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出現這樣的全民瘋搶,是星巴克的貓爪杯,不少年輕人為了在朋友圈裡po出代表著fashion和品位的貓爪杯,不惜在星巴克里大打出手,形象全無。

星巴克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咖啡品牌,在做咖啡周邊這件事情上,一直很認真。

然而,要說品牌的IP化營銷,還是優衣庫做到了極致。

1

老品牌+年輕IP跨界=年輕態

1984年,優衣庫成立於日本山口縣宇部市,那時正是日本經濟低迷時期,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當時的日本人正脫下奢侈品,轉而開始採購舒適廉價的服裝,優衣庫便是在這樣的時機下,逐漸走入了千家萬戶。

經過了18年的發展,優衣庫的服裝品牌越來越國際化,平民化,2001年8月,首先成立於江蘇的中國優衣庫子公司Fast RETAILING成立,直到2002年9月,2間位於上海的UNIQLO店開業,自此之後的18年里,優衣庫在中國一直突飛猛進。

2009年,日本百貨衰退達10.1﹪,優衣庫卻逆勢成長,年獲利達1086億日元,較前一年增長24﹪,優衣庫在中國、東南亞、歐洲等多個地區都有加工點,其中,中國的各種加工企業多達幾百家。

毫無疑問,在中國,優衣庫已經變成一種年輕人的快時尚品牌,然而實際上,優衣庫的品牌發展到今天已經36年了,在服裝品類而言,絕對不是一個年輕的品牌。

但從線下銷售,到建立線上銷售,線上銷售之後,又玩起了跨界營銷,優衣庫的品牌營銷一直是時尚品牌的傳奇。

近20年來,中國的消費群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實體購物到互聯網購物,再返回線下,再到消費升級,優衣庫沒有錯過任何一波增長,而回顧它的發展過程,你會發現它一直與年輕人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聯。

比如今天優衣庫與KAWS的聯名款瘋搶事件。

其實,很多人可能根本不知道KAWS是誰,然而,這並不妨礙「優衣庫*??聯名款」的轟動效應。

Kaws其實是一名街頭藝術家,也是波普文化中極具轟動效應的人物,他的成名經歷也非常傳奇,畢業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畢業後曾在迪士尼工作過,但很顯然他無法適應朝九晚五的工作,於是很快辭職。

辭職後,為了他的街頭藝術,他曾經在夜晚將廣告牌偷回家中進行改造,當他漸漸成名以後,越來越多的品牌商開始選擇與他合作。

而當他的塗鴉生涯發展越來越順利之後,他結識了日本時裝品牌Undercover的創始人高橋盾(Jun Takahashi),並通過他察覺到跨界帶來的價值,於是,他前往日本尋求新的挑戰。

而一個偶然的機會下,他首次嘗試設計的玩具公仔,就意外的獲得了日本國內潮流界和公仔收藏圈子的熱捧。

KAWS逐漸變成了一個品牌,KAWS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商機,2006年,他創辦了潮流品牌OriginalFake,2012年他推出了畫集,現在,Kaws的藝術作品市場身價奇高。

這副Wonderful World以高達40萬美金的價錢售出。

他與國內知名藝術家岳敏君創作的figure,在藝術界轟動一時。

當我們知道了KAWS的經歷,再來看優衣庫選擇與這樣一位年輕的藝術家合作,也就絲毫不奇怪了。

KAWS本人的經歷非常傳奇,而他所設計的產品都深受年輕人的喜愛,無論是在塗鴉界,還是繪畫上,Kaws一直都在致力於創新,致力於打破自己。

這正是優衣庫所需要的聯名品牌的屬性。

於是儘管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KAWS是誰,但他們知道,優衣庫所選擇的聯名款,一定具備收藏價值,甚至轉手就能在鹹魚上增值好幾倍,這可都是錢啊。

有火眼金睛的網友發現,這張圖的地上滾了三個人,兩個AJ1紅黑限量,一個椰子700首發配色,你以為這些穿得起名牌鞋的年輕人真的只是搶衣服嗎?

那你就太天真了,他們不是在搶衣服,而是在搶錢,搶利潤啊!

優衣庫這次的聯名發售可謂非常成功,但,這並不是優衣庫的第一次聯名發售。

在此之前,優衣庫與海賊王、wow,拳皇,超級馬里奧等產品跨界出過聯名款。

發現沒有,優衣庫在選擇聯名發售的產品上,有個非常一致的特點:一定是年輕人喜愛的產品。

隨著時間的流逝,所有做時尚快消品的品牌,都會面臨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那就是百年老店在年輕人的心目中,則意味著那是爸爸輩/媽媽們用過的產品,標新立異的年輕人,誰想和媽媽輩/奶奶輩/穿同一個品牌的衣服啊?

一個36年的服裝品牌,想要持續在每一代的年輕人心目中,打造年輕快時尚的形象,那麼最好的選擇,就是選擇年輕人有共識的產品。

這一次的KAWS雖然並非大眾品牌,但是你看,小眾更容易引起傳播,人們更加好奇,似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藝術家的作品,一件普普通通99塊錢的衣服,為什麼大家都要瘋搶?

說到這裡,不得不佩服優衣庫的跨界營銷。

2

不僅品牌年輕,更懂營銷套路

優衣庫非常擅長把自己打造成年輕人心中的快時尚品牌,但是,除了與文化IP跨界之外,優衣庫的跨界營銷也非常厲害。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2015年7月,三里屯優衣庫曝出的不雅視頻事件?

相比起這件事情所導致的負面效果,優衣庫幾乎是0成本獲得了價值數億的廣告宣傳效果。

在那之後的一個月里,不斷有年輕人去三里屯的優衣庫「朝聖」。

而這一次的優衣庫瘋搶視頻,拍攝角度極其精妙,很顯然拍攝者是有備而來,少不了花錢請黃牛排隊炒作,再加上一波人帶節奏,以及一小部分實際購買者,這樣的羊群效應,足以帶動那些不明真相的大媽們紛紛哄搶。

而這一波瘋搶過後,優衣庫成功讓自己再次變成了熱點,無數大v,甚至微博熱搜、各個新聞推送端共同演繹之下,將這次事件再次推上全民熱議。

很顯然,比起花錢請大v、請自媒體公關們來製造熱點,優衣庫更懂得讓自己變成熱點,讓大v來蹭熱點,這樣的營銷成本直線下降,而效果卻是幾何倍數增長。

優衣庫非常擅長玩網路營銷,每隔一段時間,優衣庫就會借著各種營銷打入年輕人心中。

對於優衣庫而言,跨界聯名只是第一步,年輕化的營銷是第二步,兩者缺一不可,跨界是營銷的「工具」,營銷是銷售的「工具」,而這一切最終呈現在商品售罄上。

作為一個快消品牌,如何藉助年輕化的IP,讓自己打入年輕人群體,如何藉助營銷持續保持熱度,優衣庫給出了很好的示範。

而近些年,像這樣著名的,但是已經比較老的品牌,要走年輕化IP的路,使品牌更加年輕化,吸引年輕的消費群體,已經是老品牌們亟待解決、刻不容緩的問題了。

除了優衣庫,我們還可以看看百雀羚的案例。

2017年百雀羚銷177億,2018年天貓雙11預售剛剛開始21小時,在10月21日晚9點,國牌百雀羚憑藉1.2萬的預定件數,穩居「大牌滋養護膚品預售榜」榜首,無數年輕人還自動為百雀羚的系列營銷紛紛轉發點贊。

其實從2000年整改為民營企業後,百雀羚嘗試過擴充產品線,護膚品、護髮素、香皂、花露水……甚至還推齣兒童產品小百羚,至於營銷方案更是花樣百出,扔出去不少銀子。

直到他們終於找到了與年輕人溝通的方式:合作熱門ip ,深耕互聯網渠道,在各大社交網站上越來越活躍,而一系列圍繞著百雀羚產生的「內容廣告」,非常走心,以輕鬆時尚的方式觸達年輕人群體。

這樣一系列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大片,符合中國人的審美,又成功讓年輕人自發圈粉。

還比如,這幾年故宮變身「網紅故宮」,故宮的各種跨界,都讓故宮這個擁有600年歷史的厚重「ip」玩出了新高度。

故宮的系列口紅賣到斷貨,故宮周邊娃娃、故宮的觀復貓、雍正御批書籤、一系列萌萌的書籤、小鏡子,每一樣無不成功俘獲當代年輕人的心智。

這樣的故宮,比起那個高高在上的,毫無煙火氣的故宮,更加受到年輕人的喜愛,於是,年輕人願意為故宮周邊買單。

再比如可愛多與《魔道祖師》的系列合作。

在《魔道祖師》動畫開播之前,可愛多就發布了「五大男神,五種口味冰淇淋」,將動畫五位人氣角色魏無羨、藍忘機、藍曦臣、金凌和江澄分別與可愛多的五款口味相對應,還設計了角色專屬包裝。

面市之後,這五款口味便被粉絲們瘋狂搶購,虛擬角色強大的帶貨能力被充分驗證。

而可愛多的這次營銷,不但成功實現次元破壁,也讓這一代小孩們開始嘗試父母們小時候吃過的可愛多。

你看,品牌要想實現年輕化,其實很簡單,走到年輕人身邊,去和年輕人一起嗨,年輕人認可你,就會為你買單。

事實證明,任何一個老品牌,想要年輕化,藉助於IP的力量做營銷,成功吸引年輕人的目光,是最好的捷徑。

畢竟,世界是屬於年輕人的,消費品牌想要保持熱度,或許可以參考這些品牌與IP 的跨界營銷之路。


大概是為了保護地球(滑稽)

視頻轉自空間動態

侵刪


下班到幾個實體店看看,此次KAwS聯名款確實斷貨,一家剩xxl大碼藍色條紋刺繡四件,一家剩sm小碼黑色字母款四件。據店員說不補貨。


你是怎麼知道優衣庫的?

就記得當時有一個男的在試衣間欺負一個漂亮的小姐姐,還強迫她叫老公。

這張優衣庫搶購動圖像不像逃生現場。

就算是年年賣出新花樣,除了名正言順印在上面的聯名形象,優衣庫聯名T作為一件衣服真的亮點不多——圖案設計簡單粗暴、T恤本身款式乏味、符合其低價的質量、還超級容易撞衫。

去年被追捧的日本動漫系列,今年捲土重來就已大不如前。講真,就算是優衣庫和kaws聯名了、和Hermes聯名了、和宇宙第一潮牌聯名了,它真的就還是那個把基本款做得毫無質感的優衣庫。

對人體美學一點起碼的尊重都沒有啊喂。

就那誰穿誰顯胖的小領口,哪裡值得這樣買了?

當然,我懂,從貓爪杯到優衣庫,從好看不好看、實用不實用的角度去衡量潮流,完全是一種傻x行為。

作為個人消費者,你可以選擇買或不買。

而面對一種潮流,這是無敵的好生意,不僅對品牌方和藝術家,也是對「中間商賺差價」。

工作日能使出這勁頭線下搶購的,大概除了無所事事大學生,就只有黃牛的下線了。

當搶購KAWS的大媽們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我只有一個疑惑:設計只配當家居服、滿大街撞衫 ,還真能「潮」起來嗎?還真的是個性嗎?

一次去南鑼,遇到一家店鋪招牌做的挺有意思,隨手拍了幾張照片。

不拍不要緊,旁邊走路的眾人突然成了一條長龍排隊拍照,我趕緊拉起朋友撤到邊上。

這樣的經歷有點多,大概都是這種性質。

每次我都在想,看到別人幹嘛也跟著幹嘛。放棄自己的想法去相信別人,盲從中的人們愚蠢得可愛又可憐。

這年頭,只要你有心,什麼都能幹成體驗經濟。

KAWS聽沒聽過有什麼要緊,優衣庫上身顯胖又有什麼關係,關鍵是「重在參與」的同時還能為一件莫名其妙的時髦事情而沸騰的自己。

那和一群人一起撒丫子往前沖的場景是多麼久違,與人爭搶一件T恤的行為又是多麼熱血,穿上新背心的自己是多麼有個性。

在二手交易網站,kaws聯名款已經迅速以加價50%左右的價格被掛了出來。

從線上到線下,網紅產品已經成為一門越來越普遍的好生意。

優衣庫能夠格外火爆,很大原因是:它是「潮品」里最便宜的。

水至清則無魚,泡沫本身就是熱潮的重要推動力。

有了黃牛囤貨,就有了熱傳短視頻,就有了大量製造的段子,有了大量媒體蜂擁報道,有了更多普通用戶以其為「潮」,爭相擁有。

用貓爪杯、穿優衣庫聯名款、為復聯4淚流滿面,有人是因為真愛,有人是因為想發朋友圈。

在潮流品牌的不懈努力和社交媒體的反覆慫恿下,個性被大面積的製造出來。

於是,在每個人都在努力追求個性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變成了一個模樣。

在網上看過這樣一段話:

「人是一種很容易被意識控制的動物,一旦產生自以為是的優越感,內心就會沒有沉澱,當我們沒有了自己的態度,沒有了自己的想法,才需要借嘩眾取寵的方式來爭取他人的認同。」

太多人喜歡對別人不負責任的言行對號入座,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看了幾篇公眾號文章,覺得自己也能一夜間從月薪3000漲到月薪3萬;看了幾個熱門網紅推薦款,覺得精緻的人生自帶燒錢屬性,借錢也要買買買;

其實智商稅交了一波又一波,自己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這個時代需要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別盲目別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才能看清身邊事物的真相。

有什麼不好呢,搶購潮牌、網紅打卡、沉迷圈層,都是因為怕寂寞啊。

你不知道每個追求個性的年輕人多麼渴望群體的溫暖。


不請自來~~~

為何優衣庫UNIQLO x KAWS合作款的T恤遭到瘋搶?

瘋搶這一表現,可能意味著有這些心理:

01

稀缺

人們習慣於默認物依稀為貴。

習慣於認為「稀缺的東西就是好的」

01.1

優衣庫與KAWS的聯名款已經連續出了三年,今年是最後一年。

換句話說,這聯名款幾乎可以認定是絕版了的。

嗯,珍惜物種珍惜上衣。

01.2

KAWS與其他品牌合作的聯名款,價格都很高。

偏僻優衣庫這邊的聯名款價格比較親民。

02

從眾

為了獲得某種利益,人們總會有意無意地從眾。

02.1

若是你周圍的人都喜歡KAWS,你若不穿KAWS,你會顯得格格不入。

而壓力會促使你也去買一件KAWS。

(為了保持自己與周圍朋友的一致性,為了融入集體、贏得某些人的贊同)

02.2

周圍的人都打算買KAWS,說明KAWS應該很不錯。(人們習慣於認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所以我去買一些KAWS的衣服也合情合理。

(為了從他人手中得到正確的行動依據)

03

一致性

人們或多或少都有保持前後一致的願望。

因為我們總厭惡那些言行不一致、表裡不一的人。

我們不僅對他人是這樣的要求,對自己也是類似的要求。

所以,對於那些喜歡KAWS,或者曾經買過優衣庫與KAWS聯名款的人來說,似乎沒有理由不買它。

04

另外,別忘了奇貨可居。

二道販子的嗅覺是務必強大的。

此外:

關於稀缺:我要撕書:物以稀為貴?但我覺得它不值一文!

關於從眾:

1、我要撕書: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該以什麼態度面對從眾?;

2、我要撕書:「社會冷漠」?這可能是「從眾」惹的禍

關於一致性:我要撕書:你的「言行一致」,是怎麼被利用的?

以上~~~


謝邀了。

其實KAWS在中國也屬於小眾,這設計也算是復古了,收藏意義不大。

實際上這類快時尚品牌,做聯名,只要不是太差的,都會很多人搶購。

這類聯名的合作對象,都是比較貴的。

而聯名產品,就比較便宜。

不僅僅是UNIQLO,其他很多快時尚品牌的聯名版本都是很多人搶的。

上市搶購,身價翻好多倍,然後一個月後,貨尾2.5折


也是無語了,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瘋狂,一個T恤這樣真的好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