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鏡平時使用最多的是這幾種: UV鏡、偏振鏡、中灰漸變鏡(又有軟硬之分)和減光鏡等。在過去的風光攝影中濾鏡的作用不可或缺,是風光攝影師的必備利器。當今隨著數碼拍攝技術的日益進步,許多單反、無反、旁軸類數碼相機裡面已經增加了各種濾鏡功能,拍攝時注意選擇就可以了。所以現在大部分情況下,可以不用濾鏡拍風光了。再加上通過後期也可任意改變風光片的風格,使濾鏡的使用範圍越來越窄。但在環境光比較明亮的場景下拍攝慢門風光時,還是建議要加上ND類的減光鏡。

現在手機拍攝風光也越來越多,但手機卻無法使用外置濾鏡。這時,主要就依靠手機下載的修圖軟體,來修飾或改變風光片的風格了。厚重風格,一般通過調整亮度、飽和度、氛圍、陰影、暈影等參數,以及調整曲線、使用畫筆功能來實現。


1、注意拍攝內容

這裡所說的拍攝內容,不是指你看到的內容,而是你決定拍攝的內容。有人說攝影的精髓在於構圖,不無道理。而構圖的基礎是取捨。通俗地講,就是你決定拍攝哪些內容,同時決定不要哪些內容。你拍攝的,就是未來的觀眾將會看到的。也可能最美的一角,旁邊是破爛不堪的垃圾堆,但你沒有拍到不好的,觀眾就以為都是好的。

2、豎幅構圖

翻看一下我們的朋友圈,大量的風光照片都是橫幅拍攝的,但如果我們眼前的畫面更適合用豎幅拍攝,那一定更會讓人印象深刻。

3、重視光影

這一點在風光攝影當中尤為重要。也許你的眼前沒有藍天白雲,那你看到的一切就都不值得記錄麼?職業風光攝影師特別重視光影,而有光影表現的攝影作品,即使色彩不奪目,也會傳遞大量情感。

4、使用三腳架

我在很多次攝影講座當中都強調過,業餘攝影愛好者拍攝的最大敵人其實是懶惰。你覺得自己相機端的很穩了,你覺得只要屏住呼吸,1秒鐘也可以手持拍攝......別天真了。防抖技術還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大作用,再美的風景,也禁不住畫面不夠清晰帶來的巨大傷害。還是老老實實用三腳架吧,別讓它躺在家裡睡大覺。

5、「壞天氣」也更出好片

試想一下,如果所有攝影師全年都只記錄的風和日麗,那你在陰天下拍攝的一張感覺厚重的風光片,很可能就是今年某攝影大賽的最佳照片。真正的風光攝影師是不挑天氣的,烏雲滾滾可以帶來更豐富的層次,一條條雨絲也正是他們希望得到的浪漫情調。

各位朋友下次再拍攝的時候嘗試一下,看是不是可以拍的和以前不同。多觀察多拍攝,你也會是優秀風光攝影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