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華夏文明的擴展

中華文明,最早被稱爲華夏文明。在先秦時代,夏文化成爲歷代各國所共認得文化主體。夏文明來源於夏朝的建立。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夏后氏的大禹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這標誌着中國進入了早期文明時代。夏朝建立後,和周邊的“萬邦”形成了初步的封建體系,天下一家的文化認同開始出現。不過夏朝的活動範圍還十分狹小,主要位於洛陽附近的黃河兩岸。

中國古代疆域變遷簡史:少數民族爲中國開疆拓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夏朝活動範圍

商朝是東夷人建立的王朝,和夏朝和後來的周朝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又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夏文化。商朝的控制地區比夏朝有所擴大,包含現在的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和安徽北部,但是總體上還是侷限於黃河下游的華北平原。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地下文物證明存在的王朝,其殷墟出土的青銅器和甲骨文,是中國早期文明的輝煌的代表。

中國古代疆域變遷簡史:少數民族爲中國開疆拓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商朝形勢圖

周朝原本是關中地區的一個小國,自稱和夏朝有淵源關係。周朝滅商朝後,爲了控制新徵服的商朝舊土,大規模實施分封,這些分封國成爲深入蠻夷地區的華夏軍事據點。當時人們把華夏文化發源的關中、山西南部、河南等地叫做中原、中國,華夏,而四周的落後民族分別被叫做“東夷”“南蠻”“北狄”“西戎”。

中國古代疆域變遷簡史:少數民族爲中國開疆拓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西周分封簡圖

在西周歷史上,在武王滅商後,有三次大規模的領土擴張,第一次是周公東徵,消滅了商朝的殘餘勢力,將周朝控制範圍推廣到了整個山東半島和淮河以北。周公東徵後,九夷和徐國等強大的東夷族被迫南遷淮河一線。第二次是昭穆時期,在東南方向,周朝多次和東南地區的徐國交戰,領土擴張到今天的蘇州一帶,在分封了宜侯(吳國),有出土的宜侯夨簋可視爲證據;在南方,成功遏制了楚國的擴張,在漢江流域北部分佈了“漢陽諸姬”。而在西北方向,有穆王西征的事蹟,西北勢力範圍能夠到達甘青一帶。第三次是周宣王時代,通過南征北戰,周宣王不僅恢復了周穆王時代的版圖,還有所擴大。

總的來說,周朝的最大版圖,西到隴西一帶,北到燕山,東到大海,南到漢江,東南到了長江以南。《左轉·昭公九年》曾記載“我自夏以後稷,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巴、濮、楚、鄧,吾南土也;肅慎、燕、亳,吾北土也。”這裏所說的範圍包括了名義上的冊封國家,實際上楚、巴、蜀、肅慎等並非周朝能控制的範圍。

隨着封建制度的完善,周朝能夠將華夏文化從關中地區傳播到“四夷”地區,加速了民族的融合。該時期華夷的藩籬不斷減少,中原各國都是“諸夏”。楚國直到春秋早期自稱“吾蠻夷也,不與中國同號”,但是到了戰國時代,楚國已經成爲華夏文明重要的文化中心了。如屈原就十分認同“九州”“諸夏”的民族概念。南方的吳越地區本來是“斷髮文身”,說着和中原不同的“鳥語”,到了後來也大量學習華夏文化,成爲了東南的華夏文明中心。齊國在東方的經營,改變了東夷族原始落後的生活習俗,成爲有一個文化中心。

中國古代疆域變遷簡史:少數民族爲中國開疆拓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春秋晚期版圖

到了戰國時期,小的諸侯國基本被兼併,只剩了七個大的諸侯國,被稱爲戰國七雄。戰國七雄對內加強中央集權,建立了郡縣制;對外進行擴張,奠定了華夏文明圈的版圖基礎。其中秦國滅義渠等西戎、巴蜀等國,楚國滅越,擴張到整個長江中下游;趙國滅中山,代國,擴張到了河套地區;燕國擴展到了遼東地區。

中國古代疆域變遷簡史:少數民族爲中國開疆拓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戰國後期版圖

二,秦朝到唐朝:漢地疆域的奠定和鞏固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秦朝。隨後,又統一了文字、度量衡、文化等,爲漢族的形成打下了基礎。秦朝實行了郡縣制,將全國化爲36郡,有利防止了地方割據。前219年到前214年,秦始皇三次派軍南征南越和甌越,將疆域推進到嶺南地區,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閩中四郡。前215年,秦始皇派遣蒙恬率領30萬人北擊匈奴,收復了河套地區,設立了九原郡,並修建長城。至此,秦始皇奠定了漢地版圖的基礎。

中國古代疆域變遷簡史:少數民族爲中國開疆拓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秦朝行政區圖


秦朝滅亡後,漢朝在秦朝的基礎上繼續擴張。在漢朝的初期,南越,甌越又脫離了中央的控制,而河內也被匈奴重新佔據。前127年,漢武帝派衛青北擊匈奴,收復了河套地區,設置了朔方、五原等郡;前121年,霍去病在隴西出徵匈奴,奪取了河西走廊,設置了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前111年,漢武帝派軍滅南越國,並佔據海南島,設置了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郡,其版圖已經到達今越南中部。在西南方面,漢武帝征服了夜郎、滇國等西南夷,成功將西南地區納入版圖,設置牂牁、益州等郡;在東北方面,前108年滅衛氏朝鮮,將朝鮮半島北部納入了版圖,設置了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漢武帝的擴張,使得漢地版圖奠定。漢武帝又實行獨尊儒術等措施,加強了文化的認同,後來在這個範圍內的民族逐漸融合,形成了漢族。

中國古代疆域變遷簡史:少數民族爲中國開疆拓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西漢行政區劃版圖


漢武帝的另外一個功勞就是經營西域各國。爲了聯絡大月氏對付匈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成爲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地理大發現”。隨後,漢武帝開始積極在西域地區進行軍事擴張,使得西域各國臣服。公元前60年,漢朝在西域設立了最高軍事機關——西域都護府。

東漢時期,基本上沿襲了西漢的版圖,局部地區有所變化。在東北方向,撤銷了真番郡、臨屯郡,疆界退到大同江以北;在南方,劉秀放棄了嶺東地(今福建),漢元帝放棄了海南島,撤銷了珠崖郡、儋耳郡。漢順帝時期,日南郡象林縣被林邑割據;在西南地區,東漢的版圖有所擴大,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國內附,設置了永昌郡;在西域地區,西域的機構曾幾次被放棄,最終設置西域長史府而定了下來,不過烏孫國已經脫離了控制。

中國古代疆域變遷簡史:少數民族爲中國開疆拓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東漢全圖

魏晉時期,基本沿襲了東漢時期的疆域。從五胡亂華以後,漢族政權退守南方,形成了東晉—南朝,而北方被少數民族佔據,最終形成了北朝。鮮卑族的孝文帝大力實施漢化改革,推行漢文化,最終使得北方重新安定下來。而該時期,北方的突厥強大起來並控制了西域,東北的高句麗將領土擴張到了遼西,西南地區和南越地區已經脫離重要控制。

中國古代疆域變遷簡史:少數民族爲中國開疆拓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南北朝全圖

公元前589年,隋文帝命楊廣滅陳朝,實現了漢地的基本統一。隨後,隋煬帝開始了對邊疆的擴張。608年,楊廣發兵滅吐谷渾,將疆域擴展到了青海地區,設置了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605年,楊廣派遣劉方攻佔城,但是軍隊撤退後,占城又獨立了;605年,隋將韋雲起打敗契丹,收復了遼西地區;610年年,隋煬帝東徵琉球(臺灣),但並沒有建立機構統治;612年開始,隋煬帝開始三徵高麗,結果均遭到失敗。總的來看,隋朝再一次完成了國家統一,並進行了一些開疆擴土,但是成效不大。

中國古代疆域變遷簡史:少數民族爲中國開疆拓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隋朝全圖

隋朝滅亡後,開疆拓土只能交給唐朝了。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並很快完成了對漢地諸侯勢力的統一。629年,唐太宗派遣李靖、李勣滅東突厥,設置單于都護府(663年改稱雲中都護府),控制着漠南地區。646年,唐太宗又滅薛延陀,次年在此設立燕然都護府(663年改稱爲瀚海都護府),控制着蒙古高原地區。

中國古代疆域變遷簡史:少數民族爲中國開疆拓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唐朝全盛時期版圖

640年,唐太宗攻克西昌,設置了安西都護府,西域地區開始重新納入中央的控制之下。隨後,唐朝在西域設置了於闐、高昌、焉耆、龜茲四鎮,總歸安西都護府管轄。657年,唐朝滅西突厥,設置設置蒙池都護府和昆陵都護府和庭州,在武則天時期改設爲北庭都護府,管轄着天上以北的廣大區域。在東北方向,668年,唐朝軍隊聯合新羅滅高句麗,收復了遼東地區,以大同江與新羅爲界,並在平壤設置了安東都護府,控制東北。676年,安東都護府內遷到遼東,唐朝與新羅以大同江爲界。在南方,622年設置安南都護府,管轄南越之地。

從武則天時期開始,突厥復國,蒙古高原地區不在被控制;安史之亂後,遼西地區被契丹族控制,西域地區被吐蕃控制,北方被回鶻控制,唐朝的領土基本就固定在了內地的開元十五道。此後的北宋,也僅僅只能統一漢地地區。

三,從遼宋到明清:中國版圖的最終奠定

在唐朝末年到北宋,四周的民族的開始強大起來,青藏高原的吐蕃,北方的回鶻,東北的渤海國和契丹族,西南的南詔國等。這其中的渤海國、契丹、南詔—大理都是,西夏等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爲以後的進一步大統一奠定了基礎。到了南宋末年,在中國版圖上形成了南宋、金國、西夏、大理、吐蕃、西遼、蒙古幾大政權。

中國古代疆域變遷簡史:少數民族爲中國開疆拓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南宋時期版圖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國,從建立的一開始,蒙古國就開始收到了一些漢文化的影響。隨後蒙古國通過西征,不僅滅了西遼國,還將軍事實力擴張到了中亞、東歐和西亞,分別建立了欽察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和伊利汗國,這些汗國一直在蒙哥時期還聽從蒙古國的號令。1271年,忽必烈上臺,他滅了大理,南宋,實現了中國的統一,但四大汗國已經脫離了元朝的控制。

元朝的統一奠定中國的版圖基礎。在蒙古高原,設置了嶺北行省,在東北,設置了遼陽行省;將青藏地區列爲宣政院直轄區,並設置朵思麻宣慰司(今青海)、朵甘思宣慰司(今西康)、烏思藏宣慰司(今西藏),這標誌着青藏高原正式納入了中央的版圖。在西南地區,設置了一系在列的土司;東南,設置澎湖巡檢司;而朝鮮也一度設立徵東行省,緬甸也設置了緬中行省。元朝的疆域,大概西到哈密一帶,東到朝鮮半島,南到緬甸中部,北到貝加爾湖一帶。

中國古代疆域變遷簡史:少數民族爲中國開疆拓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元朝版圖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後,基本繼承了元朝的疆域。除了蒙古高原依然是蒙古控制以外。從永樂帝開始,在東北一度設立了奴兒幹都司作爲軍事據點,控制白山黑水地帶;滅越南,設置了交趾布政使司;在西南開始“改土歸流”,設置了貴州布政使司。在西域東部設置了哈密等衛;在青藏高原,基本繼承了元朝的統治。《明史》對明朝永樂時期的疆域描述道“東起朝鮮,西據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磧”。不過明朝中後期,疆域基本退守到了漢地地區。

中國古代疆域變遷簡史:少數民族爲中國開疆拓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明朝永樂時期版圖

清朝是中國疆域最終奠定的時代。1616年,努爾哈赤基本統一了東北的女真部落,建立了金國,史稱“後金”。其疆域基本位於黑龍江流域,隨後有又攻下遼河流域,其疆域北到外興安嶺,西到大興安嶺,東到庫頁島,南到渤海灣。1636年,皇太極改女真爲滿洲,改國名爲清。同一年,清朝征服了漠南蒙古,第二年,又降服了朝鮮。1644年,明朝滅亡,清軍入關,開始在漢地建立統治。到1658年,清朝基本統一了漢地,劃分爲18省。

康熙時期,是清朝疆域大規模的擴張時期。1683年,康熙派遣施琅統一臺灣,設置了臺灣府。1685年和1686年,發動了兩次雅克薩之戰,抑制了俄羅斯的擴張,1689年和俄羅斯簽訂了《尼布楚條約》,以外興安嶺爲界,劃定了兩國東部的邊界線,但是讓出了雅克薩地區。1698年後,康熙兩次親徵準格爾汗國,噶爾丹被迫自殺,漠北喀爾喀地區納入清朝版圖。康熙加強了對西藏的控制,冊封班禪管理西藏,並派軍隊駐紮西藏。康熙還以鴨綠江—圖們江爲界劃定了朝鮮邊界。

雍正時期,又和俄羅斯簽訂了《恰克圖條約》,確立中俄中段邊界,將布里亞特蒙古地區劃給了俄羅斯。乾隆時期,徹底解決了準格爾的問題。1757年,乾隆滅準格爾汗國,又在1759年平定的大小和卓叛亂,在西域地區設置了伊犁將軍,控制了巴爾喀什湖—蔥嶺以西,玉門關以東的2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使得失去了1000年的國土在此納入版圖,乾隆以“故土新歸”之意命名爲“新疆”。

中國古代疆域變遷簡史:少數民族爲中國開疆拓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清朝版圖

至此,清朝已經爲中國奠定了1400萬平方公里土地的疆域,其北到外興安嶺,南到南海,西到蔥嶺,東到大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