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准入制,说白了,就是足协给所有想玩职业联赛的老板们设立一个门槛,迈过了这道槛,你才有资格进入中国职业联赛的大趴体里玩耍。而且,准入制不只针对中甲,更包括中超这样的中国足球顶级联赛。

为了规范中国足球协会职业联赛俱乐部的管理,加强中国足球职业化建设,提高中国足球水平,在结合中国职业足球改革的实际情况后,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7部委于2011年共同下发了《中国足球协会职业联赛俱乐部准入条件和审查办法》。

这个《准入条件和审查办法》及后来的《实施细则》,就是前面所说的「门槛」。不仅升甲、升超的球队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在每个赛季开始前足协也会对中甲、中超现有球队进行审核,不符合条件的也会被拒绝准入。

2011版的《准入条件和审查办法》共计18条48小项,包括总则、准入条件、准入审查程序以及附则4章。其中对注册资金、梯队、基地等都有严格要求,不达标者,一律不予注册。

比较关键的几点包括:中超俱乐部至少要拥有3000万元资产才能在中国足协注册,中甲俱乐部至少要有1500万元资产。各俱乐部应成立青少年训练中心,并聘任青少年发展计划主管,组建属于自己的精英梯队,其中包括预备队,该队伍的球员年龄应该是18岁以上;另外还要有17岁以下的各级别梯队,每个梯队不能少于25人。

为避免重蹈「实德系」覆辙,《准入条件和审查办法》还明确规定,同一投资方不得同时成为两家及两家以上俱乐部的股东。任何自然人或法人不得以任何手段和方法控制一家以上俱乐部或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俱乐部及其股东、高级管理人员和近亲属不得入股其他俱乐部,不得管理其他俱乐部事务,工作人员不得在其他俱乐部任职或兼职。

另外,针对足坛反赌打黑事件,足协在这一版本的《准入条件和审查办法》中特别要求,俱乐部法人必须没有犯罪纪录。

应该说,《准入条件和审查办法》为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及职业联赛打造等方面提供确实提供了极大的推动。但随著中国足球联赛发展日新月异,相关标准也暴露出了不足之处。去年,蔡振华就透露总局方面正在研究修订2011版的《准入条件和审查办法》。

最近,有媒体爆出了即将于明年生效的最新版《准入条件和审查办法》。其中引人注意的有两点——

1.凡升入或者处于中超的球队,应在下年度竞赛开始前60天内缴纳保证金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或拥有所属产权为球队主体自有产权体育场,该体育场条件不低于亚足联竞赛标准。同时备案球员劳务合同传真至中国足球协会。缴纳保证金所得收益由下年度竞赛球队平均分红。

2凡升入或者处于中甲的球队,应在下年度竞赛开始前60天内缴纳保证金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或拥有所属产权为球队主体自有产权体育场,该体育场条件不低于亚足联竞赛标准。同时备案球员劳务合同传真至中国足球协会。缴纳保证金所得收益由下年度竞赛球队平均分红。

倘若此版本最终被证实,只能说明如今玩足球真是太费钱了——6年前,有1500万就能注册中甲球队了,现在则需要1个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