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咱們中國古代歷史上,一些本事厲害的君主打天下,身邊總有本事厲害的"智多星",也就是正史上所說的"謀主",評書演義中所說的"軍師"。諸如商湯之伊尹、周武之姜尚、劉邦之張良、劉備之孔明……正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好些還都能親自領兵征伐呢。在現代軍事史上,也有這類"智多星",即全軍的"總參謀長"。今天就給大夥說說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幾位"軍師"。打贏二戰的蘇美英三巨頭,大夥不會陌生,那都是玩政治好戰略的絕頂高手呀,而"三巨頭"的身邊,都有"軍師",自然也都是軍界翹楚。那麼"三巨頭"的"軍師"都是誰呢?他們又是怎麼輔佐"老大"打贏二戰的呢?

"三巨頭"中,英國首相丘吉爾是最早和希特勒單挑的,也是第一個重創德軍的,即1940—1941年人類史上最大的空戰——不列顛之戰。咱就先說說丘吉爾的"軍師"。他就是北愛爾蘭人阿蘭·布魯克(Alan Francis Brooke,1883—1963)子爵。這位老兄身材消瘦,但肌肉發達,自幼生長在法國,19歲纔回到英國,皇家軍事學院畢業後參加炮兵,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勇敢地使用大炮猛轟敵軍。布魯克堅韌果敢,處事精明,深通軍事戰略。他的業餘愛好是跑到大自然中去拍攝鳥類,還遍翻大量鳥類圖書進行專業研究。二戰爆發後,熱愛鳥兒的布魯克擔任英國遠征軍第二軍軍長,他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協調軍隊在海灘阻擋德軍,親自冒着炮火到前線看望下屬,讓大部分部隊從希特勒魔爪下順利撤退,由此受到丘吉爾的青睞。丘吉爾臨危受命出任英國首相後,總覺得他的"軍師"即帝國總參謀長迪爾將軍太老實了,於是丘吉爾便於1941年12月任命激情四射的布魯克擔當帝國總參謀長。

二戰三巨頭的

阿蘭·布魯克

布魯克當上"軍師"後領導制定了英國在二戰中所有的作戰計劃,那位打敗"沙漠之狐"隆美爾的蒙哥馬利元帥,就是由於他的力挺才得脫穎而出的。大戰中,布魯克經常和丘吉爾吵架,因爲他們的觀點有時差異太大!儘管布魯克認爲丘吉爾是"我這輩子遇到的最偉大的人",但也在日記裏罵這位老闆是"他這輩子所遇到的最難相處的人",還說丘吉爾對軍事的看法"純屬胡扯八道"。每當丘吉爾堅持己見時,布魯克都會氣得半死。別看布魯克經常和自己老闆吵架,但他和別國領導的關係好着呢,無論是斯大林還是羅斯福,都挺喜歡這位他。布魯克憑藉自己的魅力和才華運籌帷幄,對協調英國和美蘇的關係做出了重要貢獻。雖然在軍事戰略上,布魯克一直對丘吉爾這位提拔他的領導抱有成見,丘吉爾也經常對這位"軍師"發脾氣,但他們的合作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的。1944年,布魯克獲得了英國陸軍的最高軍銜——陸軍元帥。不久,又被英國國王喬治六世授予最高勳章。

二戰三巨頭的

阿蘭·布魯克

戰後的布魯克辭去了帝國總參謀長之職,當上了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宮廷總管,退休後擔任好幾家大公司的董事,直到1963年6月病逝,終年80歲。雖然名氣不大(還不如他的下屬蒙哥馬利),但布魯克爲對英國軍事的影響實在太大,如今英國國防部的門口,就樹立着他的雕像。

再說說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的"軍師"。稍熟悉二戰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斯大林麾下第一戰將就是那位"勝利的象徵"朱可夫元帥,而斯大林的"軍師"是誰呢?此君既是朱可夫的親密戰友,也是朱可夫的兒女親家(他的兒子娶了朱可夫的女兒),他就是華西列夫斯基(Aleksander Mikhailovich Vasilevski,1895—1977))元帥,這位性格溫柔、卻深通韜略的軍事家小時候的夢想是當農學家,不過命運之神卻把他變成了一代名將。自1942年被斯大林任命爲蘇聯紅軍總參謀長之後,他就主持策劃、制定和實施了幾乎蘇軍在二戰中的所有重大戰役的計劃(但不包括莫斯科會戰,因爲當時華西列夫斯基還不是總長),如:斯大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庫會戰、頓巴斯戰役、白俄羅斯戰役……不過蘇軍在蘇德戰爭中的最後一役——柏林戰役,華西列夫斯基沒有參加。因爲1945年他被斯大林任命爲遠東蘇軍總司令,成功指揮了秒殺日本關東軍並解放中國東北及朝鮮北部的遠東戰役。蘇德戰爭期間最先獲得蘇聯元帥軍銜的有兩位高手,就是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戰後,華西列夫斯基繼續擔任蘇軍高級領導職務,大力推動蘇軍的改革和訓練,直到1977年12月病逝,終年82歲。

二戰三巨頭的

華西列夫斯基

華西列夫斯基沉着堅定,膽大心細,思維敏捷,判斷準確,而且性格特別好,總是謙遜低調,斯大林曾開玩笑地說他"連蒼蠅都沒欺負過"。相比於性情暴躁又自負的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的性格就太招人喜歡了。在二戰期間,只有三人兩次獲得了蘇軍最高級別的"勝利勳章",即——蘇軍最高統帥斯大林、最高副帥朱可夫、"軍師"華西列夫斯基。

最後說說美國總統羅斯福的"軍師"。其實這位輪椅上的巨人擁有兩位"軍師",頗有些"臥龍鳳雛"的味道。這兩位本事都夠大,只不過一位名聞全球,一位默默無聞。名聞全球的那位就是馬歇爾(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959)將軍,他被譽爲"美國史上最龐大軍隊的締造者"。馬歇爾小時候並不優秀,成績很糟,還常受欺負,但他奮發努力,各種拼搏,終於脫穎而出。在陸軍參謀部工作時,馬歇爾爲了擴軍當面頂撞了羅斯福總統,但羅斯福果然是了不起的大政治家,他在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入侵波蘭的幾小時後,任命馬歇爾爲陸軍參謀長。順便說一下,美軍的"總參謀長",具體名稱叫"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但當時的美國還沒有這個頭銜(1949年才設置),所以馬歇爾的陸軍參謀長就當於"總參謀長"。馬歇爾上任後逼着總統向國會要了九億美元給他擴軍,打造了美軍史上規模最龐大的軍隊,他把還這支龐大的軍隊配備了最出色的將領,如艾森豪威爾、布萊德雷、巴頓等。同時,馬歇爾還陪同羅斯福總統到處參加國際重要會議,參與美國的"全球戰略"。羅斯福曾說,離開馬歇爾,他連睡覺都不踏實。

二戰三巨頭的

馬歇爾

1943年,羅斯福打算授予馬歇爾元帥軍銜,不過馬歇爾堅決反對,表面上原因是"元帥"一詞(marshal)和他的名字( Marshall)發音一樣,稱呼起來太彆扭。而實質原因是馬歇爾打死也不願意讓自己的軍銜高於他的恩師、美國骨灰級名將"黑傑克"潘興。於是,美國也就一直沒有元帥軍銜,馬歇爾自然也沒當上元帥,但他光榮地成爲美國史上第一位陸軍五星上將,這也和別國的元帥差不多了。

戰後的馬歇爾並沒閒着,他還幹了一件影響世界歷史的大事。1947年,他被杜魯門總統任命爲國務卿,不久,他提出了幫助戰後稀巴爛的歐洲迅速脫貧的"馬歇爾計劃",因爲他成史上第一位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職業軍人。辭去國務卿職務後,杜魯門又讓他擔任國防部長參加朝鮮戰爭中美軍戰略的制定,但馬歇爾對這場鬱悶的戰爭沒啥興趣。1951年,他正式退休。1959年10月,馬歇爾病逝,享年79歲。按照其遺囑,他的葬禮非常簡樸。

羅斯福的另一位"軍師"也是五星上將,不過是海軍五星上將。他就是羅斯福的好哥們萊希(William Daniel Leahy,1875-1959),此人智商極高,能力超強,但總是低調。如果說二戰期間美國陸軍實力那麼牛是馬歇爾的功勞,那麼二戰時美國海軍實力那麼牛,就是萊希的功勞。前面咱們不是說二戰期間美國還沒有"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這個頭銜嘛,但是,萊希就相當於當時事實上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因爲羅斯福爲了協調各大軍種,搞了個叫"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機構,讓萊希來當主持人和協調人以及各軍種首腦和總統的聯絡人。只不過當時萊希的正式頭銜,並不叫"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而是總統私人的軍事顧問和參謀長。和馬歇爾一樣,萊希也是不離總統左右的。但是和馬歇爾不同的是,萊希參與的軍事策劃要少些,處理的亂七八糟的"雜務"要多些。而且馬歇爾管不着海軍(當時美國海軍總掌門是歐內斯特·金,職務叫"海軍作戰部長",軍銜也是海軍五星上將),萊希呢,美國陸海空三軍(當時美國空軍尚未正式獨立,空軍叫"陸軍航空兵")的事兒,他都能摻合點。羅斯福去世後,萊希繼續協助杜魯門總統策劃戰略。1949年退休,1959年7月病逝,終年84歲。1986年代表美國海軍第一次對中國進行友好訪問的一艘巡洋艦,就是以這位海軍牛人的名字命名的——"萊希"級。

本文爲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