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东出台政策,只要能拿出上班工资证明就可以补交养老金。

我妈今年54岁,(一直没有交过养老金)按政策是可以一次性补交10年,6万多,然后再连续交5年,第一年交6000多。听说60岁后开始领钱(又看到文件说具体开始领钱时间需要社保局通知),一个月800多,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提高金额。 我想知道这样交上到底合不合算,假如这些钱我拿来做保本的投资是不是比交养老金更合适?


~

赶紧交吧,站大便宜了。这政策应该不会久,前年开会,只有陕西执行,就执行一年,今年山东也执行了。最近老爸在医院住院,手机不好答。不过结论肯定是交了划得来。

9月5日补充回答。

划不划算,你先看看这个政策里的第一项,6万元,补以前10年的。

按照现行养老政策的规定,补交之前年度的养老保险,必须是未交的年份有工作单位,由单位出具补交申请并由社保部分审核后方可补交,并且需要缴纳一部分滞纳金。没有工作单位的灵活就业个人根本无法补交之前年度未交的养老保险。就这一项就是在给之前没有交养老保险的人一次补交的机会。山东省2014年岗平工资我查了一下是46998元,也就是说2015年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9400元,如果十年交6万元的话,我估计大概是按100%比例交的,因为岗平工资年年增长,所以肯定是从现在往前交十年,比从现在往后交十年要花的钱少。而且少的不是一两万。再说退休工资,退休工资连涨11年,基本每年都是10%的涨幅,有两年甚至是20-30%的涨幅,而且每年的最低工资标准都在上涨。所以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请尽快办理。
有个社保还是很不错的,你不能看到现在每月800多,但是近几年每年都是10%的增长,基本是能跑赢物价上涨的,余额宝现在的收益都只有3%多一点了。
是否划算,看跟什么相比。如果是老人家没什么理财习惯,那就交吧。
在探讨是否划算之前,我们来看看养老保险的本质以及目前的现状:(内容繁多,懒得看的朋友,见黑体字即可)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在中国,60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所谓"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其中法定的年龄界限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同时被保险人只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能领取养老金,即:

1、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已办理相关手续;

2、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及丧葬补助费等。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被保险人按不同缴费比例共同缴纳以北京市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例:企业每月按照其缴费总基数的20%缴纳,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8%缴纳。其中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以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按照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规定:「按本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帐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职工退休后,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时,职工个人帐户储存额将受到影响。一是社会保障机构停止向职工个人帐户记帐;二是职工个人帐户储存金额减少;三是个人帐户储存额记帐利息的累计金额相对减少。这些,将直接导致职工退休后的养老待遇下降。

有的地方对养老保险费的征缴,实行「差额征缴、差额拨付」的结算方法。其基本做法是:由社会保障机构按规定的比例计算应收取单位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费和应拨付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费(以下简称养老金)。若应收缴的养老保险费大于应拨付的养老金,则按其差额向单位收取,即「差额征缴」(对单位来说是「差额缴交」即「付差」);若应拨付的养老金大于应收缴的养老保险费,则按其差额拨付给单位,即「差额拨付」(对单位来说是「差额拨人」即「进差」)而「个人缴费」则由单位向职工收取或从其工资中代扣,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仍由原单位按实发放。对单位实行「差额征缴、差额拨付」的结算方法,其账务处理方法也因「征缴」或「拨付」而不相同。

养老金领取条件: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2、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3、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如今,中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

A: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B: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以上两项A+B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分割线-----------------------------------------------------------------------------

上面的内容均摘自百度百科,有心或者有时间收集的乎友也能找得到。

养老金领取条件: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2、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3、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如今,中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

楼主母亲54岁,现在一次性补交10年,共计6万多,然后再连续交5年,每年交6000多,后续每月领取800多元的养老金。我们来算一个帐(申明一下,本人高考数学全班倒数第一,细项的就不算了,大体上算错了也请大家指正)

要缴纳的钱:6万+(6000*5年)=9万元(实际大于这个数)

可领取的钱:每年:800元*12个月=0.96万(实际大于这个数)

母亲现在54岁,60岁开始领钱,那么假如母亲健康长寿,到80岁能领取的钱:

0.96万*20年=19.2万元(实际大于这个数),比缴纳的总数9万元整整多出10多万元(实际大于这个数)!

从数字上看是赚了的(按照养老金近年来调整比例看,每年涨幅在10%以上),数学能力如此差的我也能算得出来,大家肯定也看的明白。

但是,我们还要看的信息远远不止这些,一个月800多元,在当下已经是做不了什么事情了,况且通货膨胀还在持续不断的进行著,那么10年以后的800元还能买多少餐的柴米油盐?能够维持一个良好的生活水平吗?除了吃饭,不是还得衣、住、行么?

家里有老人的朋友都知道,年龄越来越大,生病的概率就会越来越高,加上身体机能的原因一旦摔个跤什么的,发生严重的伤害事故概率非常的大。老人家看病吃药的钱,这800元是远远不够的。

楼主很孝顺,起码能想到母亲的养老人体,或许楼主有能力挣足够多的钱,确保将来母亲有生病、意外等事件有能力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但是楼主的正常生活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呢?

养老保险和与之共同组成社会保障制度的医疗保险,都是最基础的保障类别,旨在解决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问题,而要面临大宗的医疗费用支出或者希望维持一个良好的生活水品,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尤其目前国家的养老金运作并不理想,想要盼望养老金领取额度持续上涨,达到正常的生活水品还有一条艰难的路要走。

且看下面的情况,大家心里或许能有个底:

一、双轨制的存在造成了不公平的现象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金制度在设计与运行上大相径庭,出现了双轨制现象。20世纪90年代,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初步建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即当代人养老费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社会统筹即代际转移支付,另一部分由当代人工资的一定百分比部分储蓄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仍保持著现收现付制模式,即用年轻在职一代人的收入来支付当代退休人员的养老费用(代际转移)。由于制度的不统一,双轨制也造成了在城镇企事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两部分人员在参保义务及待遇水平不平衡,引发了社会矛盾。更有专家表示,社会保险的双轨制是社会不安定的主要因素。

二、养老保险基金违规挪用现象严重

企业缴纳的20%的养老金纳入社会统筹账户中,而养老基金的征收、支出、管理监督均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这不免会出现「左手监管右手」的现象。统筹账户中的社会养老基金在被使用时,各省各市没有任何的披露,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也不会汇报基金的投资用途、投资回报率,造成了基金违规挪用现象愈演愈烈,进而将影响扩散到全国。这种缺乏制约与监管的管理体制使得养老保险基金最终可能成为沉没成本,得不到任何投资回报。我国人口基数很大,在老龄化社会来临的情况下,这种违规挪用保险基金的行为会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的打击。

三、养老金的收益性较低

从辽宁省做实个人账户的实践结果来看,我国养老金投资于银行协议借款和国债的投资回报率低于2.5%,远远低于我国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随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养老基金的低收益难以支撑我国老龄人口的正常生活。以美国为例,美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对接,养老金成为美国资本市场上三大主要机构投资者之一。美国逐渐科学地协调养老金的安全性与收益性,运用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在风险一定(尽量低风险)的情况下,实现养老基金投资高收益。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养老金投资收益均在10%以上(扣除通胀因素后)。在中国对养老基金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借鉴美国的养老保险体制,以部分积累制为根本,实现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模式。

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该法于2011年7月1日开始实施,按照「十二五」规划,基本养老保险有望在五年内实现全国统筹。在我国养老金体制实现由市(县)统筹到省级统筹,最终达到全国统筹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以上种种问题,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必然会形成一种趋势,因此我们应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

四、养老保险缴费水平确实偏高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回答委员询问时表示,现在的养老保险缴费水平确实偏高,「五险一金」已占到工资总额的40%至50%。他透露,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有关文件近期将印发,并将进一步部署。

总之,国家能做的社会基础保障,是给到居民的一项福利,能够拥有的还是尽量配置齐全,但是更多的部分还是得靠自己,比如购买一定额度的商业医疗保险、年金险等等,维持良好的老年养老生活,同时也不给家里子女增添负担和压力。


合适啊,我这边15或者10,都能补。


你好,我是卡宝宝网的小编。

现在参保待遇是看你的实际缴费年限,缴费时间越长,基数越高,待遇越好。

你说的每年1000是不是指你们当地的新农保或城居保?每年1000,这样交18年到60可以领取184.49元以上,实际可能会更高一些,但不会太多,这个标准实在是太低了。

你要看下,你的养老保险到底交了多长时间。如果只是一年,那么就放弃,然后以个人身份去参加职工保险,就说没有档案,反正那个时候也没有登记你的身份证号码,不怕重复参保。


很简单,赶紧交。

是不是划算,我们可以来算一算:

第一种情况,如果把这九万块钱拿来投资,每年5%的收益率是可以保证的,收益用来给父母做生活费,那么20年内的收益是:

另一种情况,如果一次性把这9万交给政府,每月领养老金,每年的养老金有5%的涨幅(根据周边邻居的养老金,目测是可以完成的,只是不知道随著中国经济的放缓,一二十年之后是否可以继续增长下去。不过如果真的经济放缓到物价水平变化不大,那投资收益率也不会太高了吧。),那随著时间的增长,爸妈每年拿的的养老金是:

以上可以看出,大约第八年的时候,投资收益+本金与领取到的养老金大约持平,也就是爸妈68岁左右的时候,可以把养老金赚回来。

综上所述,如果参加这次养老金补办,

好处:

1、考虑到现在的平均寿命和家里的长寿基因,10年内把养老金赚回来还是没问题的。之后领到的都是赚到的。

2、父母每个月有1000多块钱的「工资」可领,生活水平可以保障,心理上也更有安全感。而且每年1万多的养老金,比投资收益4500/年多很多,生活水平可以更高。

3、只要不生大病,每个月的养老金基本完全覆盖爸妈的日常支出。我们姐妹两个可以安心发展自己的事业,不必牵挂父母的养老问题。

坏处:

1、万一父母生病,尤其是大病,需要大笔资金的时候比较麻烦。投资的话,至少本金9万是可以备用的。

2、最不想看到的,万一父母有不测,虽说会退回部分养老金中的个人部分,但只有很少的8%(约7200),失去亲人的同时,也失去了父母的养老本钱(打算只给一个父母买,现在刚好60岁,买了马上可以领养老金)。

总的来说补缴养老金肯定是比较划算的。

查悦社保APP是主要面向已经缴纳社保、公积金的人群,提供社保查询、应用和公积金功能的平台。用户在绑定社保卡和公积金账户后,即可随时查询社保公积金账户余额及及缴费状态。同时结合个人社保信息和社保政策推送个人定制的应用方案,帮助社保、公积金用户去了解和应用社保福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