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根總統傳奇(一):歷史的選擇

直到196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結束後,又有人找到里根,希望他考慮競選加州州長,並預測他能獲勝。

里根說,當時的加州黨派四分五裂,情況很糟,但要讓自己加入競選,對於當時的他仍是無稽之談。

人生轉折 決定競選

然而,這些人持續不斷地表達他們的意願,直到讓里根夫婦感到有些坐立不安。

最終,里根對南希說,“如果他們說的是對的,該如何?好像我們不能再推辭下去。”

里根與這些不請自來的競選團隊約法三章——競選活動和計劃等全由他們籌劃和安排,他只管去赴約、發表競選演說和與選民見面。

六個月後,他自會得出結論,是應該參選還是繼續做他的老本行。

時間過去了,根據選民的反饋,里根不得不相信敦促他競選的人是對的——他應該加入競選,並且有很大的勝選把握。

里根離開了自己得心應手的演員生涯,於1967年成功當選加州州長,並任職兩期。

之後,他於1980年擊敗在任總統卡特,當選美國第40任總統,再於1984年成功連任。

作爲總統,里根爲美國的最大貢獻是重新定義了“政府”的含義——小規模、高效率、解決而不是成爲問題。

他爲世界的最大貢獻莫過於加速在東歐結束GC主義,倡導自由市場經濟和維護人權、信仰及言論自由等普世價值。

如今,里根爲世界帶來的影響在近半個世紀過後,依然發揮著作用。

無論從事哪一項職業,里根始終忠於信仰,捍衛道德傳統。他強調和平與力量共存,自由與繁榮並行,善意與原則同在,勇氣與持久相伴。

他的人格魅力、謙虛精神、博學強記和領導才能在青少年時代就顯出端倪,而他在小小年紀就懂得了藏鋒隱晦。

影響里根人生的關鍵人物:母親

里根於1911年2月6日出生在伊利諾伊州的坦匹克(Tampico)一個典型的以農耕爲主的中部小鎮。他是家中的第二個孩子。

里根的父親是一位銷售員,愛講故事,但時常嗜酒。他的母親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

據里根傳記作家科拉塞洛(Bob Colacello)說,由於父親無法長期保持就業,頻繁的搬家成了童年時里根常常經歷的事。也因此,他很難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9歲時,里根再次隨家人搬到伊利諾伊州的迪克森(Dixon)。這一次,父親保住了一份穩定的工作,里根的生活也第一次穩定下來。

一日放學後,里根看到醉酒的父親躺在自家門前,不醒人事。他鉚足了力氣將父親拖進屋內,然後陷入深深的沮喪和悲傷。

他對母親說,父親的樣子令他感到惱火。善良的母親說,“父親病了,他正在努力改變,你要理解他……當生活中發生了艱難的事,這是因爲神可能在前方,安排了另一件好事,等着你。”

母親的話爲里根帶來了很大的安慰和力量。11歲時,他受洗成爲一名基督徒。

少年聰穎 謙虛友善

15歲開始,里根爲當地教會的週日少年班擔任教員。他的演講和表演才能也從這裏起步,並且不斷地提高。

一位熟悉里根的朋友說,里根具有獲得快樂的能力。傳記作家坎農(Lou Cannon)認爲,里根的這種能力來自於母親。

當里根進入高中後,他的天賦和才華變得更加突出。他是一名全優生、校游泳隊和橄欖球隊成員,他是班裏最出衆的學生。由於他總是樂於助人和笑容可掬,他被推舉爲學生會主席。

“這不是他有意競選來的,而是自然而然得到的”,坎農說。

由於聰穎和勤奮,里根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爲了不顯得太特別,里根有時會故作愚鈍。

里根不僅在校成績優異,他在其它事務中也十分出色。到了暑假,他報名成爲游泳教練和救生員。5年中,他在河裏救起過77人。

種種不凡的經歷,或許已經讓年輕的里根隱約感到,生命中有一項使命在等待着他。

(未完待續。。。)

----------------------------

(張老師人在加國公衆號:CANADAZH,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往期文章:

波音黑匣子還原,太恐怖了,還敢坐飛機嗎?(二二九)

麥帥爲什麼要保留天皇(二二八)

日本平成時代失去的三十年(二二七)

飄在美國的老楊頭(二二六)

阿扎爾:挑起印巴衝突的聖戰鬥士(二二五)

移民,孩子有權選擇平平淡淡!(二二四)

特朗普與奧巴馬的路線鬥爭(二二三)

埃航波音飛機墜機原因解析(二二二)

10年後的AI世界太多人要失業,你準備好了嗎?(二二一)

爲何富了,我們還得不到別人的尊重?(二二零)

那個創業的好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二一九)

誰沒個年輕的時候呢!(二一八)

現在的年輕人都怎麼了(二一七)

庶民的勝利:亞馬遜被趕出紐約(二一六)

馬杜羅做不了華盛頓,但可以華麗地轉身離去(二零零)

老美太壞不讓人好好過年(一九九)

委內瑞拉動亂的歷史和與資本市場關係(一九八)

政府開門了大家都happy(一九七)

美元升值到底有多可怕?(一九六)

快訊:委國最新形勢簡報及各方表態(一九五)

厲害了word姐,她要對1%的富人徵稅70%(一九四)

混亂的委內維拉(一九三)

喫瓜羣衆:人比人氣死人(一九二)

狗年回國見聞(一)(一九一)

吳秀波打的不是愛情保衛戰(一九零)

往期文章(七)

往期文章(六)

往期文章(五)

往期文章(四)

往期文章(三)

往期文章(二)

往期文章(一)

往期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