡”,喜靈活,不喜呆板;且對邏輯天生有一種排斥感。譬如,先秦曾有名家、墨家邏輯之萌芽,但終因缺乏培育邏輯之土壤而夭折。又,玄奘法師歷盡千辛萬苦取來的“法相唯識”之真經之所以“三傳”而銷聲匿跡,亦在於法相唯識概念繁多、邏輯性極強,不合國人胃口。然而,今天的中國哲學若要得到長足發展,就必須加強邏輯訓練,否則“個體化體悟”永遠止步於自說自話、自證自悟的圈子裏。關於邏輯的重要性,上世紀馮友蘭先生已然強調過,“譬如現在有人讓我開三部書,作爲‘青年必讀書’,我一定開:第一部是邏輯,第二部是邏輯,第三部還是邏輯。”(馮友蘭,《三鬆堂全集》第5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版,329頁。)馮友蘭先生所言的邏輯,主要是傳統邏輯(即形式邏輯),形式邏輯尚不復雜,當時也難以引起國人興趣。筆者這裏所謂的邏輯,則不僅指形式邏輯,尚包括卡爾納普、弗雷格等創建的現代邏輯(包括數理邏輯、語言邏輯及建基於其上的分析哲學)。惟有通過邏輯學、分析哲學的學習與訓練,方能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求重新詮釋古典哲學,至少在“可以說”的層面,把概念表達清晰,把道理說清楚。如是,方利於古典哲學智慧的發展、傳播與普及。



其三,從事中國哲學的研究生,要儘量習研一門“術”。這種“術”可以是藝術層面的譬如書法、美術、製陶……,也可以是實用層面的譬如中醫(其中,尤其中醫值得從事哲學的人研究)、木工、裁縫甚至廚藝等。總之,必須實實在在地“有一手”。中國哲學向來講究知行合一、道器不二,所有的妙義總是在具體的“事”中闡發,在“術”中感悟,《莊子》中就有不少“由技悟道”的故事,王陽明更是注重“事上磨”的工夫,其致良知之智慧乃是從百苦千難中磨礪而出。由此可見,“術”(事)之重要。空談玄理也許能訓練思維,但若停留於空談,這種脫離生活的玄理又有何益呢?更何況,離開“術”(事),亦難以真正悟到中國哲學的妙處。幾年前,陳嘉映先生曾提出取消哲學系的主張,他認爲,哲學不是一個專業,“哲學家有什麼可以稱作哲學知識的東西?除非說,精讀了一些哲學經典。”乍聽起來,陳先生未免劍走偏鋒,仔細思索,亦有道理。本科階段,相對於其他成熟的專業,哲學專業只是不同的觀點而已。當然,本科的哲學專業不必一定取消,但可通過開設一門“術”(最好是中醫)的課程加以補救,學生通過“術”(或事)的磨礪——照直說,哲學必須建立在一定的經驗之上,惟其如此,其哲學便有了體悟的對象,既能幫助其更好地體悟古典哲學之奧義,同時也能更好地應對外物。否則,十八九歲的孩子弄一堆自己都不懂且又相互矛盾的哲學觀點(或意見),又有何益?



其四,中國哲學必須關注現實、面向未來。哲學當然要反思,但亦不能止步於反思,哲學不僅要作黃昏起飛的密納發的貓頭鷹(反思);更要面對現實、面向未來,要成爲報曉的高盧雄雞。道理很簡單,我們研究古典哲學文本的目的,在於習得一種智慧,以資於今,而不是將自身沉溺於古紙堆中。2018年秋季,北大哲學系韓水法教授開設了“人工智能時代下的人文主義”這一極具挑戰性的前沿課程。他認爲,康德固然要研究,但哲學思想總不能老留在“古代”。其言外之意是:哲學必須關注時代、面向未來。從事中國哲學研究,固然要理清、繼承前人的優秀思想,做到慧命相續、薪火相傳。更爲重要的在於要讓古老的中國哲學智慧去直面現實,中國哲學要有未雨綢繆、居安思危的時代精神。今天,萬物互聯,人工智能、基因技術日益挑戰人類的思維底線,古老的智慧應該“動”起來,應該主動地去迎接時代的挑戰、科技的挑戰、未來的挑戰。只有讓古老智慧動起來,古老的智慧方能同今天的生活“對接”,古老的智慧亦才能真正活起來。如此,人們從事的中國古典哲學研究纔有意義,亦能在實踐中得到創造性發展。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53期第5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文章

20世紀的中國傳統哲學不是斷裂的,更不是土崩瓦解的 | 社會科學報

“動力”與“秩序”:開拓近現代中國哲學史的新空間 | 社會科學報

觀點 | 中國哲學“走出去”,只做翻譯、轉述太小瞧了自己

社會科學報

做優質的思想產品

官網

http://www.shekebao.com.cn/


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