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40年,統治漠北的回鶻被黠戛斯所滅,但黠戛斯並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自身仍處於一種原始的遊牧民族狀態,甚至都無法做到有效統治草原上的其他部落。到了契丹人崛起的時候,耶律阿保機徵討漠北上,黠戛斯成了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國,已經又淪為葉尼塞的部落聯盟,主動歸附了遼朝。

契丹征服漠北後,各部落時降時叛,遼聖宗於994年(遼統和十二年)命王太妃(齊妃)領烏古等部兵往西鎮撫,又於1003年築可敦城於原回鶻王城附近,次年置鎮(治可敦城)、維、防三州,調諸部族兵2萬餘騎及渤海、女真、漢人700餘流配之家,往彼屯墾鎮守;1011年(統和二十九年),置阻卜諸部節度使。

金軍攻克上京後,遼天祚帝不聽耶律大石的勸誡,一意孤行企圖收復失地。耶律大石意識到敵強我弱,不如北上到重鎮可敦城養兵,待時機成熟,恢復大遼。

由於可敦城是遼朝的西北邊防重鎮,邊防軍隊不得隨意徵調,軍隊在戰亂中得以保存,並且此地還擁有可騎乘的戰馬數十萬匹。因此耶律大石率領兩百多人,帶上600多馬匹向西北可敦城進發。到達可敦城之後得到消息,天祚帝已經被俘虜,大遼滅亡。

耶律大石在可敦城掌握實權後貫徹「養兵待時而動」的方針。漠北有水草豐茂的牧場,成羣的牛羊,這為耶律大石政權提供了經濟基礎。其南部有寬闊的沙漠地帶,成為自然防線,便於耶律大石政權休養生息。

五年後,耶律大石積蓄相當的實力,決定向外發展重建遼國。但是新興的金國處於全面上升時期,實力很強。而且1131年和1135年金軍兩次進攻可敦城,被遼軍擊敗。耶律大石意識到這裡不能久留,於是耶律大石政權決定先向西發展,擴大領域,建立更為雄厚的物質基礎,然後再來消滅金朝,光復遼國。

因此我覺得耶律大石放棄部分漠北草原是一種戰略選擇。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如有不到之處,歡迎朋友交流指正。


遼朝對蒙古高原的征服,《遼史》上是有記述的,只是我們不太容易看得懂罷了,因為這些地名和族名對我們來說有點不知所云,而且遼軍對蒙古高原的戰爭沒有什麼像樣的戰鬥,不引人注目。《遼史》的太祖本紀記載,天贊三年(924年)六月,遼太祖阿保機率軍西征,八月份,抵達烏孤山、古單於國,九月份抵達古回鶻城,古單於國和古回鶻城指的就是之前的匈奴人和回鶻人在蒙古高原統治時的牙帳所在地,西征一路上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可以說就是「行軍」而已,惟一的戰鬥就是和「阻卜人」的戰鬥,《遼史》上也只有一句「遣騎攻阻卜」而已。阻卜人當時生活在蒙古高原上,可能就是後來史書上經常說的「韃靼人」。到十月份,繼續向西進軍,《遼史》上的記載是:「遣兵逾流沙,拔浮圖城,盡取西鄙諸部」,浮圖城已經在今新疆烏魯木齊附近了,是當年西突厥的王城,後來唐朝在此設置了著名的北庭都護府,可見此次西征進行四個月後,遼軍已越過了蒙古高原,抵達了西域東部地區,顯然已經完成了對整個蒙古高原的軍事征服。 因此,從軍事征服的過程來看,遼朝奪取蒙古高原太容易了,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戰鬥,就是不停地向西行軍,這個過程就是蒙古高原上的各部族在遼軍達來後表示歸附的過程,因為這時蒙古高原上沒有強大的勢力,840年回鶻汗國崩潰後,原來住在蒙古高原上的回鶻各部族大量向今天的新疆、甘肅、陝西、山西北部遷徙,蒙古高原損失了大量的人口,從此元氣大傷,蒙古高原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自此一蹶不振,因此遼朝初年,面對阿保機的西征,根本不可能組織有效的軍事抵抗。同樣,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遼末耶律大石也無法在蒙古高原上建立起政權,因為回鶻汗國崩潰後的蒙古高原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水平不足以支撐一個帝國政權。事實上後來的強大的蒙古汗國也無法以蒙古高原為基礎建立「帝國」,蒙古人崛起後,也迅速發動西征控制西域,發動對金的戰爭以佔領中原,這才建立起帝國的基礎,否則光靠蒙古高原上的經濟水平也是不行的。

記載也有。

在黠嘎斯人相關的記載中,即《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七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下,回紇人在今哈拉和林的牙帳被黠嘎斯人所滅。時間在會昌年間,大約是848年。李德裕遣使確認了黠嘎斯的實際控制。

此後的記載見於《新五代史*契丹傳》。大約六十年之後,907年耶律阿保機建立遼國,逐步攻擊黠嘎斯,設置大王府,即開始領有漠北。而後設置五京,實行封建制,正式統治漠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