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定监护人制度可能出现道德上的危险性,可选择事先签约。 记者余承翰/摄影
意定监护人制度可能出现道德上的危险性,可选择事先签约。 记者余承翰/摄影

法务部拟修法增订成年人意定监护,官员指出,现行的法定成年监护人,即亲属间血缘的法定顺序关系人,未必值得信赖,甚至在高龄社会加上少子化情况下,未来能否找得到亲属照顾,也是一大问题,新法可选择专业、可信任者事先签约。

法界人士指出,依现行法令规定,法院可选择的成年监护人多是亲属,但有些人因故跟家人关系不好、甚至毫无互信,并不希望年迈时由家人照护;或对闺密、友人的信任、依赖度更高于亲人,新法则可让民众有权可选定自己信任的友人或专业人士,作为自己失能、失智后的监护人。

此外,人口高龄化加上少子化,加上不婚人口比率越来越高,未来许多老人,不见得都能找得到亲属担任监护人;但有人如果懂得安排,又有信任的专业友人,不管是财务或身心照护,都可预先与对方洽谈未来有需要时,监护人如何处理财务、身心照护等。

法务部政务次长陈明堂也坦言,现行亲属间的监护,有人或许不满意,但意定监护人的制度,也可能出现道德上的危险性,举例而言,豪门争产事件屡见不鲜,有钱人如果不想让子嗣扶养、监护,另外选定没有亲属关系者作监护人,可能要注意的是被指定人是否会因此谋财害命,法务部将会再提出相关配套法案支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