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被譽為科幻聖經,劉慈欣因為《三體》榮獲雨果獎。前者早於後者半個多世紀,兩者在各自的時代都是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就個人而言,我更加喜歡《三體》。

首先,《三體》的作者和主角都是中國人。因為同源同種的文化認同,無形的給《三體》加分不少。書中的背景入眼即懂,人物名字過目不忘。不存在看《銀河帝國》時不能理解作者的段子和幽默,涉及人文地理不知所云,看完書後甚至主角的名字都記不全等尷尬的情況。

其次《三體》在時間上縱橫億年的深度。《三體》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分危機紀元、威攝紀元、廣播紀元、掩體紀元、銀河紀元,描寫了地球文明和太陽系從暴露到徹底毀滅的過程;同時也記錄了地球文明從覺醒到毀滅、最後重生的故事;在《死神永生》中一直寫到了宇宙的終結。這是《銀河帝國》在時間上不敢涉到的深度。

第三,《三體》在於空間上涵蓋宇宙的廣度。《三體》以葉文潔引出第一個外星文明(三體文明),以太陽系和三體星的毀滅展示了超級文明的一個背影,通過黑暗森林法則將整個宇宙中的文明進行了絕對的關聯,以《時間之外的往事》描述了整個宇宙的終極歸宿。這也《銀河帝國》在空間上不敢跨域的廣度。

我是阿雲,善於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歡迎留言,分享你不一樣的視角。圖片源於網路,侵刪。


個人認為這兩部作品誰高誰低無需爭論,他們對於不同階段的科幻文學發展,都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三體》與《銀河帝國》相比,無疑前者的宏觀維度更深,且宇宙格局更大,甚至若論科幻硬核,我更傾向於《三體》,《三體》對我個人來說就是巫山雲,就是白月光。

但《銀河帝國》是以國家、國際的形態來講述銀河帝國的興衰歷史的,與你看的中國史、西方史、世界史無不類似,它是史詩般的科幻作品,或許如今的科幻迷看來它不夠科幻,但是它卻是除《三體》外,唯一讓我驚嘆的科幻作品,是一部除了科幻以外,還有內涵有內核有內容的好書。


銀河帝國到後面拼精神控制的時候,我很懷疑我看的是不是正版的,還是哪來的野路子作者給續的,這TMD也能稱霸科幻界這麼多年?


三體吧,支持國產,不轉不是中國人。


三體的腦洞無人能及!


更喜歡《地球往事》


三體更全面也更有深度。


一句回答,主不在乎


各有千秋


三體。

先讀的三體。然後得知大劉很推崇銀河帝國,聽了前三部(聽書)。第四部是前傳,就沒繼續了。第一部和第二步還是很有意思的。

當然,三體賽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