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騎——這是三國時代最可怕的一支軍隊,也是最無敵的一支軍隊。由於三國時代的史書中沒有專門的章節介紹這支無敵的部隊,所以一些具體細節已經不可完全考證,但是這支部隊發展的基本脈絡還是可以找的到。曹操本人第一次在《資治通鑒》中出鏡的官職就是騎都尉,這是曹操軍事指揮的標籤:擅長指揮騎兵作戰。討伐董卓時代,曹操建立起來的這支屬於曹氏家族的軍事武裝中,負責指揮騎兵的首任指揮官是曹仁,而後是曹仁的弟弟曹純。曹純死後曹操親自統帥了一段時間,而後又交給自己的晚輩曹真、曹休統帥。這幾任虎豹騎統帥除了早死的曹純,其他三個都做到了大司馬、大將軍一級的最高軍職,可見其地位之特殊。

這支部隊早期規模有限,數量不太確定。一直到官渡之戰以後,虎豹騎的名稱才開始逐漸出現在史書當中,一般認為,曹操帶去烏巢的那5000輕騎兵就是虎豹騎原型部隊,因為三國時代一軍的兵力大約在5000人以內。可能在官渡之戰前這支部隊尚沒有叫虎豹騎,官渡之戰後,才正式命名為虎豹騎。之後這支部隊南皮斬袁譚、白狼破蹋頓(烏桓單于)、長坂擊劉備、關中敗馬超、漢中退張飛,所向無敵、威名赫赫、聲震天下。

這支部隊的選拔嚴格,每一名士兵在其他部隊里至少是從一般部隊的營連級指揮員(百人將)中挑選:「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三國志?曹純傳》),一般認為虎豹騎部隊屬於早期重騎兵,人馬均配有鎧甲防護;可能每個人配有1—3匹戰馬,以加強其機動性;作戰中既可以使用弓箭(重裝弓騎兵)遠程削弱敵人,又可以使用刀矛集團衝鋒近距離消滅對手,是那個時代最令人膽寒的特種部隊。

至於虎豹騎為何會在曹丕上位時就消失?那是因為這是一支類似於曹家的私人部隊,主要目的在於保護曹操,培養曹家子弟,因為曹操經常親征,還喜歡親自帶領騎兵衝鋒,所以必須要一支精銳的中軍騎兵宿衛部隊,一則可以保衛指揮部的安全和機密,二則可在戰鬥最緊要時刻投入最強戰鬥力,以打破僵局出奇制勝。三則可給其他部隊豎立標杆與必勝之信心。待曹丕上位後,在戰爭方面主要精力放在伐吳上,所以騎兵作用不大,水軍還更有用些,而虎豹騎中那些年輕小將,如曹真曹休都已培養成為將才,開始獨當一面,所以虎豹騎自然就慢慢淡出歷史了。大概是併入到曹魏的禁軍系統中去了。

本篇為「千古名將英雄夢」特約作者孫教授「sunnyshine」所作,未經作者授權,禁止轉載


虎豹騎,曹操嫡系精銳,是他的最強部隊!看看虎豹騎的幾個統帥就知道了:曹仁、曹洪、曹純、夏侯惇、夏侯淵、曹真、曹休、夏侯尚。

《魏書》說:「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

可以看出,作為曹操最強部隊的虎豹騎,都是經過嚴格挑選的能征善戰的勇士,可以稱得上是特種部隊了。

史書上對於虎豹騎的戰績記載並不多,比如建安九年,在南皮之戰中,曹純帶領虎豹騎急攻袁譚。虎豹騎戰勝,直接把袁譚斬首於馬下。

建安十二年,征烏桓的時候,同樣是曹純率領虎豹騎,直接把烏桓單于蹋頓的腦袋砍了下來。

建安十三年,長坂坡之戰,長途奔襲,把劉備追的狼狽不堪的也是虎豹騎。

建安十六年,曹操也是派出了虎豹騎,擊敗了擅長馬戰的馬超軍團。

虎豹騎經常由曹操親自統領,看看前面說到的幾個統帥就知道了,不是曹氏家族的人,就是對曹操忠心耿耿的夏侯家族的人。

但是隨著曹魏建國,基本統一了北方。曹丕雖然也是傑出的政治家,但是畢竟和蜀漢以及孫吳的戰爭,騎兵的作用被削弱了。

與蜀漢之戰,主要打的是山地戰,使用輕騎兵更合適;與孫吳之戰,打的是水戰,更沒有騎兵的用武之地。

久而久之,虎豹騎就被併入其他部隊之中,我們也就再也見不到它的蹤跡了。


文:魚包歷史課(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 請點右上角關注)

看完我的回答大約需要3-4分鐘,希望您覺得值得,謝謝

謝官方邀。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證明題主讀書非常的細緻,以下我來梳理以下這個問題。

首先,虎豹騎是什麼?

偉大小說《三國演義》幾乎沒有提及,《三國志》中則有這支部隊的記載。虎豹騎可以算是漢末亂世中的一支特種部隊。有多厲害請看——

(曹)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摘自《魏書》

裴松之註解里的描述很清楚,部隊里的成員都是曹營百里挑一的精兵強將,在一般陣營里擔任將領的人,在虎豹騎中僅僅是一名普通的作戰士兵,虎豹騎的作戰實力可見一斑。

虎豹騎的統帥也非同一般,史料上確定的統帥有曹純、曹休和曹真。一眼便知,全是曹氏宗室,可見曹操對於虎豹騎的重視,這是曹操的一支嫡系精銳,也是亂世中曹操依仗的賴以翻身的底牌。

虎豹騎的戰績有什麼?

這麼牛的虎豹騎到底有什麼戰績?首先,大家要知道,虎豹騎由於重要性突出,並且作戰雷厲風行,所以關於虎豹騎的行動,曹魏方面都非常的保密,史料記載不多,但是我們起碼能看到以下幾個虎豹騎的戰績。

第一,斬殺袁譚。204年,曹操意圖掃平北方的袁紹勢力,劍指南皮的袁譚,這時候的虎豹騎統帥是曹純,他奉命「督虎豹騎從圍南皮」,「急攻之,(袁)譚敗,純麾下騎斬(袁)譚首」,包圍南皮的過程中,虎豹騎發動了突然襲擊,並斬首袁譚,取得大勝。

第二,梟首蹋頓。207年,曹操北擊烏桓,一度戰役非常艱難,曹操採納郭嘉的輕起追擊的策略,拋下糧草輜重,極速追擊,戰役中,曹純率領「虎豹騎」在戰場上斬下烏桓單于蹋頓的首級。

第三,擊潰劉備。208年,為解決劉備這個心腹大患,曹操命虎豹騎日夜兼程,南下追擊,曹純「從征荊州,追劉備於長坂,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也就是說,長坂坡之戰中長途奔襲打敗劉備的也是「虎豹騎」。並且在和虎豹騎的作戰中,劉備部隊是一觸即潰。

第四,其餘破馬超,破張飛、吳蘭的兩場戰役,虎豹騎均有參加,具體過程不詳,此處不表。

虎豹騎為什麼最後消失?

這件事情史料上沒有明確記載,我做以下的推斷。

推斷:虎豹騎被併入曹操、曹丕的近衛軍。

佐證一:曹純死後,虎豹騎面對著新選統帥的問題,曹操說到,「純之比,何可復得!吾獨不中督邪?」曹操什麼意思?第一,曹純這樣的優秀統帥極其難得,第二,我親自作為虎豹騎的統帥。

曹操基於虎豹騎的重要性,不再選統帥,自己兼任,那麼很可能虎豹騎就此告別了沙場上征戰四方,而成為曹操的近衛軍。

佐證二:作為史料中虎豹騎最後兩任統帥的曹休、曹真,在216年之後,官職為中護軍,也就是曹魏的中軍、禁軍首長。在官職的層面,曹休和曹真之後,曹氏子弟就不再出現任虎、豹騎的指揮官的說法,而是武衛將軍等正式的禁軍官職,然後再升中領軍。

回到我的推斷,也就是說,很可能從216年開始,虎豹騎就正式成為了中軍編製。


原創碼字著實不易,你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歡迎跟我一起讀詩書,學歷史。點個贊,就像是跟我擊個掌。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劍,專業解惑二十年。之前筆者曾經寫過這麼一篇文章,今天再加點內容說說曹操的虎豹騎,以及怎麼沒的。

虎豹騎,在《三國演義》中是沒有提及的,在《三國志》第九卷的「曹仁傳」里,提到曹仁的弟弟曹純,專職掌管曹操麾下一隻名為虎豹騎的部隊。

「仁弟純……督虎豹騎圍南皮。」 是說,在南皮這個地方,曹軍與袁紹的兒子袁譚激戰,正當「糾纏不清」的時候,曹純帶領虎豹騎殺馬趕到,一舉擊潰袁譚,並將袁譚斬首,「純麾下騎斬譚首」。

還有一次,曹操北征烏桓,也出現了虎豹騎的身影。虎豹騎斬首蹋頓,從高坡上一衝而下,以閃電的速度解決戰役。

而在長坂坡戰役中,又是虎豹騎俘虜了劉備的兩個女兒,「追劉備於長坂,獲其二女輜重」。

另外,劉備也有這麼一支特種部隊叫白毦兵 。

那曹操的虎豹騎怎麼沒的呢?

《魏書》上說,虎豹騎最後一位統領曹純死後。

曹操想選出新的首領,但是他內心是覺得沒有人可以比得上曹純的,讓大家舉薦,大家也明白他的意思,反正討論來討論去也沒合適的人,曹操說,哪裡在去搞個曹純啊,這麼多人卻選不出一個中督啊!

虎豹騎就這麼沒了。


曹操建立的虎豹騎不是用來橫掃天下的,主要是用來保衛工作的,關鍵的攻堅戰的時候必定會出擊,相當於曹操建立的最精銳的部隊,可以理解成曹操的禁衛軍。

虎豹騎天下驍勇,所選的成員都是百里挑一精英。曹丕繼位之後,曹真還是受到重用的,所以我估計虎豹騎還是有,只不過歷史上可能沒有記載,所以才造成了一種假象虎豹騎不見了。

有這麼幾個人當過虎豹騎的統領。曹仁的弟弟曹純,他帶領虎豹騎在攻佔南皮,他是虎豹騎的第一任統領,攻打袁譚的時候,立下了赫赫戰功。收復荊州後,曹操聽說劉備跑了,帶了5000輕騎追趕劉備,這裡面就有曹純帶領的虎豹騎,劉備帶了張飛,帶了諸葛亮,幾十個人跑了,把老婆都扔了,所以曹純抓了劉備的兩個女兒。

在漢中之戰,特別是曹休敗馬超跟張飛的聯軍,那一場下辨之戰,是曹休的成名戰,這個時候曹休帶領的就是虎豹騎,當時是跟曹真一起,曹真,曹休,這兩個人都是虎豹騎的統領之一。


虎豹騎是曹操最為精銳的部隊,主將是由曹純統帥,曹休和曹真也統帥過虎豹騎。虎豹騎的選拔極為嚴格,都是從軍中百人將行選取的。

虎豹騎的統帥歷來都是曹氏族人,而統帥僅有曹純,曹休和曹真三人,皆是曹操的親信族人,所以虎豹騎也是曹操嫡系部隊。虎豹騎在主將曹純死後,曹操說:「純之比,何可復得!吾獨不中督邪?」,然後就自己統帥虎豹騎了。

而曹休和曹真也做過虎豹騎的統帥(畢竟曹操是君主,不可能老有機會統帥的),都被曹操拜為中領軍,即曹操的禁軍統領。王子想可能在曹純死後,曹操就一點一點把虎豹騎這支部隊改編成中軍的編製中。所以在曹丕繼位魏王時,虎豹騎不是消失了,而是作為中軍繼續保衛曹丕了。

原創不易,希望大家點贊評論轉發。(σ?ω?)σYO?

我是喜愛(?°з°)-?歷史的王子,歡迎大家找我探討歷史。

∠(`ω′*)敬禮


謝謝邀請。

虎豹騎作為曹操的特種兵,在曹操的統一大業中發揮過很大的作用。斬袁譚於南皮,殺烏丸於白狼山,破劉備於長坂坡,又在關中大敗馬超,可以說是所向披靡。然而在曹魏建立後,卻再也看不到這支部隊的身影了。其實虎豹騎一直都是曹操的看家寶貝,只在最需要的時候才會用到它。虎豹騎的第一任統領是曹純,曹純死後,曹操便直接統領這支部隊。

曹魏建立後,京城分設五營。虎豹騎的成員極有可能被分散到這些部隊里,而他們本身就是百里挑一的勇士,用他們訓練禁軍,也再合適不過了。曹魏的中央軍實力頗為強健,多半是由於虎豹騎的榜樣力量和實際訓練效果吧。


曹操的虎豹騎堪稱三國時期最強悍的精銳騎兵,這從虎豹騎的戰績中就可以看出:建安九年,虎豹騎圍南皮城,斬殺袁譚。3年後曹軍北征烏桓,虎豹騎活擒號稱「冒頓單于再世」的匈奴人首領蹋頓。建安13年,虎豹騎一晝夜狂奔300里,追擊劉備於長坂坡,抓獲劉備的兩個女兒。建安16年,虎豹騎大破天下西涼鐵騎。建安23年,虎豹騎破吳蘭,擊敗張飛馬超。這其中最厲害的,是擊敗了當時天下第一的西涼鐵騎。要知道,西涼鐵騎來去如風,裝甲精良。馬超憑著西涼鐵騎和曹操六戰渭水,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狼狽不堪。從上述戰例可以看出,虎豹騎無論是攻堅、長途奔襲的戰鬥力,都是其他部隊無法望其項背的。那麼虎豹騎是一支怎樣的部隊呢?

野史中有個說法,最先的虎豹騎士兵都是死囚,為求生存不惜拼盡全身。後來的虎豹騎的士卒,隨便抓出一個,都是其他部隊的百夫長。現代考古發掘出了曹魏的豹騎都督印,這說明虎豹騎是分為虎騎營和豹騎營。虎豹騎的將領共有八人,都是曹家和夏侯家子弟,被稱為八虎騎。

那為什麼到了曹丕時代,虎豹騎就銷聲匿跡了呢?有3種可能,首先這樣一支「特種部隊」,無論是裝備、人員還是馬匹,都必須是最精良的。而三國時候養馬是非常貴的,在東漢末年的亂世要供養這麼一支精部隊,耗費的錢糧物資都是巨大到驚人的。這也是虎豹騎首領都是曹氏或者夏侯氏子弟的原因之一。第二,在三國後期都是大規模的軍團作戰,一支小規模的特種部隊所起的作用相應減小了。第三,作為頂尖精銳部隊的虎豹騎,也許在曹操擊破馬超後,被分散入曹魏的精銳五營:武衛,中壘、中堅、驍騎、游擊;或是被稱帝後的曹丕收入了禁軍中。


對於曹操建立的虎豹騎在我的印象當中《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好像沒有介紹過,在其它古典文獻里有記載過!

虎豹騎是曹操的部隊中的精銳,他的統領都是曹氏的將領,由於曹操是最信任曹氏的!虎豹騎的戰績也是非常卓著的,在官渡之戰,長坂坡戰役,破馬超等等戰績都可以體現出他的驍勇善戰!

然而,在曹丕上位後虎豹騎漸漸消失了,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其一,虎豹騎不太服從曹丕的指揮!由於虎豹騎是曹操的直屬部隊,這支部隊都是曹操嫡系統領的,之前也輪不到曹丕來統治!在軍事中曹丕沒有太大的實力,曹丕就將其編入其他部隊中!

其二,虎豹騎的作用沒有之前那麼突出!由於後期戰爭減少,況且是水戰和山地作戰,虎豹騎發揮不了作用了,而且他的花費又太大,經濟又日漸凋凜所以就撤銷了這支部隊!

(圖片來源於網路)


1.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在曹操平定北方之前,虎豹騎就像他的名字一樣霸道,在中原大地任意馳騁,所向無敵。但當曹操徹底平定了北方,虎豹騎就再也無用武之地了,長江有天塹,蜀地有溝壑,虎豹騎就跟之後的八旗子弟一樣,消散在歷史的煙雲中了。

2.一軍不侍二主

虎豹騎作為曹操最最最精銳的部隊,對曹操是忠心耿耿,曹操素來就有稱帝之志,且曹操最器重的兒子是曹沖和曹植,並不是曹丕,因此曹操死後,虎豹騎對曹丕是完全抵觸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虎豹騎跟隨曹操征戰幾十年,當年的那些老夥計死的死,傷的傷,剩下的也漸漸老去了,不能再參加大規模的軍事作戰,因此就漸漸的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了。

綜上,虎豹騎的消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就像猴子終究會進化成人一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