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是民間流傳的八位仙人,他們神通廣大,深受民衆的喜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個成語,在中國幾乎家瑜戶曉。那麼,八仙在歷史上是否實有其人,人仙的神話傳說又是如何演變的呢?到底有沒有“八仙”這些人

據有人研究,“八仙”這一詞彙,比鐵柺李等八仙的出現要早得多。他們認爲漢、六朝時已有“八仙”一詞, 原是指漢晉以來神仙家所幻想的一組 仙人。盛唐時有“ 飲中八仙”。在漢唐時代,“八仙”只是一個空泛的詞語,與鐵柺李、鍾離權等有名有姓的八仙還沒有直接的關係。

現在公認的鐵柺李、鍾離權、藍採和、張果老、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這八仙,大約到明中葉才確定下來。據趙景深《八仙傳說》指出,在元代,甚至在明代前期,八仙究竟是哪幾位,仍無定論。在元代馬致遠的(呂洞賓三醉嶽陽樓》中的八位神仙,何仙姑榜上無名,多了一個徐神翁。在另一些戲劇中,也有類似“重男輕女”的傾向,這回頂替何仙姑的是張四郎。或有了何仙姑,又缺了曹國舅;甚至無張果老、何仙姑,而又冒出了風僧壽、元壺子。但徐神翁在八仙中是經常有位置的,後來纔不知不覺被何仙姑所取代。在明代吳元泰的《東遊記》和湯顯祖的《邯鄲夢》問世後,八仙就按現在流行的人位固定下來了。到底有沒有“八仙”這些人

到底有沒有“八仙”這些人

八仙並不是人們憑空杜撰出來的,而是以歷史人物爲依據的,但到底是哪兒位歷史人物,說法各異。鐵柺李,一說姓李,名洪水,隋朝峽人。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第十六篇《明之神魔小說》中,又說鐵柺李姓李,名玄;趙翼《陔餘從者》中記載,鐵柺本姓劉;也有的書說他姓岳、姓姚等等。張果老,原名張果,有關他的記載,最早見於唐代鄭處海的《明皇雜錄》等書。張果其人,在《舊唐書)、《新唐書)中都有較詳細的記載,說他詭稱生於堯時,長生不老,因此不知他的籍貫和生年,武則天、唐玄宗就都信以爲真,派使者去請他出山,曾出入宮廷, 等等。何仙姑的事蹟見於宋人著《集仙傳), 說她是唐代零陵人;《續能考》則說她是武則天時代的人,生於廣州增城,是何泰之女。韓湘子,是大名鼎鼎的文學家韓愈的侄孫,進土出身,官至十大理 。他成仙的傳說,最早見於唐代段成式的《西陽雜姐》。至於曹國舅《續文獻通考》及明代陳仁錫《潛確類書》所載,是承相曹彬的兒子、曹大後的弟弟;然而《宋史》中記載曹彬之子、曹太后之弟曹佾,未曾有成仙之事,此外又別無曹國舅成仙的記載。因此趙翼在《陔餘叢考》中對此提出了質疑。到底有沒有“八仙”這些人

有人認爲,呂洞賓、鍾離權、藍採和純屬民間傳說。但這三位在歷史上也是有記載的。在八仙的來歷中,故事最多、分歧最大的是呂洞賓。歷來大多斷研究者認爲,呂洞賓姓呂名巖,唐末人。《全唐詩》、《詞綜》中都收有呂洞賓的詩。趙景深在《八仙傳說》中,列舉宋代有關呂洞賓的記載五條,指出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洪邁《夷堅志》及《集仙傳》等書都有記載。明代有關呂洞賓的文章更多,有的說他是唐禮部侍郎呂渭之後,唐末舉進土不第;也有的說他鹹通中進士及第,做過縣令。對他的籍貫,也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唐京兆人, 而《宋史•陳摶傳》 則說他是唐關字西人,活了一百多歲。關於他的“洞賓”,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馮吉曾在(文匯報》載文讀及,據說他因調亂, 看破紅塵,遂棄官攜妻出走隱居, 老夫妻倆住在山洞中相敬如賓,故而得名。在八仙中,只有呂洞賓與張果老兩位是正史中有記載的。鍾離賓,(全唐詩》卷三十一中稱他是唐鹹陽人,號和穀子,曾遇老人授仙讀,後傳道入崆峒山。《集仙傳》則說他在“ 唐末入終南山”。《全唐詩》收有鍾離權詩一首。他自稱“天下都散漢鍾離權”,後人誤稱他爲漢鍾離,《歷代神仙史》把他列爲漢代神仙,漢大將鍾離權,後又有人附會其爲漢代將軍鍾離味。關於藍採和,陸遊《南唐書》等書均有記載,是唐末逸士,據說他着夏服絮杉,冬天常臥於冰雪之中,還常在長安市中擁藍而歌,並自稱爲藍採和。元代《藍採和》雜劇又說他原名許堅,藍採和只是樂名,《全唐詩》也收有許堅的詩,註明是廬江人。到底有沒有“八仙”這些人

八仙的來歷,在清代就已引起了不少學者的注意和考證。乾嘉學派的趙翼在《陔餘叢考》中指出,韓湘“初不言其有異術”,是一種附會;曹國舅成仙的傳說,與《宋史》中曹佾的記載不符,等等。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八仙的故事作過評價,認爲這些故事最初是由流傳在人民口頭上的一些民間故事結集起來的。解放後,我國出版部門刊行過《四遊記》,其中的《東遊記),就是專門講八仙過海的故事。

再看一下八仙登 上寶座的過程也很有意思。我們可以從中發現,八仙的交椅坐得很不安穩,時常有別的仙翁來湊熱鬧,企圖把當選者拉下來,自己來坐一坐。看來,他們事蹟卓著,又頗得民衆喜愛,纔能夠存名於史冊並流傳下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