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你自己是劉封,上黨都不穩定,荊州基本全部陷落了!關羽也被包圍了!

你看著手下的兵,想想你怎麼救出來關羽?

假設一:原著一樣不救,掛掉!

假設二:出兵去救了,到一半發現關羽已經被抓了!回城又被有心人說閑話!

假設三:出兵救出來了,卻發現上黨被魏國攻破了,回不到西川,又被魏,吳圍住了,一起被俘了!一樣死.

假設四:你分析了當前的形勢,發現你面對的是一個重大的確定,

出兵去救,救出來的幾率渺茫,很大可能死於亂軍之中!有可能出兵沒多久,地盤上黨就內亂了!最後免不了失土之責!

而且,自己和所謂的二叔關係極差,不值得!

不救,努力保住上黨,也算是守土有功,義父應該不會因為這而殺掉我這個兒子吧!

然後他卻沒想到劉備內心早就放棄所謂的義子了,當初收他這個兒子,只是因為劉備年過半百(50歲左右),阿斗也是個嬰兒(嬰兒古代夭折很高),有可能一輩子都沒有兒子了!

沒想到,打下西川,東川後,劉禪還活著健健康康的,還生下了倆個兒子。

這時候,劉封的地位極為尷尬,按照法理,他是大,卻不是嫡!手中有兵,有武藝,怎麼也比其他三個兒子強,(背後還站著羅候寇家),對於在成都的親兒子劉禪有著威脅!

試著換位思考,如果劉封只是個普通的將領,這事情就好辦了,那算他失去了上黨,回去也是個失土之責,絕對沒到處死的懲罰!

君不見,做同樣事情的孟達幾乎沒什麼事情!五路大軍圍蜀國,諸葛亮為了分化,還主動給孟達封官!

(最後死還是孟達,一直在作死,想從魏,蜀雙方撈取好處,最後被魏國弄死)


劉備投靠劉表之後,奉命攻打地處樊城的曹仁,劉備用計擊敗曹仁,曹仁棄城逃走。

見到曹仁被擊敗樊城縣令劉泌開門納降並設宴勞軍。劉備欣然前往,酒席宴間劉備見劉泌身邊有一個少年氣宇軒昂頗為不凡,於是相詢。劉泌說這是自己的外甥名叫「寇封」。

得知了少年的名姓之後劉備每多留意這個少年的一舉一動,席間有樸役上前佈置菜餚卻不慎遺落一塊肉。樸役見狀大驚,忙伏地扣頭稱罪。

「寇封」立即走上前將樸役扶起,並將地上的那塊肉撿起併吞入口中。

劉備見狀頗為不解問之,「寇封」說:「這些樸役平時非常勞累,之前將軍(代指劉備)連夜攻打曹軍,城中人心惶惶我等皆不能寐,這些樸役就可想而知。他們擔驚受怕的一天一夜,此刻必是勞累異常出錯在所難免,我能明白這些又安忍責怪。」

劉備又問「寇封」為何將落在地上的肉撿起來喫掉,「寇封」答曰:「今天下離亂日久,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常有易子而食之聞,安能棄之?」

「寇封」的這句話如果翻譯成白話文意思大致如下:「當今天下戰亂已經很久了,各行各業都很艱難,百姓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甚至經常傳出交換孩子喫人肉的傳言,這種情況下我怎麼能把一塊還能食用的肉丟棄那?」

劉備聞言大喜,於是收「寇封」為義子,並改名為「劉封」。

以上這些就是劉備收「劉封」為義子的過程,但是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這件事情並沒有記載在《三國志》、《魏略》、《晉書》等靠譜的史料上,而是記載在《漢末見聞錄》的一本書籍之上,該書目前收藏在洛陽文博館,但是作者已不可考。

毛宗崗在批註《三國志》的時候曾以此為注,顯然是打算採用這個說法,鑒於毛宗崗是一位負責任的史學家,那麼我們有理由採信這個說法。

《三國志》中對於劉封的評價比較粗放:「有武藝,性剛猛,氣力過人」

有武藝是說劉封洗鍊過武藝,至於有多強史料中並無明確記載。

《三國演義》記載在漢中之戰的時候劉備和曹操形成了對峙之勢,有一天劉封在曹操營寨前挑戰。

曹操大罵:「劉備你這個織席販履的小子,居然派你的假兒子來挑戰你太公我,快讓我的黃須兒去收拾他。」

黃須兒說的是曹操的兒子曹彰,劉封和曹彰戰三合後大敗。

如果這麼這麼看的話再結合魏延十合擊敗曹彰的戰績來看,劉封即便不能算是戰五渣,只怕也不能算作一流武將。

但是,這只是演繹,正史中其實是這樣的。

公元218年劉備和曹操之間發生了著名的「漢中爭奪戰」,在戰役的後期雙方形成了對持,期間劉封連日在曹操的營寨前挑戰,史書中並沒有記載曹操方面有沒有派人應戰,但是記載:「太祖因大怒……」

省略號省略的就是和《三國演義》中大致相同的話,但是不同的是此刻的曹彰在宛城而不是在漢中,更具記載曹操的確是調曹彰來抵禦劉封,但是遺憾的是曹彰還沒有抵達漢中前線,「漢中爭奪戰」就已經以曹操撤軍而提前結束了。

我們不清楚曹彰和劉封究竟誰厲害,但是我們這裡有個疑問,劉封在曹操的營寨前連日挑戰的多次,曹操為何不應戰而是千里迢迢的要調自己的兒子曹彰來戰?

你可以說這兩個人身份對等啊,但是也不能排除是這之前曹操應該是派遣過手下其他將領迎戰過劉封,而且很大可能是沒有擊敗過劉封。

雖然這種推測合情合理,但是史料上卻無法印證,不過我們是不是可以說劉封在作戰方面還是頗有兩下的。

至於「性剛猛」則是說劉封性格剛強勇猛,而劉封最終被賜死卻與這個判詞有關。

公元219年劉備奪取漢中之後命孟達和劉封攻打上庸三郡,孟達和劉封打的非常順利當年酒拿下了上庸三郡並各有封賞。

公元220年關羽敗走麥城派人向上庸的孟達和劉封求救,然而,劉封和孟達藉口上庸剛剛拿下局勢不穩定拒不出兵,最終導致關羽兵敗身死。

這裡我有必要說一下,關於孟達和劉封拒不出兵援救關羽之事史學屆頗有爭論,眾說紛紜。

我個人傾向於陳寅恪老先生的觀點,關羽兵敗已經不可避免,上庸剛剛拿下如果孟達和劉封出兵援救也無法挽回敗局,並會讓曹操乘虛而入復奪上庸三郡。

事實上劉備也並沒有因此就立即怪罪孟達和劉封而是命他們兩人繼續防禦上庸三郡。

但是接下來劉封和孟達之間卻鬧了內訌,孟達搞了一支軍樂隊來為自己助興,卻被劉封奪走了。正好曹操命徐晃來攻打上庸三郡,孟達氣惱劉封對自己不敬並擔心劉備日後責怪自己不援救關羽,居然就直接投降了徐晃,徐晃轉而圍攻劉封,期間孟達給劉封寫了封勸降的信,可是被劉封拒絕了。

徐晃得知劉封不肯降於是全力攻打劉封,劉封兵敗逃回成都。

回到成都之後劉備立即命令將其抓捕入獄,不過劉備並沒有立即處置劉封。

時隔一個月後劉備就此事和已經被認命為太子劉禪為太傅的諸葛亮商議如何處置劉封,諸葛亮說:「封性剛猛,易世之後恐難制御。」

諸葛亮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劉封這個人性格爆烈,等到少主登基之後一旦反叛很難制約和抵禦他的攻擊。」

劉備遂賜死劉封,劉封得知後大哭說到:「後悔不該不聽孟達的話。」

劉封死後劉備非常傷心痛哭不已。

劉封看上去似乎是死在諸葛亮的諫言之上,但是實際上真正要處死他的是劉備。否則劉備有這麼多謀士為啥要和諸葛亮商議怎麼處置劉封?你要知道諸葛亮此刻已經是太子劉禪的老師,劉備問諸葛亮其實就是在問自己死後諸葛亮有沒有把握壓制劉封。

諸葛亮這個人一輩子謹慎慣了,他會怎麼說劉備會不清楚?只不過就是為了讓別人說出殺劉封的藉口罷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