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是小兒常見的慢性傳染性眼病,是由一種極微小的病原微生物——沙眼衣原體引起的眼病。

生活中,寶寶眼睛不舒服的時候,都喜歡用臟手揉搓眼睛,這樣很容易患上沙眼。 沙眼一開始沒有什麼特別的癥狀,常被忽略。到了病情嚴重的時候,會感到眼晴發癢、怕光、流眼淚等。嚴重的還有可能影響到視力的發育,甚至導致失明。 因此,如果寶寶總是揉眼睛,流眼淚,或者告訴你他眼晴發癢,爸爸媽媽一定要重視。

寶寶患了沙眼怎麼辦

針對沙眼,醫生一般會給予滴眼液。爸爸媽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0.1%利福平滴眼液或0.3%氧氟沙星滴眼液給寶寶滴眼,每天4~8次,每次1~2滴。夜間臨睡前可用乾淨的棉簽蘸取金黴素或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眼膏,塗抹在寶寶的眼晴上。如果寶寶病情嚴重,則需要遵醫囑給寶寶服用螺旋黴素、多西黴素等。

沙眼可傳染,預防是關鍵

沙眼是可以傳染的一種眼病,凡是被沙眼衣原體污染了的手、毛巾、手帕、臉盆、水及其他公用物品都可能傳播沙眼病菌。由於沙眼的傳染性,爸爸媽媽需要及時識別寶寶的沙眼癥狀,及早隔離治療。

沙眼的預防,關鍵是生活中要培養寶寶良好的衛生習慣,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告訴寶寶不用手揉眼睛,尤其是玩要後手上沾有泥土時,更不能用手揉眼晴。

2.寶寶的毛巾、手帕要勤洗,經常放在太陽下暴晒;家庭各個成員的毛巾、手帕要分開,尤其是大人與寶寶不能共同使用同一條毛巾、手帕。

3.爸爸媽媽要勤洗手,儘可能地用流水洗手、洗臉,不用臟手、衣服或不幹凈的手帕去擦拭寶寶的眼睛。

4.寶寶在幼兒園、學校的物品也要一人一份,單獨使用,不要混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