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琮投降後,劉表麾下7大猛將,有6位歸降劉曹,只有他選擇孫權

鳥擇良木而棲 ,賢臣擇名主而仕。在群雄逐鹿的東漢末年,各路諸侯也是紛紛崛起。劉表作為官封的荊州牧,雖割據一方,但無雄才大略。諸葛亮一句「其主不能守」,就已經給他蓋棺論定了。不過,劉表手下還是有不少風雲人物的,光猛將就有7位之多。那劉琮投降後,劉表麾下的7大猛將都去了哪裡呢?有6位歸降劉曹,只有他選擇孫權。

這7人,在劉表手下,一直屬於默默無聞的狀態,但隨著新主的出現,他們也在三國的歷史上,發出了屬於自己的光和熱。

首先是,投靠劉備的魏延、霍峻和黃忠,這三位猛將。黃忠自然不必多說,花甲之年,尚能與關羽大戰數十回合,而不落敗,其戰鬥力可見一斑。位列蜀漢「五虎上將」,他算是這三人中最幸運的一位。定軍山一戰,一舉斬殺夏侯淵,成為即廉頗之後,最為「老當益壯」的典範!只有曹魏的文聘能與之匹敵。

魏延,蜀漢後期的頂樑柱,其地位不亞於趙雲、關羽。起初,諸葛亮對他並不信任,還曾勸誡劉備,一定要小心提防魏延。好在,劉備善於識人,對魏延十分器重。入川時,擔任先鋒;漢中大戰,拿下漢中這一益州門戶,這都是魏延對劉備的回饋。任命漢中太守時,連張飛都沒有勝出,而是由魏延出任,法正輔助。可見劉備對他的信任。

霍峻,荊州望族,歸順劉備後,曾創下數百人,抵禦敵軍數萬人進攻一年的軍事記錄。他也因此也被稱為裨將軍。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兒子霍弋,也同樣是一位猛將。在劉禪投降後,他率領南中六郡歸降,並在不久後,平定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功封列侯。可謂是虎父無犬子的表率!

然後是,歸降曹操的文聘、蔡瑁和張允三人。

文聘,劉表大將,跟隨劉琮歸降曹操後,深受器重。歸降前,替劉表鎮守荊州北部;歸降後,替曹操駐守江夏。與黃忠相同的是,晚年的文聘,曾多次擊退關羽、孫權等人,竟沒有一點「拳怕少壯」的感覺。總的來說,歸降後的文聘,為曹魏的南方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也因此被封為後將軍,拜新野侯。

蔡瑁和張允,則是名震天下的荊州水師提督。值得一提的是,蔡瑁是劉表的小舅子,在荊州可謂是話語權十足。投降曹操後,由於出色的水戰經驗,以及在當地有不小的權威,所以,依舊掌管水軍。他們在史料中沒有留下過多的痕迹,反而在《三國演義》中,中了周瑜的「離間計」,被曹操所殺。若非如此,恐怕也不會有火燒赤壁了。

劉琮投降後,劉表麾下的7大猛將,有6位歸降劉曹,只有他選擇孫權。此人正是「東吳第一猛將」,甘寧。甘寧,土匪出身,外號「錦帆賊」。投靠劉表後,不得重用,只得轉投黃祖,但又因為出身,依舊沒能受到重用。不忿之下,來到孫權麾下,才得以施展才華。魯肅和關羽對峙時,他曾和關羽大戰三百回合,而不落下風;與曹操爭奪合肥的時候,他曾多次救主於危難,更以百騎劫營名震天下,成為「東吳第一猛將」。

陳壽在修撰《三國志》時,將他歸為「江表之虎臣」。劉表麾下7大猛將,有6位歸降劉曹,只有他選擇孫權,但他卻是最厲害的一位(個人戰力不高,統帥能力極強)。可見,「劉備三顧茅廬」是多麼重要,否則,只會錯失甘寧這樣的虎將軍。

參考文獻:《三國志》《襄陽耆舊記》


1.文聘、蔡瑁、張允三位大將投降了曹操。文聘曾鎮守荊州北門,被委以如此重任可見其不是等閑之輩,後因劉琮降曹,不得不追隨舊主,不負所托的立了不少的功勞。蔡瑁和張允是水軍將領,後被周瑜施反間計借曹操之手誅殺。

2.大將魏延、黃忠本在長沙太守韓玄帳下效力,後因關羽攻打長沙,韓玄待人狡詐刻薄不得人心,兩位大將便一同歸於劉備。大將霍峻於劉表病逝後就投降了劉備,他曾以百人敵劉璋萬人相持一年,實力非同一般。

3.大將甘寧在劉表手下並沒有受到重用,而是遇到了孫權他的才能才得以發揮的,對抗關羽,夜襲曹營,立了不少的戰功,因此孫權才會誇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


1.魏延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也。(荊州新野一帶)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

正史中三國志沒有關於魏延具體投靠劉備的情節記載。

三國演義中主要情節為,劉琮聞玄德至,懼而不出。蔡瑁、張允徑來敵樓上,叱軍士亂箭射下。城外百姓,皆望敵樓而哭。城中忽有一將,引數百人徑上城樓,大喝:「蔡瑁、張允賣國之賊!劉使君乃仁德之人,今為救民而來投,何得相拒!」眾視其人,身長八尺,面如重棗;乃義陽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長。當下魏延輪刀砍死守門將士,開了城門,放下弔橋,大叫:「劉皇叔快領兵入城,共殺賣國之賊!」

結果劉備非要裝大義,不進城扭頭撤退,把魏延給坑了,魏延只好向南也跑路。

劉備在赤壁之戰後全面進攻荊南四郡,魏延在長沙太守韓玄麾下擔任裨將軍。好兄弟黃忠要被砍了,魏延突然帶兵出現,劫法場救黃忠 殺韓玄。魏延開門投降,諸葛亮偏要進讒言說他有反骨。

三國演義把魏延黑成翔,諸葛死後留錦囊讓馬岱除掉魏延。不過正史上事實是諸葛亮死後,魏延也壓根沒想反 ,只是為人高傲自信,魏延能力還是有的,劉備在時魏延便守衛蜀漢的北大門漢中獨擋一面。魏延在蜀漢軍中只服諸葛丞相,諸葛很清楚自己死後他誰也不服,最後的指令僅僅是「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使自發。」魏延不聽命令就別鳥他,隨他去吧。結果魏延聽到命令果然不服氣,不僅不服氣還要搞出點大事。「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魏延武夫,壓根看不起楊儀這種文吏,搶先南歸燒斷閣道,兩人互相上表對方謀反,朝臣肯定都偏向同是文人的楊儀。魏延違背丞相遺令理虧在先,所部人馬全部倒戈,自己也被馬岱所殺。

2.黃忠

黃忠字漢升,南陽人也。荊州牧劉表以為作中郎將,與表從子磐共守長沙攸縣。

及曹公克荊州,假行裨將軍,仍就故任,統屬長沙太守韓玄。先主南定諸郡,忠遂委質,隨從入蜀。

黃忠在劉表手下只是中層將領,表現不突出,曹操只是讓他代理副將軍,輔助地方軍事。劉備攻打荊南四郡時候黃忠投靠劉備。攻打劉璋時候黃忠先登陷陣,勇冠三軍,成為了上將。人生巔峰還是在定軍山斬首夏侯淵,任命為後將軍,與關羽同位。僅僅一年後就病故。

3.蔡瑁

蔡瑁,出身南郡襄陽縣有力豪族蔡氏。姐姐嫁給了政治夥伴劉表,即蔡夫人,投降的小兒子劉琮生母。年輕時還和曹操是好朋友。他的出身和交際,在那個漢末亂世完全處於不敗之地。歷任荊州大郡的太守,深得劉表信任重要。

曹丞相打過來的時候,蔡瑁聯合荊州的另一個豪強出身的蒯越,極力忽悠劉琮投降。蔡氏

蒯氏與劉表實質上也只不過是個政治合作夥伴關係而已,地方豪強無非是為自己的利益,荊州換個主子而已,難道還真為個小屁孩少主,和軍事巔峰的曹丞相魚死網破?

投降陞官封侯,不亦樂乎,與曹丞相追憶少年往事。

4.張允

劉表的外甥,其母劉氏,是劉表的姊妹,所以也與蔡瑁有姻親之誼。也是劉琮的支持者。

正史上投降後邊沒有記載,演義中與蔡瑁一同為周瑜反間計被曹丞相所錯殺。

5.文聘

文聘字仲業,南陽宛人也,為劉表大將,使御北方。

劉琮決定投降時,文聘遲遲晚去,因為是荊州大獎,為曹操重用,授予軍隊,追擊劉備。

赤壁之戰後一直擔任江夏太守,不停的騷擾攻擊已經掌管荊州的關羽。並且挫敗孫權,之後坐鎮江夏數十年,抑制防禦東吳。

6. 霍峻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兄篤,於鄉里合部曲數百人。篤卒,荊州牧劉表令峻攝其眾。

表卒,峻率眾歸先主,先主以峻為中郎將。

霍峻也隨劉備入蜀,作戰勇猛,餘生便一直擔任梓潼太守。

劉表手下沒有七大猛將吧,其實嚴格來講,只有文聘一個談的上猛的。

魏延黃忠霍峻在劉表手下都只是中層下層將領,投靠劉備後才有了人生。蔡瑁張允也沒打過經典戰役,官職靠出身。提問是劉琮投降後的猛將,長為江夏太守的黃祖擊殺孫堅單挑江東十幾年,稱的上很猛,不過之後被孫權擊敗殺死。甘寧也是當之無愧的猛將,不過劉表無能不會馭才,甘寧也只好投靠東吳。劉表其他手下也只是文人如蒯越蒯良。


蔡瑁,張允,文聘三人投了曹操。前二人成了水軍頭領,後東吳反間計,曹操殺死二人。文聘一直跟隨曹魏,履立戰功,後被封侯。

黃忠,魏延,霍峻投降了劉備。黃忠在定軍山戰鬥中斬殺了曹魏大將夏侯淵,立下大功,被封為大將軍。魏延幾十年征戰,立下大功,後來內鬥中被斬殺,可惜!霍峻入川立下大功,可惜年僅四十去世。

甘寧則歸順孫權,在赤壁之戰里,跟隨周瑜擊敗曹操。在後來的逍遙津大戰中,領數百騎衝擊曹操大營,無一傷亡,令曹營膽寒。

可惜劉表沒有大志,不然這七員大將,加上智謀之士,幾十萬大軍,當可縱橫天下。


劉琮投降曹操後劉表手下的七大猛將,蔡瑁,張允,文聘跟隨劉琮投降了曹操。黃忠,魏延,霍峻投奔了劉備,後來為劉備打下蜀漢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甘寧投奔了孫權,在東吳方面一直是數一數二的猛將。

其中,投降曹操的三大猛將中,文聘後來表現的非常的出色,一直受到曹操父子的重用。曹操由於非常信任文聘,所以一直讓他鎮守江夏。在這之後幾十年,無論是吳國還是蜀國,發動了數10次戰役,都沒能夠攻下江夏。而且文聘在戰鬥的過程中先後擊敗關羽,孫權等,可謂是威名遠揚。後來曹丕即位後,他被封為後將軍。而蔡瑁,張允投降曹操之後,事迹比較少,史書上記載不詳。三國演義里說到他們被周瑜用反間計所殺,並不是真實的史實。

投奔劉備的三人中,黃忠和魏延的名聲可謂是如雷貫耳,他們的事迹大家可謂是眾所周知。黃忠和魏延跟隨劉備一起入川,攻打劉璋。後來在漢中戰役中,黃忠和魏延又履立戰功,尤其是黃忠在陣前斬殺曹魏大將夏侯淵,更是奠定了這一戰役的勝利。在漢中戰役結束後,劉備就按功勞大小,封黃忠為後將軍,魏延為漢中太守,可見他們對劉備集團的重要性。

霍峻雖然名氣不夠大,但是他在劉備進攻奪取四川的過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鎮守葭萌關一役中,劉璋派兵上萬人進攻,而他只有數百人,卻堅守一年,為劉備成功奪取西川,立下了首功。

投奔東吳的甘寧也是為保衛孫權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首先跟隨孫權攻破黃祖,赤壁之戰後又隨周瑜攻打曹仁,奪取了夷陵。在孫權攻打合肥的時候,甘寧身先士卒,首先突破皖城。在逍遙津一戰中,又保護孫權死裡逃生。最後在劉備進攻東吳的夷陵之戰中,甘寧身亡。

總之,在三國演義裡面劉表雖然表現不怎麼出色,但他手下也有不少的人才,光這7員大將,就足以讓各方矚目。由於三國鼎立,他們各自投奔東西,分屬不同陣營,在各自集團內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劉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人。東漢末年宗室、西漢魯恭王劉余之後,漢末群雄之一。

東漢末年,劉表被任命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在荊州期間,劉表恩威並施,開立學堂,善待百姓,招募謀士,成為一代軍閥。

劉表遠交袁紹,近結張綉,收留劉備,勢力範圍數千里,有十餘萬兵馬,一生稱雄荊州。

劉表曾殺孫堅,又曾抵抗曹操,而劉表在荊州屹立不倒,是因為麾下擁有精兵猛將。後世把他手下的強將,按後來功績分為七大猛將。分別為:黃忠、李嚴、甘寧、文聘、蔡瑁、霍峻、黃祖。其中黃忠、李嚴、霍峻去了蜀漢;甘寧去了東吳;蔡瑁和文聘去了曹魏;黃祖死了。

一、黃忠

黃忠(147-220年),字漢升,南陽郡南陽(今河南南陽)人。黃忠跟隨劉表時,任職中郎將。

因和劉備意氣相投,209年歸順劉備。黃忠參與了攻取益州劉璋的戰役,219年,黃忠一生的巔峰,就是定軍山一戰了,以高齡之身斬殺曹操麾下大將夏侯淵,加封后將軍,賜關內侯。

次年,黃忠病逝。

二、李嚴

李嚴,後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陽人。李嚴年輕時為郡中專職吏員,行事能幹,荊州牧劉表讓他到郡中各縣任職。

在跟隨劉備後,李嚴得到了不斷提拔,曾擔任中都護、驃騎將軍等官職。等到劉備白帝託孤時,李嚴和諸葛亮一起成為託孤大臣。

公元231年,蜀軍北伐時,李嚴延誤押運糧草,為推卸責任而阻撓諸葛亮的北伐,使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獲罪,被廢為平民,遷徙到梓潼郡。

三、甘寧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曾率八百健兒投荊州劉表,因出身,末受重用。後又轉投江夏太守黃祖麾下,還是未受重用。

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寧率部投奔孫權,孫權真心的接納了他,自此之後,甘寧為東吳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

破黃祖據楚關,攻曹仁取夷陵,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獲朱光,率騎襲曹營,戰功赫赫,可以說是後來東吳的第一勇將。

四、文聘

文聘,字仲業,南陽宛人,荊州劉表的大將。劉表死後,劉表之子劉琮投降曹操,文聘這位猛將也投入到曹魏的陣營中。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在跟隨曹操後,文聘多次帶兵攔住了關羽的軍隊,又擊退東吳大軍,成為曹操倚為屏障的大將之一,威名遠播,後又多次征討,封后將軍,新野侯。

五、蔡瑁

蔡瑁,字德珪,襄陽人。蔡氏為襄陽大族,劉表的後妻就是蔡瑁的親姐姐。

在東漢末年,劉表可以坐穩荊州牧的位置,離不開蔡瑁所在家族的支持。

208年,曹操揮軍入荊州,蔡瑁與蒯越共同投靠曹操,後在曹操麾下辦事,歷任從事中郎、司馬長水校尉,封爵為漢陽亭侯。

六、霍峻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

他的哥哥霍篤,曾在鄉里召集家族武裝幾百人。霍篤死後,荊州牧劉表命令霍峻統領這支隊伍。

在劉表去世後,霍峻跟隨劉備征戰。因為攻打益州中立下戰功,於是劉備分廣漢為梓潼郡,任霍峻為梓潼太守、裨將軍。

七、黃祖

黃祖,東漢末年,在劉表麾下任江夏太守。

黃祖在與長沙太守孫堅交戰時,其部下將孫堅射死,因此與江東孫氏家族結仇。

雖然史料記載,對抗江東的戰事上,黃祖幾乎都呈現下風,又屢戰屢敗,但仰賴劉表的守土防禦戰略,江夏領土從未落入過孫家之手,而僅有軍民被虜走的記載。

此外,黃祖軍還有射殺凌操、徐琨的小勝。

在建安十三年(208年),黃祖與孫權的交戰中敗北,被殺。


「榮耀歷史」用心為你解答歷史


東漢末年漢靈帝時期,為了鎮壓各地的黃巾起義,在全國各州設州牧,掌管一州的軍政大權,派遣宗室子弟等出任,大家熟知的有益州牧劉焉、荊州牧劉表等。隨著中央政府式微,群雄並起,攻城略地自稱州牧,如冀州牧袁紹,豫州牧曹操等。

從公元190年劉表單騎入荊州,到208年病逝,劉表治理荊州近20年,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不一般的劉表

《三國演義》里的劉表給我們的印象就是一個胸無大志,懦弱不堪,昏庸不明,廢長立幼的老人,用兵數十萬,麾下一批猛將,卻守著荊州一片小天空,任由世外群雄征伐,最後只是為曹操做了嫁妝。

其實,真正的劉表是一個數一數二的能臣。公元190年,荊州刺史被孫堅所殺,朝廷委任劉表為荊州牧,此時劉表面臨的是什麼狀況呢?荊州治下南陽被袁術佔領,直接阻隔了劉表上任的道路,長沙等地也被民兵或者匪徒佔領。於是劉表隱匿姓名,單槍匹馬來到宜城,依靠蒯氏兄弟以及蔡瑁的幫助,最後取得了整個荊州。

治理荊州期間,劉表趕走了袁術,擊殺了孫堅,還有意進攻益州和交州。在亂世之中,荊州成了世外桃源,所以中原大地躲避戰亂的名士就紛紛隱居在荊州,諸葛亮就是最好的代表。

荊州巔峰時期擁兵十數萬,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勢力,但是劉表平生的志願是守住荊州,並沒有爭霸天下的雄心,所以白白喪失了巨大的戰略優勢,等到曹操已經強大起來的時候,劉表已經垂垂老矣,不再是對手,小兒子劉琮更是被曹操嚇破了膽,把劉表的全部心血拱手送給曹操。

劉表麾下七大猛將

經營荊州數十年間,劉表帳下也聚集了較多猛將,其中比較知名的有七人,按照後來他們的歸宿,分為曹操陣營、劉備陣營、孫權陣營。

7人之中3人進入曹操陣營,分別是蔡瑁、張允和文聘。

蔡瑁、張允是劉表的主要將領,也是荊州水師的統帥,早年頗受劉表重用,劉表還娶了蔡瑁的妹妹蔡夫人,生了小兒子劉琮,也是在蔡瑁的運作下,劉表才立小兒子劉琮為繼任者。劉表死後,曹操南下,蔡瑁、張允和劉琮一起將荊州送給了曹操,歸降曹操之後並不像《三國演義》中那樣被周瑜反間計殺害,但是也見不到其他的記載。

倒是曹丕有一句評語提到了二人:

佞邪穢政,愛惡敗俗,國有此二事,欲不危亡,不可得也。何進滅於吳匡、張璋,袁紹亡於審配、郭圖,劉表昏於蔡瑁、張允。

匡、璋、配、圖、瑁、允之徒,固未足多怪,以後監前,無不烹菹夷滅,為百世戮試。

曹丕認為劉表的滅亡是因為蔡瑁、張允二人佞邪穢政,愛惡敗俗,應該將二人烹菹夷滅,為百世戮試,足見兩人在曹魏陣營並不受看重,甚至日子過得比較苦。

文聘則比蔡瑁、張允強很多了,也是有能耐之人。一開始不願意歸降於曹操,後被曹操感動,為其效力,鎮守江夏。赤壁之戰失利後,江夏就是曹操與孫劉陣營的最前線,文聘多次擊退關羽的進攻,牢牢守住江夏讓關羽無法前進半步,後來還抵擋住了孫權方向的進攻,成為曹魏南面的鋼鐵長城,受到了曹魏皇帝的禮遇,封為新野侯。

7人之中有3人歸於劉備,分別是黃忠、魏延、霍峻

黃忠在劉表帳下地位並不高,而且一直在長沙任職,劉備取得長沙之後歸降,才開始嶄露頭。跟隨劉備入川,一路摧古拉朽,最後與劉備大軍合圍成都,可謂是立下汗馬功勞。他人生的頂峰是在漢中爭奪戰中定軍山一役斬殺曹魏大將夏侯淵,直接改變了漢中之戰的走勢,奠定了最後的勝利。斬殺夏侯淵如此高級別的將領,可是關羽、張飛都沒有做到過的。漢中之戰後黃忠被封為後將軍,關內侯,與關羽平級。

魏延其實並不能算劉表的大將,因為此時的他只是一個小人物,史書都沒有太多記載。他的輝煌也是開始於劉備入川。特別是諸葛亮時期,魏延作為此時蜀國第一名將,多次跟隨諸葛亮北伐,貢獻子午谷奇謀並未被採用。諸葛亮死後,本以為可以大展拳腳的魏延卻死於內部權力鬥爭,最後被楊儀、馬岱等人夷滅三族。

霍峻同樣是在入川作戰中登上歷史舞台,他被很多人推崇為三國第一守城大將。劉備入川作戰後,蒹葭城成為其重要據點,大後方。劉璋乘劉備出征在外,命一萬大軍進攻蒹葭城,此時蒹葭城內只有霍峻和幾百守軍。如果蒹葭城失守,那麼劉備的大軍在蜀地就成了無本之木,覆滅只是時間問題,所以霍峻嚴防死守,依靠這幾百人足足守了1年多時間,劉璋軍隊眼看無法攻破撤軍途中還被霍峻掏了一下,損失一名大將。為此劉備平定巴蜀之後也是極力表彰霍峻之功。

可見跟隨劉備的3人都不是平庸之輩,都在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7人當中只有1人跟隨了孫權,他就是甘寧

甘寧,甘興霸,也許是孫權帳下武力值最高的猛將了,他並不是劉表死後才歸順孫權的,而是因為在劉表帳下無法得到重用,便投靠了孫權。

甘定原來是一名水匪,想要謀個出身,便投軍到劉表,發現劉表並無大志也不重視軍事後便想投靠孫權,但是因為道路不通,只得暫時在劉表部下江夏太守黃祖帳下效力。

仍然得不到重用的甘寧最終還是投入了孫權的懷抱,開始大放異彩。

甘寧投靠孫權之後,第一個建議就是要孫權進攻荊州,他認為劉表無遠大志向,接班人又不行,荊州遲早成為一塊大家爭食的肥肉,為何東吳現在不開始準備呢?他的意見得到孫權、魯肅等強硬派的贊同。隨後孫權兩次討伐黃祖,最終俘虜黃祖,為其父孫堅報仇。

隨後東吳的每場大戰甘寧都有參與,立下赫赫戰功,特別是濡須口之戰,甘寧率領一百多人夜襲曹軍大營,將曹軍攪得一夜睡不好覺,甘寧等人全身而退,孫權非常高興,認為甘寧就是他的「張遼」,《三國志》中也稱他為「江表之虎臣」。


如果把劉表換成劉備,或者孫權,佔據荊州八郡,又有十數萬軍隊,還有大量戰將人才,圖謀天下可能只是分分鐘的事情,可惜劉表操勞了一輩子,徒為別人做了嫁妝。


劉琮等荊州統治者決定率部投降。劉琮投降後,劉表麾下的七名武將也就各投新主,這七人此時雖不聞名於世,但在不久以後卻名震天下。

1。魏延,字文長,義陽平氏(今河南桐柏縣)人,是蜀漢中後期武力最強的將領,雖未進入「五虎上將」行列,但在蜀漢政權的地位絲毫不亞於趙雲、黃忠等人,其所出「子午谷奇謀」因未被諸葛亮採納一直令世人惋惜。劉琮投降曹操後,魏延轉投劉備,

2。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霍峻出身荊州望族,早年間曾隨兄長霍篤召集數百鄉勇投奔劉表。霍篤死後,霍峻繼承兄長部曲,劉表死後,霍峻遂追隨劉琦投奔劉備。

3。黃忠,字漢升,南陽郡南陽(今河南南陽)人,蜀漢「五虎上將」之一,官拜後將軍,賜關內侯。長沙之戰時,黃忠年近花甲,但仍能與當時武力最強的關羽大戰數十回合而不敗,定軍山一役更是陣斬曹魏上將夏侯淵,名震天下,這些足以證明黃忠武藝超群。憑藉赫赫功績,黃忠也成為「老當益壯」的代表性人物。

4。文聘,字仲業,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為劉表麾下大將,一直深受劉表信任,負責駐守荊州北部地區,除防禦曹操率軍南下外,還要負責監視新野劉備動向。文聘追隨劉琮投降曹操後,曹操對這位昔日荊州上將頗為重用,

5。蔡瑁,生卒年不詳),字德珪,襄陽蔡州(今湖北襄陽)人。,由於他是除掌管荊州水師外,還是劉表後妻蔡氏之弟,所以是荊州名副其實的實權派,位高權重。正是在他的擁立之下,劉琮才能繼位為荊州牧,同樣是在他的勸說之下,劉琮才會主動將荊州獻出。投奔曹操,

6。張允,劉表部將,與蔡瑁一起統領水軍。投奔曹操,

7。甘寧,武力超群,早年出身土匪,外號「錦帆賊」,後投奔劉表,劉表為人不喜征戰,甘寧無奈只得轉投江夏太守黃祖,誰知黃祖嫌棄其出身,並未委以重任,甘寧一怒之下便跨江轉投孫權。在孫權手下,甘寧得到重用,


黃忠,魏延,李延,霍峻去了劉備那裡,甘寧去了孫權那裡。文聘,蔡瑁去了曹操那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