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和李輔國,都是唐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要對「他們哪一位更奸佞兇狠」下個判斷,還是先來了解一下他們輝煌的歷史吧。

一、李林甫

李林甫是唐玄宗時期的宰相,在位時間長達十九年,是玄宗時期任職最長的宰相。

一位賢能的宰相,是社稷的大幸。然而李林甫不是!他在他長長的宰相生涯中,硬是讓唐朝從盛世的高點,開啟了它的自由落體模式。

李林甫的能量真的有這麼大嗎?是的!

他憑藉卓越的「讀心術」,總能讀出玄宗「微表情」背後的潛台詞,用甜甜的嘴巴,哄得皇帝開心,徹底傍上了玄宗這棵大樹,從而為自己獨攬話語權,找到了強烈的支撐。

前朝直言納諫蔚然成風,在本朝,李林甫是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的!他在朝堂上,先以「立仗馬」暗喻納諫之士,再將不識時務者清理,生生把朝堂變成了他的「一言堂」。

李林甫的文才不怎樣,所以他很惶恐有才能的人,會奪走他的舞台。

同朝幕僚中,凡是有可能危及他的權力,如李適之、盧徇、嚴挺之等,都先後被他清除了。不過,被他清除的那些人,一般都是自己鑽進他設的局中的,他們不知道他是「口蜜腹劍」的鼻主!

對於民間的那些知識分子,李林甫根本就不讓他們有機會進朝廷,以「野無遺賢」來糊弄皇上,杜絕了有識之士為國家建功立業的通道。

更可笑的是,他為了防止在邊疆的將士「出將入相」,他竟建議玄宗多用胡人做將士。安祿山,這個大字不識的胡兒,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蹦到了大唐的舞台上。

二、李輔國

與李林甫的奸佞相比,李輔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四十歲前的李輔國,默默無聞,只是侍奉太子李亨的一位宦官。多說亂世出「英雄」,李輔國這位奸佞英雄,就是在「安史之亂」期間,走到了大唐的前台。

隨著亂軍所向披靡,逼近長安,玄宗令太子殿後安撫百姓,自己倉皇出逃。李輔國知道,這是一個自己大放異彩的絕佳機會,何不乘機慫恿太子登基。作為太子心腹的自己憑此可以登堂入室,否則作為宦官的自己哪一天有出頭之日。

他以國家大義「激勵」太子,希望太子能救社稷和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他更以「國家不可一日無主」為由,規勸太子登基。李亨感動於李輔國為他李家天下的「盡心儘力」,一登上皇位,就把軍政大權全部交由了李輔國,後來還封他為宰相,為唐朝歷史上第一位宦官宰相!

一位有理想抱負的人,登上權力巔峰,可能會為天下蒼生大展拳腳。可是,如果你指望,一位心理陰暗,被壓抑了幾十年的宦官,一遭土雞變鳳凰,會為黎民百姓鞠躬盡瘁,就有點異想天開了!

掌握軍政大權的李輔國,權傾朝野,把肅宗變成了傀儡。國家的一切,都由他李輔國說了算。他打壓一切異己分子,對朝野為所欲為,把個李家江山玩弄於股掌之間。

肅宗想去看一眼重病的父親玄宗,李輔國不同意,可憐的皇帝啊!

李輔國知道肅宗病入膏肓了,為防止權力落入張皇后手中,當著病危的肅宗,擊殺了他的皇后,擁立太子李豫為帝即唐代宗。

他自信他同樣能在代宗的朝堂上縱橫馳騁。然而,這一次他失算了。年輕的皇帝,表面上尊他為「尚父」,暗地裡卻派人割下了他的頭顱,扔進了廁所。

對於歷史人物,評價的角度不同,往往得出不同的結論。對於「二李」,我以為他們是一丘之貉,都是唐朝的掘墓人!


李林甫是唐玄宗後期宰相以口密腹劍聞名後世,李輔國是唐肅宗和唐代宗時宦後,也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宦官宰相,他欺臣害臣不把皇帝放在眼裡,最後落個身首異處下場。一,李林甫(683一753)是唐朝宗室地位顯赫,在唐玄宗時當過十九年宰相大權獨攬,阻塞言路反賢材導致朝綱混亂。唐朝是一個充滿自信的朝代,武將地位比較高。凡是在邊疆建功立業的大將,往往會被調到中央,甚至位居承相。歷史上,軍神李靖,裴行儉和郭子儀等都是出將入相的人物。李林甫害怕這些將領日後入朝和自已爭奪相位,忽悠唐玄宗提撥比較聽話的胡人為將領,導致安祿山等胡將全力過大。李林甫嘴甜心狠以口密腹劍聞名後世,安祿山每次見到李林甫笑咪咪的樣子都會緊張的出一身冷汗。李林甫不死,安綠山不敢造反。李林甫死後家產被抄,子孫流放。李林甫是導致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歷史的罪人。二,李輔國是一個太監,在四十歲之前是名不見經傳的,安史之亂後才有機會登上歷史舞台。叛軍攻佔洛陽打到長安時,唐玄宗領著一大家子逃往四川。太子李享決定留守安扶百姓抗擊叛軍。這時李輔國以大義勸說太子李享率軍抵抗叛軍。為了安撫軍心和民心,李輔國勸李享登基稱帝。公元756年,太子李享在靈武稱帝,即唐肅宗,遙尊遠在四川的唐玄宗為太上皇。唐肅宗性格比較軟弱,以復長安以後一切軍國大事均由李輔國裁決。加封開府儀同三司,郕國公,後來李輔國成為歷史上少有的宦官宰相。李輔國為控制百官設偵察機構。地方官員都出自他的門下。唐玄宗回到長安以後,李輔國假傳聖旨,沒收了唐玄宗三百匹良馬,把唐玄宗寵愛的高力士發配邊遠地區,把親軍大將陳玄禮退休,把唐玄宗遷至內宮,只留下十個老弱太監伺候左右,想當年威風八面的大唐皇帝競落得如此地步。後來,李輔國又殺了威望較高的建寧王。李輔國權頃朝野一手遮天不把剛繼位的唐代宗放在眼裡。他對唐代宗李豫說:「大家但內果坐,外事叫老奴處置。」唐代宗看李輔國成為大患便決定除掉他,唐代宗尊稱李輔國為尚父,封司空兼中書令,逐漸把禁軍兵權收回,罷免了李輔國一切職務,又派人把李輔國刺殺,把他的人頭割下扔到廁所里,給他雕個人頭安葬。要想其滅亡,必讓其張狂。這是權臣,奸臣的共同下場。


李林甫任職宰相,勾結酷吏,排擠政敵,讓自己的權利達到了巔峰。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李林甫改變唐朝大臣「出將入相」的慣例,讓安祿山等胡人將領長期擔任邊疆的節度使,為安史之亂的爆發提供了歷史條件。

李輔國在安史之亂的過程中,靠著唐肅宗的信任,把持朝中權利,在唐肅宗的病榻前抓捕張皇后,擁立唐代宗,為宦官干預唐朝皇帝的廢立開了先河。

李輔國在專權時蔑視皇權,加速了自己的倒台,而李林甫在專權時尊重皇權,他是在皇權允許的範圍內使用自己的權利,因此能夠獨霸朝堂二十年,比李輔國要高明的多。綜上所述,李林甫要比李輔國更奸詐。


李林甫是奸相權臣貪官禍亂了唐朝開皇盛世,但李輔國更奸詐兇殘狠毒還欺君謀逆不軌,軟禁唐玄宗、與唐肅宗皇后張氏狼狽為奸內欺君外害民亂朝綱、還誣陷唐肅宗三子建寧王李琰謀反致其蒙冤喪命、誣陷大將陳玄禮和太監高力士致使他二人死於流放途中,李輔國罪惡都己大過李林甫。


當然是李林甫,口腹蜜劍這句成語就是形容他的。連揚國忠對他都恐懼萬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