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传奇故事系列—秀才孙恪遇仙猿

唐代传奇故事系列—秀才孙恪遇仙猿

唐代广德年间,有个叫孙恪的秀才,科考不中,在洛中游历。到魏王池边,忽见有一大宅院,土木都是新的。路人指着说:“这是袁氏的宅院。”

孙恪径直前往敲门,没人答应。门边有一小房,帘子整洁,是门房。孙恪就揭起帘子而入。好久,忽然听到开门声,一女子仪容照物,艳丽惊人,宝珠就象刚被洗过的月亮,就象柳树刚被薄雾笼罩一样美好,兰花般的芬芳洗涤灵魂,像美玉一样晶莹、纯洁而一尘不染。孙恪以为是主人的女儿,只是偷看而已。女孩掐了院中的忘忧草,久立沉思,于是吟诗道:“彼见是忘忧,此看同腐草。青山与白云,方展我怀抱。”

诵读完毕,神色悲伤,就来掀帘,忽然看见孙恪,于是惊恐而羞愧回到内宅,派使女质问他:“你是什么人晚上到这里来?”

孙恪说是租房的人,并说:“不幸有所冒犯,深感羞惭惊异,希望能向小娘子转达。”

使女如实以告。女孩说:“我的丑陋笨拙,况且没化妆,你从帘子往里看了很久,应该都看到了,怎敢再回避呢?希望你在客厅潲等片刻,我化化妆就出来。”

孙恪仰慕其美丽,喜不自胜,问使女:“谁的孩子?”

使女说:“已故袁长官的女儿,小时就成孤儿,也没姻亲,只与我们三五人住在这房子里。小娘子现在还没嫁人,且正等着有人来提亲呢。”

好久,女孩才出来见孙恪,美貌艳丽超过刚才所见,吩咐侍从婢女进上茶水果品,说:“你既没地方住,便可把行李财物搬到这里。”

并指着使女对孙恪说:“有需要的,只管告诉她们。”

孙恪受惠承情而感愧不安。

他没有妻子,又见这女子如此美丽,便请媒人提亲。女孩也欣然接受,就结婚了。袁氏富足,有很多的金钱丝绸,而孙恪长久贫穷,忽然间车马耀眼,服饰器用玩好之物华丽无比,颇被亲友们疑惑惊奇,常来向孙恪询问。他竟没以实相告。孙恪从此傲慢不尊敬他人,不求上进,每天都象有钱人一样花费,纵酒狂歌。如此三四年,不离洛中。忽然遇到表兄张闲云处士。孙恪对他说:“既然久别重逢,很想让你带着被褥,悠闲舒缓地聊一夜。”

张处士按其所约。到夜深要睡时,张处士握着孙恪的手,小声地对他说:“我在道门曾学过法术,刚才看你的言语和神态,妖气很重,不知近来有没有遇见什么?事无巨细,一定请都告诉我。不然的话,肯定有灾祸降临。”

孙恪说:“没有接受过或遇见什么。”

张处士又说:“夫人承受精液,妖怪接受女人之气。魂掩魄尽,人就长生;魄掩魂消,人就立死。所以鬼怪无形是阴,仙人无影是阳。阴阳的盛衰,魂魄的交战,在体内稍微有点失调,没有不表现在气色上的。刚才看弟的精神面貌,阴气已侵入你的身体阳,邪气干扰你的腑脏,真精已耗,头脑逐渐毁坏,津液流完,根基浮动,骨将化为尘土,脸不是红润的面色,必是被妖怪所消损,为何要坚决隐瞒不说呢?”

孙恪才惊醒,就讲了娶妻的经过。张处士大惊道:“只有这些没其他的了吗?”

孙恪说:“兄弟估计,有什么异样?”

张处士说:“哪有袁氏海内没有相关的亲戚?又聪明而富于辩才还有很多本领,足以称为可疑了。”

孙恪就告诉张张处士说:“我一生困顿不顺利,长久的处于饥寒交迫之中,和她结婚后,洽似重生,不能忘恩负义,有什么办法吗?”

张处士大怒道:“大丈夫不能服侍人,又怎能服侍鬼呢?人们都说:‘妖因人而兴望。人没有把柄,妖就不能自己制作’。并且道义与身体哪个更亲?身受其害,却顾念于鬼怪的恩义,三尺小孩,都认为不对,何况大丈夫呀!”

张处士又说:“我有宝剑,也是利剑,凡是鬼怪,见者必死,一直很灵验,数不胜数。明天借给你,如果把它带到隐秘的房间,一定会看到她的困顿疲惫的样子,不次于以前王君带宝镜照鹦鹉。不然的话,就不断地亲热吧。”

第二天,孙恪就拿着剑。张处士告辞离去,拱手道:“静观其变。”

孙恪就拿着剑,把它藏在室内,但还是面有难色。袁氏一会儿就发觉了,大怒而责备孙恪说:“你穷愁潦倒,我使你舒畅安宁,你不顾情义,却要胡作非为,如此用心,就是猪狗都不吃你,你怎能树立节操还活在人世呢!”

孙恪既然被责备,又惭又忧,叩头到:“受到表兄的唆使,不是我本来的心意,愿意饮血为盟,不敢再有他意了。”

他大汗淋漓地爬在地上,袁氏于是搜到宝剑,把剑断成一节节的许多小段,象断嫩藕。孙恪更害怕了,本想逃跑。袁氏笑着说:“张闲云这小子,不用道义教诲他表弟,却让他干凶险的事,再来就该羞辱他。看你的心思,的确不是这样,我和你结婚已经几年了,你有何顾虑呢?”

孙恪这才稍微安定一点。以后几日,有事外出遇见张处士,说:“你怎么让我去拔虎须,差一点脱离不了虎口。”

张生问剑在哪里,他如实相告。张处士大惊道:“这不是我所知的。”

非常害怕而不敢来拜见弟妹。

后十余年,袁氏已养育有两个儿子,治家很严,不喜欢别人搀和自家事。后来孙恪在长安,拜访旧友王相国,就被推荐到南康张万顷大夫那里,做了经略判官,带领全家前往。袁氏每次遇到青松高山,凝视良久,象有不如意的感觉。

到端州,袁氏说:“到那里已走了一半,江边有峡山寺,我家原来的门徒僧人惠幽,住于此寺,分别有几十年了。道行年龄极高,灵魂能离开身体,善于脱出尘世,假如经过那里摆上食物,享受一下他们这里的的美味。”

孙恪说:“好。”

于是准备了斋饭蔬菜之类的东西。来到寺庙,袁氏非常愉快,换衣服梳理化妆,带着两个儿子前往老僧人住的院子,象很熟悉路似的。孙恪很惊异。就将碧玉环拿出献给僧人说:“这是院中的旧物。”

僧人不明白。到吃完饭,有野猿几十只,一起从高大的松树上下来,在台子上吃东西。饭后悲切的长鸣,攀援着葛藤跳跃。袁氏悲伤落泪,一会儿,提笔在僧人的墙壁上题诗道:“刚被恩情役此心,无端变化几湮沉。不如逐伴归山去,长啸一声烟雾深!”

于是抛笔在地,抚摸着两个儿子抽泣几声,对孙恪说:“保重保重,我该和你永别了!”

就撕开衣服变化成老猿,跳上树追长鸣的野猿而去,将要到深山了又返回来看他们。孙恪惊恐万分,似魂飞魄散。良久,抚摸着两个儿子哭泣。于是向老僧人询问,僧人这才明白:“这猿是贫道还是小和尚时所养。

开元年间,有天子的使者高力士经过此地,爱其聪慧而狡猾,用五匹帛换走她。听说到京都洛阳后献给了天子。后来有天子的使者来往,都说她聪慧而狡猾过人,经常驯服的待在上阳官里,到安史之乱,就不知去向了。呜呼,不料今天又看到她的与众不同!碧玉环本是诃陵胡人所给,当时她也戴在脖子上一同前往,现在才明白。”

孙恪于是伤感,停船靠岸六七天,带着两个儿子驾船返回,不再上任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