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 年 6 月 24 日,長沙。幾位考察湖南制憲的四川人來到星城,領頭的是前任四川督軍熊克武。湖南制定省級憲法成爲當時的熱點,引起外省政界精英的關注。從 1918 年到 1920 年,熊克武主持川政,四川的局面是辛亥革命以來最穩定的時期。在隨後的各方勢力角力之後,權力轉移到實力派劉湘手中。但劉湘是支持熊克武的,所以熊克武在幕後主導四川搞聯省自治,同時試圖將內部矛盾向外轉移。那麼,熊克武此次湖南之行果真是來學習取經的嗎?他對趙恆惕援鄂倒王持何態度呢?

回師兩湖——吳佩孚在湘鄂川打響回馬槍

1921 年 8 月 9 日北京政府任命吳佩孚爲兩湖巡閱使,解除王佔元湖北督軍一職,由蕭耀南繼任。王佔元離開武漢時對送別的同僚說,沒想到“末節買只死小豬!”他將失敗歸咎於趙恆惕與吳佩孚,何不反思一下自己治理湖北的作爲?王佔元出生於河北邯鄲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父母早亡,年少時投入淮軍劉銘傳部當兵。因勤奮勇敢,被保送入北洋武備學堂學習。甲午戰爭時,王佔元與張懷芝、曹錕等人蔘加了鴨綠江戰役。北洋時期王一直主張“和平統一”,但發聲微弱。晚年的王佔元熱心慈善事業,爲山東、河北等災區募集善款,東奔西走,深受百姓好評。

8 月 12 日,吳佩孚悄然來到武漢,不過問湘鄂的戰事,要見敗軍之將孫傳芳。他非常看好孫傳芳在此次戰爭的表現,要保薦其爲長江上游總司令。從此,孫傳芳便成爲吳手下的一員驍將。可見吳佩孚表面上對湘軍援鄂漠不關心,其實,他時刻關注着戰場上的每一個細節,連敗將的勇猛表現都瞭如指掌。吳大帥一到,新任督軍蕭耀南的風頭全被搶走了。吳佩孚不經意地過問了一下蕭耀南的人事安排,然後稍作調整,收編的部隊將帥便唯吳大帥馬首是瞻了。於是在武漢,時人不知有蕭耀南,大家都望着吳大帥的一舉一動了。吳佩孚到武漢不是來爲王佔元搞善後的,那麼,這位有着一統河山理想的北洋儒將會有哪些動作呢?啓程來武漢之前,吳佩孚已派靳雲鶚部開抵汀泗橋,河南宏威軍司令趙傑部開抵紙坊,陳嘉謨部開抵賀勝橋。隨後,又令張福來部、張克瑤部開抵漢口。他嚴令各軍固守各自陣地,不得擅自單方行動。顯然,這是針對先期援鄂的靳雲鶚部擅自行動而定製的戰略部署。

回師兩湖——吳佩孚在湘鄂川打響回馬槍

靳雲鶚是靳雲鵬之弟,隨蕭耀南部坐守待命。可他看到湘軍與鄂軍打得正酣,心動手癢,就瞧準時機向湘軍發動了偷襲,沒想到湘軍早有防備,讓他碰了個硬釘子,不得不撤出汀泗橋。湘軍經過幾次激戰,打敗了孫傳芳,趕跑了王佔元,此時,羣情振奮、鬥志旺盛。吳佩孚雖坐鎮武漢,但一旦惹怒了勢不可擋的湘軍,立足未穩的直系部隊將成甕中之鱉。但知道如只守不打不是吳佩孚的性格,他令蕭耀南跟趙恆惕說,王佔元既已走人,接下來的事咱們好商量。蕭耀南向湘軍提出停戰議和,這一方案正合趙恆惕的心意,畢竟吳佩孚這塊骨頭不好啃。於是趙當即下達停戰令,吳佩孚就有了從容佈陣的時間。那麼,吳軍與湘軍談得攏嗎?

幾天之後,吳佩孚下令扣留來武漢等着和談的趙恆惕代表,向湖南開出價碼:第一,湘軍無條件退出湖北;第二懲辦製造戰爭的湘軍師長宋鶴庚、魯滌平。同時,委任張福來爲前敵總指揮,先前部署的兵力陸續開始攻擊湘軍。8 月 16 日吳又派海軍總司令杜錫珪率領建中、江元等艦協助陸軍向已佔領寶塔州、嘉魚一帶的湘軍發起進攻。趙恆惕沒想到吳佩孚會翻臉不認人,後悔不該下令停戰。8 月 22日趙下達“寧死不退”回擊命令,嚴令軍官當逃兵,戰士可先斬後奏,戰士當逃兵,軍官可在陣前執法。旅長以上軍官必須親赴火線督戰,人在陣地在。

命令下達當天,湘直兩軍在汀泗橋展開激烈爭奪戰,湘軍組織了敢死隊,冒着炮火衝鋒前進,連續衝鋒奪取直軍 4 挺機關槍。兩天激烈,汀泗橋火車站幾易其手。到了 25 日靳雲鶚所部被湘軍團團圍住,動彈不得。那麼,靳雲鶚這名猛將能從重圍中脫身嗎?在戰鬥中,直軍槍枝遺棄一地,有着“叫花子軍”之稱的湘軍士兵紛紛撿拾武器,於是靳雲鶚瞅準時機,發起大反攻,湘軍招架不住,節節敗退。

同時湘軍一部長官受過吳佩孚的恩惠,率部倒戈。形勢突變,湘軍人心動搖。吳佩孚又令海軍在金口決堤,淹沒湘軍陣地。趙恆惕聞訊立即趕赴前線,處決了兩名延誤軍機的團長,湘軍這才繼續拼命抵抗。8 月 28 日杜錫珪率領多艘軍艦,運載作戰部隊,長驅直入岳陽。湘軍面對從來沒遇過的海軍,根本無力還擊。眼看軍艦與部隊炮轟嶽州城,此時,趙恆惕正坐陣嶽州指揮,見鐵路橋樑被毀,只好坐轎逃跑。直軍海陸齊進,湘軍戰線潰敗如水。此時的趙恆惕調動不靈,四面受敵,跑回長沙時,傷兵滿街,慘不忍睹。長沙恐難以守住,只有退守湘西。正當他匆忙部署撤到湘西之時,駐長沙英國領事提出願從中調停,這是趙恆惕求之不得的。戰場上打不贏,談判桌上自然討不到便宜,只好無奈讓出嶽州。吳佩孚之所以同意英方調停,主要是考慮到要全力對付已進入鄂西的川軍。原來,趙恆惕之所以決意“援鄂”,就是熊克武到長沙作了祕密承諾,川軍不公開宣佈“援鄂”,但只要湖南前腳動身,“四川援鄂軍”後腳就到。

回師兩湖——吳佩孚在湘鄂川打響回馬槍

川軍將東進“援鄂”作爲擴大勢力範圍的關鍵一戰。劉湘任總司令並親率第一路軍,派湖北籍將領潘正道爲前敵總司令。川軍沿江順流而下,佔領巴東、秭歸後,由長江南北岸分兵爲三路進攻宜昌。大軍壓城,直軍剛打跑湘軍未及休整,情勢危急。而此時趙恆惕卻不知川軍行動迅捷,忙於與吳佩孚議和。既已與湘軍停戰,吳佩孚迅速調派勁旅日夜兼程,趕赴宜昌迎敵。

9 月 14 日吳佩孚乘坐楚泰艦趕往前線督戰,指揮部隊奮力擊退先期威脅宜昌的川軍,可未等直軍喘息,川軍南路一部又進抵磨盤山,宜昌再次告急。18 日吳在長江北岸架炮轟擊南岸川軍,南北兩岸川軍被迫撤退。從 18 到 27 日,直軍有了海軍參戰,先後奪回失地,趕跑了鄂西的川軍。粉碎了川湘併吞湖北的圖謀。川軍退出鄂西,吳佩孚不再追擊。主要是考慮到四川易守難攻,自己還要應對北方奉系和南方孫中山。吳佩孚盯住川軍的責任交給孫傳芳,對付湖南的責任交給張福來,自己則不失時機,回師兩湖,掌控湘鄂川戰爭果實,實現一統河山的理想又前進了一大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