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這些品牌門店隨時讓你置身美術館!



逛這些品牌門店隨時讓你置身美術館!


時尚的存在,常被人與多種美學體系相提並論:設計理念、視覺影像、品牌文化等,它們如影相隨,爲身處時尚產業最核心的品牌建立起獨特、創新的審美理論。對許多奢侈品牌而言,以店鋪裝潢設計爲主的視覺藝術與品牌文化和形象一脈相承,是將前者凝聚而成的總和,也是風格脈絡的呈現。如果說時尚產業是經濟與文化的融合,那麼其呈現的主要場所就在於品牌的店鋪。

店鋪視覺是人們最直觀地認知一個奢侈品牌的方式之一,我們往往會通過其存在的空間去理解它所要傳達的文化。比如將店鋪開設在歷史建築中,對奢侈品來說是一個兩全之策:依託於與自身有着密切關聯的、悠久歷史的建築,將充滿現代感的店鋪搭建其中,既能夠凸顯奢侈品的厚實文化底蘊,又是品牌基於傳統之上的革新之舉。

FENDI的 Palazzo FENDI 正是其中的經典案例。旗艦店盤踞於羅馬市正中心,建築前身爲1700年代羅馬最古老貴族之一Boncompagni-Ludovisi 家族其中的一座宅第。


逛這些品牌門店隨時讓你置身美術館!


FENDI位於米蘭的旗艦店 Palazzo FENDI

如今,建築外立面仍保持原樣,內部由室內設計師Gwenael Nicolas 操刀,五扇拱形玻璃窗呼應FENDI 五個字母。店鋪入口裝飾有瑞士藝術家Not Vital設計的巨型鏡面“月球”雕塑,下方的地面採用圓形同軸大理石地板,靈感源自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


逛這些品牌門店隨時讓你置身美術館!


Palazzo FENDI室內裝潢細節

另外還包括由銅針砌成的Baguette牆,上萬塊金色金屬片組成經典Baguette手袋,以及裂縫水泥以及拉絲古銅面板構成的裝置細節。


逛這些品牌門店隨時讓你置身美術館!


Palazzo FENDI中銅針砌成的Baguette牆

同樣坐落於佛羅倫薩的烏菲茲美術館所在地——領主廣場之上的 GUCCI 博物館,建築歷史可追溯至1337年。如今的一至二樓是精品店,設計團隊特地保留了石柱以及掛滿牆面的石質遁形紋章


逛這些品牌門店隨時讓你置身美術館!


位於佛羅倫薩領主廣場的Gucci Garden

裝飾風格也與佛羅倫薩城裏其他老店一脈相承,內部陳列的傢俱皆是從城中老店蒐羅而來,部分仍保留原樣;同時以鮮紅色勾勒出拱廊與窗的輪廓,地面則鋪滿做舊質感的大理石瓷磚。


逛這些品牌門店隨時讓你置身美術館!


位於佛羅倫薩領主廣場的GUCCI Garden門店外觀

在藝術與時尚之間構建交流的橋樑也是奢侈品牌最爲擅長的手法之一。2016年正值LOEWE創立170週年,在發源地西班牙開設全新的 Casa Loewe 旗艦店,更是記錄了品牌過去、當下和未來的博物館。


逛這些品牌門店隨時讓你置身美術館!


LOEWE位於西班牙全新旗艦店Casa Loewe

店鋪位於一棟建立於十四世紀的小樓中,牆面上留有紐約藝術家Gloria García Lorca 特製的陶瓷牆,大幅色彩明亮的畫作則出自英國畫家Howard Hodgkin 之手,另一側的牆壁上懸掛了十三幅由時尚攝影師 Steven Meisel 拍攝的插花作品照片(令人心動的是隔壁還開設了一家花店)。Anderson 將自己對時尚的美學認知於此融會貫通——它不僅是奢侈品,也是生活藝術的展現。


逛這些品牌門店隨時讓你置身美術館!


Casa Loewe中由紐約Gloria García Lorca 特製的陶瓷牆

逛這些品牌門店隨時讓你置身美術館!


在Casa Loewe中陳列的藝術品

店鋪視覺是許多奢侈品牌在推廣形象策略上的一大手法,是探索時尚與其他領域的交叉與融合,也是品牌在自身文化與風格上的統一。

PRADA Epicenter 旗艦店就貫徹品牌對現代主義的堅持,以及對先鋒派建築設計的鐘情。該項目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啓,因爲Miuccia Prada 認爲購物環境應該將消費和文化融合。首家旗艦店於2000年開設於紐約SOHO區百老匯街575號,由合作至今的OMA 事務所操刀完成。店內放置着多種風格的展示背板,它們與連接到天花板的壁紙與巨型籠式支撐物融合一體。最特別的是鑲花地板可以進行摺疊,從而可以作爲各種活動的平臺。


逛這些品牌門店隨時讓你置身美術館!


位於美國紐約的Prada Epicenter旗艦店

三年後,東京店開張,由建築大師組合 Herzog & de Meuron負責設計(他們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體育場館的設計師之一)。這棟高達六層的玻璃體大樓,靈感源自於剔透的水晶,外牆由數以百計的菱形玻璃框格構成極具現代感的幕牆。


逛這些品牌門店隨時讓你置身美術館!


位於日本東京的Prada Epicenter旗艦店

第二年,洛杉磯旗艦店在貝弗利山Rodeo Drive 落地,同樣由OMA 事務所完成。店內一段龐大的木製“山丘”狀樓梯造型獨特,與紐約店的“波浪”型構造相互呼應。獨具特點的是,每個更衣室都配備了等離子顯示屏,顧客可以從容不迫地看到自己的正面和背面影像。通過三個旗艦店的呈現,PRADA展現了作爲奢侈品牌在時代更迭中與不同城市文化的關聯性,同時也建立了對材料、應用科技和服務策略的嘗試空間。


逛這些品牌門店隨時讓你置身美術館!


位於美國洛杉磯的Prada Epicenter旗艦店

品牌創意總監的更替,往往也會帶動店鋪視覺形象的革新。新任創意總監Riccardo Tisci 入駐Burberry 之後,曾掀起了一波更換品牌LOGO的熱潮,位於倫敦攝政街上的旗艦店亦煥然一新。


逛這些品牌門店隨時讓你置身美術館!


Burberry 攝政街旗艦店將品牌經典的風衣掛成一列

在這棟前身爲劇院的建築裏,每個空間都裝飾有垂墜的遮光幕布,地板上鋪上了厚重的地毯。中心位置限時擺放的是出自英國藝術家 Graham Hudson 之手的三層支架結構沉浸式交互藝術裝置《西西弗斯的斜坡》。該裝置將店鋪主廳改造成了一個展示空間,生動詮釋了將聲音與視覺概念相結合的雕塑形態。富有革新精神的店鋪視覺形象能夠激發大衆對品牌風格文化的認知,並深切感受其可變性。


逛這些品牌門店隨時讓你置身美術館!


Burberry 攝政街旗艦店中的沉浸式交互藝術裝置《西西弗斯的斜坡》

有趣的是,與 Riccardo Tisci 相似,剛入駐 CELINE 的 Hedi Slimane 同樣在品牌的形象和 LOGO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儘管目前CELINE的新店鋪視覺尚未曝光,若依照他的審美理念與新系列秀場上的裝置,估計新店鋪中少不了他所鍾情的玻璃、鏡子等透明或反光材料以及大理石地面。


逛這些品牌門店隨時讓你置身美術館!


Celine 2019年春夏系列發佈會使用的裝置

當然,目前一切仍是未知數。只是不知曾經Celine店鋪中那些由丹麥藝術家FOS所設計的陳列櫃和落地燈等藝術氣息十足的家居產品將會去向哪裏(這些擺設幾乎和Phoebe Philo設計的時裝同樣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逛這些品牌門店隨時讓你置身美術館!


丹麥藝術家FOS爲Phoebe Philo 時期Celine設計的陳列櫃與燈飾等家居單品

對奢侈品牌而言,品牌形象與文化並不是空中樓閣,它們無法單純地作爲理念而孤立存在,而是通過銷售、文化傳播、視覺傳達等環節令其保持活力與創新,其中店鋪視覺是最爲直接的表達,也是當下諸多品牌進行競爭的最終秀場。


策劃/芭莎時裝組

編輯/Yoanna 劉婉瑤

文字/Jessica Xu

微信執行/Micah IU

部分圖片提供/東方IC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