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料 --

番茄、老豆腐、生粉、蔥、生抽、鹽、白糖

-- 做法 --

豆腐切大塊,表面粘上生粉,下油鍋炸;

表面微焦黃,我炸的不是很老這次,因為想喫到裡面嫩嫩的豆腐口感,你可以炸的老一點哈;

番茄洗凈切塊,番茄加少許清水打成番茄汁,蔥切蔥花;

鍋中放適量炸豆腐的油,下少許蔥花爆香,下番茄汁,適量生抽,增加鮮味的同時,增色煮開;

下豆腐塊,大火煮開,轉中火煮;

放鹽調味,放一點點白糖提味兒,煮到入味即可;

出鍋,撒蔥花!啃吧!

-- 小貼士 --

豆腐裹生粉炸下,炸老點的話就有點油豆腐的感覺,我炸的比較嫩哈,感覺口感軟糯些;

放生抽一方面增鮮味,一方面增加番茄汁的顏色,不要多哈,別變成醬油湯了;

不用勾芡的,豆腐裹著生粉,基本上煮出來自然就湯汁稠了

-- 小炒牛肉 --

-- 用料 --

牛肉、幹紅辣椒、姜、蒜、青椒、醬油、生抽、胡椒粉、生粉、花椒、料酒

-- 做法 --

牛肉切薄片兒切細條細絲兒都行,用胡椒粉、醬油、少許生粉(真的只要少少的生粉)抓勻醃一會兒;

醃牛肉的空擋,姜切絲,蒜切末,青椒1個,切圈兒,幹紅辣椒剪段兒;

炒鍋內放油燒熱(油比平時正常炒菜放多一點好喫~~~~),小火,放少許花椒,炸香即撈出,蒜末放三分之一,爆香薑絲入鍋,翻炒兩下,醃好的牛肉入鍋,放一點點料酒,轉大火爆炒;

牛肉變色斷生,扒到一邊兒,空出的地方放幹紅辣椒段兒,小火稍稍炸一會兒,注意不要炸焦了;

然後繼續牛肉扒拉回來,加一點兒生抽,火再加大,翻炒幾下青椒圈和蒜末一起下鍋。隨意翻炒幾下。試試鹹味兒不夠加鹽,一點兒味精調味兒,完成。

-- 蒜香西蘭花炒脆皮腸 --

-- 用料 --

西蘭花 250克

脆皮腸 2包

色拉油 2湯勺

鹽 2茶勺

美味鮮醬油 少許

蒜 適量

-- 做法 --

將西蘭花洗凈瀝幹,切小朵備用,將脆皮腸一頭切平,然後改「米」字刀,不可切到底,留1釐米左右;

開水燒開,加1茶勺鹽和少許油,將西蘭花放進去開水鍋中焯2分鐘後撈出;

另鍋加油,將蒜籽爆香,放入脆皮腸,遇高溫脆皮腸會迅速開花,無需翻炒,輕輕轉動鍋柄即可;

加西蘭花也一併放進去放少量鹽和美味鮮醬油,翻炒均勻,即可起鍋。

-- 小貼士 --

西蘭花與蒜香是絕配,清炒亦美味;

脆皮腸下油鍋,會很快「開花」,菜花亦是熟的,所以動作宜快,少許翻炒即可,過熟反而失了風味。

-- 雞肉杏鮑菇鹽煮 --

-- 用料 --

雞腿肉、月桂葉、鹽、杏鮑菇、胡蘿蔔、橄欖油、白葡萄酒(料理用)、水、黑胡椒(粗挽)

-- 做法 --

雞腿肉切塊,撒少許細鹽醃一會兒。杏鮑菇頂端切十字刀然後沿著裂紋用手撕成四條,然後切1~2刀切成段兒。胡蘿蔔切滾刀塊;

鍋中倒入1大勺橄欖油強火燒熱,把雞肉的皮朝下放入鍋中煎,兩面煎直金黃,加入杏鮑菇和胡蘿蔔稍炒片刻加入小半杯白葡萄酒煮沸;

加一小杯水,2/3勺鹽,1片月桂葉,蓋上蓋子煮10分鐘。輕微拌勻後,繼續煮3分鐘,取下蓋子大火收汁;

盛出,最後撒上黑胡椒。

-- 小貼士 --

沒有杏鮑菇的話用香菇代替也很好喫哦!(根據香菇的大小,切1刀或2刀均可)

-- 口水雞 --

-- 用料 --

雞腿、老乾媽豆豉、熟白芝麻、花椒粉、蒜、姜、蔥、花生、芝麻醬、香醋、料酒、生抽、芝麻油、糖

-- 做法 --

用剪刀先剪開一個口,順著雞骨頭用剪刀將骨肉剪開分離;

剔了骨頭的雞肉,捲起來,用牙籤固定;

放上薑片、料酒,上鍋隔水蒸10分鐘左右熟了即可;

蒸好的雞肉取出,稍稍冷卻之後,拔掉牙籤,切塊;

蒜姜切末,蔥切蔥花、花生仁粘碎,鍋里加適量油,加老乾媽豆豉,姜蒜末爆香盛出;

放入一小碗,加入幾湯匙蒸雞的湯;

放入花椒粉、熟芝麻、生抽、香醋、糖、香油、芝麻醬、老乾媽。拌均勻後澆在雞塊上。最後灑上花生碎和蔥花即可。

-- 金錢蛋 --

-- 用料 --

雞蛋、蒜、青椒、紅椒、老乾媽、生抽

-- 做法 --

雞蛋煮熟,剝殼,切片。蒜拍一下,青紅椒切圈圈;

鍋燒油,中火將雞蛋煎至兩面金黃,撈出;

鍋內留底油,大蒜放進去出香味放青紅椒,老乾媽,入雞蛋翻炒一下,加一點生抽,辣椒斷生即可。

-- 小貼士 --

切蛋片的時候,刀子摸少許油會比較好切,切一次摸一次油。

-- 手撕豆角炒肉末 --

-- 用料 --

豆角 300g

肉糜 200g

老抽 1茶匙

生抽 1湯匙

黑胡椒粉 1/2茶匙

花生油 2湯匙

蔥 適量

姜 幾片

鹽 1/2茶匙

-- 做法 --

肉糜加老抽1茶匙(5ml),生抽1湯匙(15ml),黑胡椒粉1/2茶匙(2g)醃製20分鐘待用。醃製肉糜時注意,加入調料後要用筷子亂拌,不可如做餡料時順一個方向攪拌上勁。那樣炒出的肉糜就成了肉球,不散了;

豆角洗凈不切,整根下熱水裡焯熟。(水開後焯5分鐘以上,可嘗一下,徹底沒有生味即可)。撈出後立刻浸泡涼水。控幹水份後,用手把豆角從中間撕成兩半,切成約十幾釐米的段;

鍋裏熱油,下蔥姜爆香,入醃製好的肉糜,立刻劃散,不停的翻炒均勻;

入豆角,翻炒2分鐘。調入鹽,出鍋即可。


介紹一個超級下飯的——紅燒肉滷蛋

所需材料:五花肉,雞蛋,糖,蔥,姜,八角,香葉,桂皮

將雞蛋煮熟,剝殼,用刀子在雞蛋上劃幾刀方便入味(如圖1),將五花肉焯水撈出控水備用(如圖2),炒鍋倒油七八成熱時放入蔥,姜,八角,香葉,桂皮和一半的糖(如圖3),炒出香味後倒入五花肉,煸炒至五花肉出油,表面焦黃(如圖4),然後倒入料酒,生抽(如圖5),老抽和剩下的糖一起翻炒,再加入適量的水,差不多水快淹沒到肉即可(如圖6), 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45分鐘左右放入雞蛋(如圖7),小火再燉20分鐘,中間要記得翻一翻,好讓雞蛋入味,最後大火收汁(如圖8)關火裝盤

五花肉和雞蛋搭配,吸收了肉汁的雞蛋喫起來格外的香,超級下飯有木有


留學的時候很多小夥伴都給我推薦了「老乾媽」…不過鑒於我不喫辣椒,就沒有嘗試。

個人非常推薦榨菜,超市或者菜市場都有賣,直接喫或者用紅油和肉末炒一炒,能喫多兩碗飯。送粥也很好喫。

涼拌海帶絲和涼拌土豆絲也很下飯,西紅柿酸菜炒肉末也是我的心頭好,超下飯的,我們家飯桌上有酸菜的話幾乎當天就不可能有剩飯了。

個人口味,希望對你有幫助哈^^


泡菜。。四川酸辣泡菜,就著稀飯,你不知道那種酸爽。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6fd0001c96e95743ae6", "media_id": 1579911531300878, "vname": "u5a1fu59d0u7f8eu98dfu4e4bu516du5341u4e8cu9999u83c7u917fu8089u5b8c.mp4", "vid": "c521d17ce9174899bb2c28089f9e8196", "vu": "c521d17ce9174899bb2c28089f9e8196", "neardup_id": 4996033572471838254, "sp": "toutiao",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46fd0001c96e95743ae6", "external_covers": [{"mimetype": "webp", "source": "dynpost",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8610010063359f9fe59", "thumb_width": 640}], "thumb_width": 640, "item_id": 6491090023985709582, "video_size": {"high":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17928651}, "ultra":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35999905}, "normal":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12709009}}, "duration": 187, "user_id": 70784303292, "group_id": 6491090023985709582, "md5": "52ba9e84314afbf45771b0e699590874", "hash_id": 4996033572471838254} --}


乾煸菜系列!

>>>> 乾煸土豆條

用料:

土豆3個、姜2片、蒜4瓣、幹辣椒1把、小蔥2根、植物油適量、食鹽1茶匙、花椒粉2茶匙、辣椒粉2茶匙、孜然粉2茶匙

做法:

1、土豆洗凈,削皮,先切厚片

2、再切成均勻大小的條狀,用清水反覆沖洗幾遍,去除澱粉

3、加入少許的細鹽,顛簸幾下使其混合均勻

4、靜置1小時左右,土豆條會變軟出水,然後控幹水份,平底鍋抹層油,將土豆條平鋪

5、中小火煎制,中途翻動幾次至表面微焦變硬,即可

6、這次乾煸土豆條,我用的是炸,油鍋中撈出控油

7、準備好乾辣椒段、姜蒜蔥切好,鍋中放少許植物油,先煸香乾辣椒段和姜蒜蔥

8、倒入土豆條煸炒一會兒,最後調入花椒粉、辣椒粉、孜然粉,拌勻即可

>>>> 乾煸四季豆

用料:

四季豆、豬肉餡30克、生抽、料酒、幹辣椒8個、花椒15粒、蒜4瓣、姜、食鹽、白糖、雞粉、植物油

做法:

1、四季豆摘去兩頭和老筋,洗凈後用手掰成寸段,瀝幹水分備用

2、肉餡中加料酒和生抽,醃10分鐘左右

3、將幹紅辣椒斜刀切小段,蒜拍散,姜切末

4、熱鍋上油,油熱後倒入四季豆翻炒至表面起皺後撈出(約4、5分鐘)

5、鍋中餘油,倒入醃好的肉餡炒散至變色後拔到一邊

6、倒入薑末、蒜末、幹辣椒和花椒炒香後和肉沫一起翻勻

7、倒入炒好的四季豆,加鹽、白糖和雞粉快速翻炒20秒左右起鍋裝盤即可

>>>> 乾煸孜然菜花

用料:

花菜400克、香蔥3根、老薑3克、朝天椒3枚、蒜2粒、花椒10粒、孜然粒1勺、生抽1勺、料酒1勺、食用油2勺;

做法:

1.花菜用淡鹽水浸泡10分鐘洗凈,掰成小朵;

2.朝天椒、蒜切片,姜切末,香蔥切小段;

3.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油,燒至6成熱,放入花菜炒至邊緣微焦,盛出;

4.鍋裏留底油,大火加熱,煸香朝天椒、花椒、薑末、蒜片,放入花菜馬上烹料酒,加生抽翻炒均勻;

5.撒上孜然粒、香蔥段煸炒至出香味即可~

>>>> 乾煸茶樹菇

用料:

茶樹菇200克、蔥1小段、蒜1瓣、八角1顆、老抽、食鹽、白糖、料酒、幹辣椒1小把、花生油

做法:

1、蔥、蒜切末,幹辣椒椒剪成小段,茶樹菇洗凈用淡鹽水泡1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乾淨

2、鍋內放油煸香蔥蒜末,放入小紅辣椒煸炒出香味。

3、放入洗凈去蒂的茶樹菇

4、煸炒茶樹菇,直至茶樹菇變蔫,倒入老抽,料酒、鹽和一點白糖

5、繼續煸炒至茶樹菇收汁,全部吸入到茶樹菇內盛出即可。

>>>> 乾煸杏鮑菇

用料:

杏鮑菇3個、洋蔥半個、食鹽、胡椒粉少許、橄欖油1勺、生抽

做法:

1、杏鮑菇洗凈切片,洋蔥洗凈切絲

2、不粘炒鍋里加入一勺橄欖油,小火將杏鮑菇片兩面都煸成微黃色盛出

3、將洋蔥倒入不粘鍋內,煸出香味,倒入杏鮑菇片一起煸炒

4、加入鹽、生抽、胡椒粉調味,炒勻即可

>>>> 乾煸剁椒春筍

用料:

春筍1個、尖椒1個、剁椒20克、蒜3瓣、植物油2湯匙

做法:

1、春筍切4-5瓣,放入鍋中煮10分鐘左右,去除麻澀味

2、煮好的春筍撈出,晾涼,切薄片

3、鍋中放入適量的食用油,爆香切碎的蒜瓣

4、然後放入筍片,用中小火慢煎,煎至筍片表面水分收幹微焦的狀態

5、加入一勺剁椒,翻炒,讓其均勻的粘裹上剁椒

6、裝盤即可,可以撒些蔥花或者尖椒點綴一下

>>>> 乾煸椒鹽排骨

用料:

豬小排600克、蔥2段、姜1塊、幹辣椒3個、料酒20毫升、植物油200毫升、白糖8克、椒鹽4克、食鹽2克

做法

1、豬小排洗凈切小段,加入料酒、鹽和薑片抓勻醃30分鐘

2、鍋入油燒至6成熱,下入排骨炸至金黃色撈出,瀝幹油備用

3、鍋留底油,放入蔥花、薑片和幹辣椒爆香

4、放入炸好的排骨翻炒,放入少量鹽,糖翻炒均勻,出鍋前撒入椒鹽即可

>>>> 乾煸辣子雞

做法:

1.三黃雞一隻(三黃雞體型小、肉質鮮嫩)洗凈,雞肉剁小塊,越小越好,黃瓜一根切成滾刀狀;

2.準備好調料:幹辣椒段、小米辣椒、青花椒、大蒜薑片;

3.鍋裏燒水,把剁好的雞塊下入鍋裏焯水,去除雞肉裏血漬和污垢,撈出瀝幹水分;

4.鍋裏放多一點油下入焯好的雞肉小火煸炒到金黃色,再加入小米辣椒、幹辣椒段、姜蒜、花椒跟雞塊一起小火慢炒,炒出辣椒的香味;

5.加入一勺韓國辣醬、生抽、鹽,翻炒,撒上白糖和芝麻炒均出鍋即可~

>>>> 乾煸牛肉絲

用料:

牛腱子300克、柿子椒1/4個、紅椒1/4個、黃椒1/4個、色拉油適量、食鹽適量、料酒10克、生抽10克、剁椒醬2茶勺、姜適量、味精1克、五香粉1克、芝麻油5克、郫縣豆瓣醬25克、朝天椒3個

做法:

1、將牛肉洗凈切成長8釐米、寬4釐米的絲,彩椒洗凈各取四分之一切成細絲,姜切成絲,朝天椒切成段

2、鍋中放油燒至170攝氏度,下牛肉絲反覆煸炒至水氣幹時

3、放入郫縣豆瓣醬、薑絲、料酒、生抽、五香粉、剁椒炒出香味

4、再下彩椒絲、朝天椒段、鹽、味精、芝麻油炒勻,起鍋裝盤即可

>>>> 乾煸肥腸

用料:

豬大腸500克、洋蔥1個、柿子椒1個、蔥2根、姜1小塊、老抽1湯匙、生抽2湯匙、白酒2茶匙、蒜5克、八角2個、桂皮1段、香葉2片、白糖1茶匙、食鹽2茶匙、幹辣椒1把

做法:

1、肥腸入鍋,加老抽、生抽、水、少許白酒、蔥姜蒜、八角、桂皮、香葉、1茶匙鹽、白糖,鹵煮40-60分鐘

2、鹵過的肥腸用一根筷子能戳進去就差不多了,撈出

3、鹵好的肥腸切塊,放入鍋中,不加油小火乾煸

4、煸至肥腸表皮微捲髮黃,並且出油,盛出待用,鍋中留底油,放入洋蔥塊翻炒

5、翻炒至洋蔥變軟,將洋蔥移到鍋邊,放入蔥姜蒜、幹辣椒段炒香

6、放入肥腸和青椒翻炒,最後加1茶匙鹽調味即可。

下飯菜罐頭:

第一個必然經典(豆豉類):老乾媽風味豆豉

請注意,老乾媽的系列有很多東西,油辣椒、牛肉豆豉、豬肉絲辣椒……但說實話,只有風味豆豉是配得上「老乾媽」這個老字號的名頭的。對於目前票數最高的「肉絲豆豉油辣椒」,其實個人感覺,味道更像老乾爹,味道並沒有完全沁入,和風味豆豉差很多。

所以到超市去千萬別看到上面畫個你朝思暮想的女人,就放到購物車裡……

對於我個人來說,身為東北人本身口鹹,但另一方面,風味豆豉這東西其實裡面只有辣椒和豆豉兩種硬物,所以並無其他下飯菜菌類等富有口感的東西。所以說更像是輔料(等同於上等辣椒油)的作用而不太像是鹹菜的存在。

個人僅推薦放入本身已有些滋味的食物當中:比如拌飯、炒飯、麵條湯、火鍋蘸料、麵食蘸料等。當然,我有朋友一頓飯喫三碗大白米飯拌半瓶這個豆豉的光榮歷史也不是沒有。

其實市面上諸如老乾爹等外包相仿口味類似的東西數不勝數,但僅此一個值得推薦。

喫過此處無需他家,風味豆豉,老乾媽!

第二個(油榨菜類):飯掃光

(注意:此物如洋酒,辣勁的後勁特別大,大量貪食可能導致胃部不適)

這個同上一個相比,其實也是獨具特色,在我到過並且留意過的幾個城市大超市裡的專櫃,佔據版面都挺大的,個人推薦從麻辣什錦入門,大概喫到什麼中意的大多都能判斷出來,之後在尋找自己的所好。畢竟這六款飯掃光當中,每一款當中都有自己獨特的值得舌尖玩味的口感的東西,而非僅味覺,所以這個光與白飯搭配,可行性較第一個大很多!個人喜歡麻辣什錦與野竹筍。

第三個(醬類):飯遭殃鮮辣椒醬

一位四川朋友推薦從此愛上,我很喜歡放在燉菜的拌飯裏。飯遭殃的其他榨菜也喫過,但沒有這一款深刻,並且幸運的是,第一款是豆豉、第二款是油榨菜(即類似醬的榨菜)、第三款是純醬,所以這三款並無衝突。

第四個(油榨菜類):蓬盛香港橄欖菜

喫過橄欖菜的朋友,都知道橄欖菜大體的味道每家都差不多,不好的會有澀的味道,喫完後口中殘留十分難受。另外橄欖菜的價差,對於各個品牌之間也很大,所以這東西不必買最貴的,只需要買有特色的就好。我推薦的這款是老牌子,且是中等價位。這東西是與豆豉差不多喫法,相對於鹹菜更像是調味品,我對於橄欖菜的味道十分著迷。喝粥、喫餃子、甚至是拌拌炒飯、煮麵的必備啊!

(ps:千萬要買大瓶的塑料瓶,要是買小瓶的玻璃瓶,十分十分不值!)

第五個(榨菜類):老闆菜

這個我還需要解釋嗎!!!這個是童年的回憶,也是我為何在之後N年後喫到烏江榨菜想噴翔的原因。剛剛查了一下,這貨現在竟然還有賣!so,如果你沒喫過,真心建議在這東西沒滅絕之前嘗嘗!儘管我還不知道這東西味道現在變成什麼了!

第六個(醬類):阿香婆香辣牛肉醬

這個是我記事起喫到的第一款外面賣的肉醬,不知道是先入為主的原因與否,我始終忘不了這東西的味道。當時在遼寧的廣告很多,味道也會十分的正,香味蠻足的。

第七個(榨菜類):御之味辣白菜和金剛山辣白菜

第一個,御之味辣白菜是我個人蠻喜歡的(儘管對於辣白菜這樣的東西,我其實是不怎麼喫的),朋友說稍微過酸,我覺得還OK。

第二個,金剛山的辣白菜是名氣很大的,他家的辣白菜醃漬醬料非常給力,這個也是喜歡韓式食物的朋友經常買的一款。

第八個(炸醬類):張仲景香菇醬

這個不解釋,大牌好味,不喫辣就喫這個吧。重點是沒有怪味,喫過其他幾款蘑菇醬,都能讓我想到「腐殖質」這三個字,嗯,不多倒胃口,就這個吧。

第九個(榨菜類):狗寶鹹菜

大家小時候一定都聽過朝鮮民歌道拉機,原來竟是一種泡菜的名字,也就是我們的桔梗。

現代科學分析出,桔梗含桔梗皁甙(音帶)D(platycodin D),桔梗酸A、B、C,遠志酸,阿爾法波菜甾醇,花青甙,嗎啡等。花中含有一種藍紫色素,稱桔梗色素。根中還含有14種氨基酸及22種微量元素。

據有關材料,桔梗主要有如下藥理作用:

1)祛痰鎮咳;2)降血糖;3)抗炎;4)抗潰瘍;5)抗腫瘤;6)抑菌。在中醫藥學中,桔梗性味與功用為,苦、辛、平。宣肺、利咽、祛痰、排膿。

這東西貌似是東北纔有的玩意兒?我不知道!但是真心得說一下,這東西總是在個人賣的拌鹹菜的地方有賣,從來沒喫過有包裝的,也沒買過網上的,我們高中附近的一家韓式飯館做這個就是一絕。重點是它的嚼勁實在是太贊了!!!!!剩下的差異就在於調料的拌兌,所以這個建議在LZ家附近的農貿市場等地搜尋一下,這東西做好了真心好喫。實在不行,就到網上看看吧。反正TB上賣榨菜其實很多都是有冰袋的,不用擔心保鮮的問題。

第十個(榨菜類):味聚特紅油榨菜

超市裡的這種包裝的的確太多太多,我也承認,作為重口味的我嘗過的同等商品絕對超過十種(囧),這款絕對是我吐血推薦的。

2008年時候由於眼疾在北京住院,同病房好多與我相同的病都是因糖尿病所致,所以他們的飯餐對我來說都是無味的,也正是那半年,我對於這款紅油榨菜記憶猶新。第一包是在北京的超市發超市買的,當時覺得很一般,但是嘗了的確能會心一笑:重點是有香味並且不鹹!

如果你願意,可以選則相同包裝的紅油榨菜嘗嘗,不是太過辣過鹹,就是除了鹹毫無其他味覺。

住院半年回到家我一直在超市裡尋找這款榨菜,但因為當時沒有特意記牌子名稱,並且包裝太過類似,只記得包裝有個小孩兒的圖案,並且在紅油榨菜下面有寫「低鹽」二字。可能是我們那裡小城市的原因,沒有買到。兩年之後在大連我再一次遇見這東西,不至於激動地淚流滿面但也差不多。總之,如果你覺得老闆菜的味覺體驗過於單調,可以嘗嘗這個,我是真心推薦的。

第十一個(榨菜類):金大洲金針菇

這東西是我們高中課間太過常見的零食之一,很多同學都能幹喫喫一袋。當時真的挺便宜的,一元錢就是一大袋,但自從文章代言了之後,這東西馬上價格翻了幾番,這也是我對文章好感陡然下降許多的原因之一。有喫過其他的類似包裝類似口味的金針菇,但並無其他的好味能夠超過該品,咳。(飯掃光的金針菇更像是飯掃光的味道,與這個沒有可比性,喜歡飯掃光的應該能夠很喜歡那個。)

第十二個(醬類):牛蒡醬

這東西是個怪玩意兒,平常超市裡貌似沒有,口感獨特,是我在高三的時候,別人從徐州帶來給俺爹,俺纔有機會嘗到。當時備戰高考實在是無心放在喫上,但這東西,我承認它絕對是讓我高三一年胖16斤的罪魁禍首之一。當時沒有記住是什麼牌子的,非常抱歉,也只喫過那一種,所以就只好貼張印象當中所喫的圖僅供參考,有機會誰看到一定也要嘗嘗!好喫的話記得給我帶一瓶!不好喫,你把剩下的給我就行了!

第十三個(罐頭類):粵花牌豆豉鯪魚

這個答案有跑題之嫌,但既然要下飯,就把這類能想到的都寫上。

這東西是我高一高二迷戀兩年的東西,每個月都要喫好幾罐。粵花,粵花,這名字已經印入我深深的腦海里,雖然甘竹牌的貌似更火,但我還是覺得這個是味道最好的。我不是很喜歡喫魚與其他海物,但這東西真心是味道很贊的,沒有過多的魚腥味,如果想請朋友到家裡來做菜做飯,這東西拿出來直接和油麥菜一炒已經是十分美味的了。所以推薦一下。

第十四個(醬類):everyday義大利肉醬

因為本人不是很喜歡甜口,所以對這個無感,但是有個好友天天煮麵甚至白飯拌著喫,我問她的時候吐血推薦!裡面的豬肉和牛肉味道不錯,如果看到就買一瓶嘗嘗,不貴。

第十五個(榨菜類):六必居甜醬八寶菜

這是六必居這個老字號裏我唯一認的東西,其實說是甜醬,但還是以鹹為主,畢竟是鹹菜。味道不錯,如果是鹹菜黨,非常適合種種一鍋端,和飯掃光的什錦一樣,找到裡面愛喫的,然後再單買是不錯的策略。

第十六個(榨菜類):德國 Kiihne 冠利俄式酸青瓜

很多人知道它是在麥當勞巨無霸,這東西其實單喫也是不錯的醬菜,當然如果你憎惡巨無霸的一大原因,便是裡面的酸黃瓜的話,屏蔽我。當然如果你想喫好喫的黃瓜鹹菜,且不是酸黃瓜的話,參考上條六必居八寶菜當中的黃瓜。

第十七個(榨菜類):雅瑪屋貢菜

我纔想起來,這又是一個獨特的存在,短時間內應該沒人能夠想起來,口味清淡,口感脆爽,喫慣了常規的東西(放在嘴裡不看都知道是什麼),來點這個也不錯。


傳說中的下飯神菜,第一次喫,就被它的「菜格」魅力深深吸引。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黃燜雞」的做法。來吧,喫貨們,喫幹抹凈這碗黃燜雞!

--黃燜雞--

食材準備:

雞腿(洗凈剁碎)、香菇(泡發好)、生薑(切片)、幹辣椒、大蒜(切碎)

製作步驟:

1.鍋中入油,下大蒜、薑片、幹辣椒煸炒

2.旺火時,加雞塊下鍋快速煸炒

3.加入料酒、生抽、老抽煸炒上色

4.鍋中加水沒過雞塊。放入一小塊黃冰

5.加入香菇

6.大火轉中火燜煮30~40分鐘,雞塊酥爛後加入少許鹽調味收湯

廢話不說了,開喫

來美味學院學更多廚藝(中餐、中式面點、西餐、西點、飲品)!這裡,不僅是創業者的廚藝學校,也是愛好者的夢想廚房。


家常魚麻婆豆腐耗油杏鮑菇

現代生活就是沖著享受去的,所以有了數不清的各種美食,猶其下飯菜,其味或香辣,或酸甜,或麻辣,一豌米飯就著它輕鬆下滑至胃,引的胃酸大增,食慾大開,喫與不喫常常讓人兩難。我記得咱家傳承了幾代的下飯菜,每每品嘗中總免不了淚眼朦朧,心懷感慨。小時候家婆來家照顧我們兄妹幾個,常常在季節不到的冬天裡,泡上幾斤黃豆,吱嘎,吱嘎的推起小石磨,聽見石磨聲就知道家婆要做我們最想喫的紹子豆花了。點好嫩嫩的豆花,家婆再用切碎的肉末在少量菜油中煸炒至脆香,加少許鹽和醬油,然後盛入裝了紅油辣子和放了花椒麪蔥花的小碗裏,豆花醮著小碗裏的料,入嘴嫩嫩的滑滑的,麻辣鮮香脆,那味留在口中卻永駐在心裡。更絕的是:家婆用剩下的豆渣裝盆放竈臺上發酵幾天,然後加鹽.辣椒麪,花椒麪,再捏成小扁豆餅,再放大鍋裏微火烘烤上一陣待七成幹後裝布袋裡收好,在新鮮蔬菜少的冬天裡,家婆常常拿出幾塊放炭火上烤的焦香,然後一人一塊,一大口飯就著一小口豆餅,在麻辣焦香的美味中喫的小肚子溜圓。父親常常嘆著氣說:這幾個喫貨怎麼這樣能喫?長大了,離家了,家婆老了,遠遠的凝望故鄉,總是忘不了家婆步履蹣跚的背影,總是期盼還能喫上這樣的下飯菜。城市擴展了,故鄉的老家在拆遷的轟隆聲煙消雲散了,家婆走了,小石磨不知成了誰的收藏品,那些下飯菜的味兒,久久地,久久地回味在心裡,也許這一輩子忘不了,也不能忘,因為那是親情味道,是家的味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