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長平之戰趙國是絕對不會任用李牧為主將,原因很簡單那時的李牧才十幾歲(關於年齡有諸多說法,在此定為十幾歲)駐守北部邊境,抗擊匈奴的將領而已,不足以與趙括、廉頗等人相提並論。但可以假設一下,換成李牧戰局會怎麼樣。

李牧在戰國末期是趙國唯一一個可以力挽狂瀾的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李牧一生屢立戰功,未嘗敗績(這一點和白起很像),他的作戰特點是:攻防兼備,能夠順應戰場上的瞬息萬變從而制定更加詳略的作戰計劃(從肥之戰中可以特現出來),善養士卒,與士卒的關係非常好,只要有好喫的必定分給士兵,並且嚴格要求手下的士兵不要侵擾百姓,同時他也強調「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將權的獨立性(這也是他被趙王誤殺的根本原因)。可以說李牧是兵家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啊!

(李牧)

白起在秦國內被稱為戰神,國外被稱為人屠,戰功赫赫,一生也從無敗績是一位令山東六國士兵聞風喪膽的存在。他的作戰特點是:精確進行戰前料算,不論敵我雙方軍事、政治、國家態勢甚至第三方可能採取的應對手段等等皆有精確料算,無一不中,能未戰即可知勝敗,還有就是打殲滅戰,不在於城池的得失而是在於殲滅敵方的有生力量。擅長野戰,常常能誘敵深入,從而形成圍敵之勢,取得勝利。

(白起劇照)

從上面的比較或許可以得出李牧的軍事才能更勝一籌,如果趙國換上李牧,秦國換上白起。白起採用誘敵之策,李牧假裝上當,然後派主力攻打白起的大本營,然後再埋伏白起的回援兵,取得勝利的幾率很大(根據肥之戰進行的戰略部署)。但白起也不是喫素了,定能迅速重整旗鼓,再次和李牧形成對峙。因為雙方武將都是奇才,但雙方的君王卻不同:趙王昏聵、多疑、貪得無厭,秦王胸懷大志、能取能捨。只要範睢在實行離間計利用李牧的「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離間君臣的關係,定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李牧被趙王斬殺劇照)

決定一場戰爭的勝利的因素往往有很多,將領的能力佔一方面,君王的賢德,用人不疑的心態也是一方面啊!趙國乃至整個山東六國的失敗都不在於武將,更多的在於統治者的決定!

我是大話歷史君,想看更多歷史故事的讀者朋友,可以關注我喲!


這個問題真的是老生常談了,我也不止回答一次兩次了。

其實長平之戰對於趙國而言,基本上就是一個必敗之局了。

無論是廉頗、趙括還是李牧、

這已經不是一個兩個名將就可以挽回的局面了。

長平之戰,趙國敗就敗在了國力上。

為什麼趙孝成王最終會選擇用趙括代替廉頗?

並不說是孝成王對廉頗有了猜忌,這次臨陣換將。

可以參考一下李牧的悲慘結局,如果孝成王真是對廉頗有了猜疑,你覺得廉頗還能活蹦亂跳的又活了二十年左右嗎?

所以孝成王換下廉頗,根本就不是因為流傳的「反間計」橋段,真正的原因就是趙國的國力,已經無法再支撐廉頗的對敵策略了。

要知道,長平之戰可不是一個遭遇戰,在白起與趙括決戰之前,廉頗已經率領趙軍對秦軍對峙了好幾年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廉頗率領幾十萬大軍在前線人喫馬嚼,幾年下來,所耗錢糧必然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如果再耗下去,趙國百姓就要連飯都喫不上了。

所以趙孝成王才會選擇趙括這樣一個積極主戰、銳意進取的新生代將領。

這不是趙王的個人想法決定的,而是趙國的實際國情決定的。

那麼再看題主所說的李牧。

不可否認,李牧的軍事實力在整個趙國時期都是不容小覷的。

但縱觀李牧過往的戰績,我們不難發現,李牧最擅長的就是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伺機而動。

李牧特別沉得住氣,就得到敵軍不耐煩了,下意識露出了破綻,李牧再雷霆一擊。

可以看到,李牧的對陣思路與廉頗在某種程度上有重合之處,前期也需要與敵軍對峙,不能率先出擊,這就與趙國當時的訴求不符合。

所以就算站在廉頗那個位置的是李牧,也會被趙孝成王換掉。

更何況,長平之戰發生的時候,李牧還在代郡打怪升級呢。

我是@盜帥夜留香YE,關注我,一起交流更多的文史話題。


……類似的題咋沒完了?……而且又邀請一次……

第一,以當時兩國國力對比,和長平地理環境,換李牧我覺得也白搭。

第二,所謂戰國四大名將,我覺得李牧和廉頗都比較牽強。本來《千字文》也是為了順嘴兒的事兒。

第三,姓李的,我覺得也就是換李雲龍能管事兒。

正經答案早就回答過了,在此就扯這幾句,算是回應再次再次的邀請吧……


長平是山地丘陵地帶,不適合趙軍騎兵馳騁。這個和將領能力關係不大。李牧是優秀的騎兵將領,他去了也施展不開。在之前閼與之戰的討論裏,也可以看出,趙軍高級將領非常不願在山地與秦軍作戰。

廉頗算是名將了,在長平兩個月被消滅了至少三萬人。1尉統率5000兵力左右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然而長平之戰全殲趙軍主力後,繼續進攻的秦軍面對殘餘趙軍反而損兵折將,被消滅了至少四萬人,一校約8000人。戰場換到了華北平原,趙軍騎兵能施展開了秦益發兵佐陵。陵兵亡五校

趙國國力不及秦國,後勤供給也要強於趙國,秦國取宜陽後可通水路運糧至前線,比陸路要快的多。長平之戰趙國戰敗主要是政治外交的嚴重失策,又想和又想合縱,沒有料到秦國的決心,導致被秦國利用,趙國被其他五國孤立獨自抗秦;在戰術上講趙國在國力上講不利於持久戰,利於速戰,長平地形又不利於趙國騎兵展開;至於選將方面,其實趙括對於長平之敗責任很小,他不過是執行趙王速度決死一戰的任務,趙國確實拖不起了,廉頗又死守不出,趙括執行王命才致此敗。假使主將換成李牧,如果是在長平之戰之初雙方勝敗尚未可知,如果是長平之戰三年後再換成李牧,趙國勝利可能性還是大大低於秦國的,打仗畢竟拼的是國力,更何況長平的地形秦國相對有利些,趙國戰敗是難以避免的。


這個假設站不住腳的,因為趙王不可能用一個跟廉頗一樣套路的人去替換廉頗的。

李牧在北部戍邊的時候就玩過這一出,窩在家裡死守不出兵,因此趙王才把李牧撤換回來,李牧回來後又發現不太行的,又給換回去。

長平之戰啟用趙括的時候,基本上趙國已經是敗局已定了,換誰去都很難改變結果。

之所以讓趙括前去,就是希望大軍可以主動出擊,以求一線生機。

李牧這麼精明的人,這種局勢不可能看不明白的,估計讓他去他也不願去。

再者從後來李牧和王翦所主導的趙秦之戰中也可以看出,李牧使用的策略基本與廉頗一致,都是築壘堅守,消耗敵軍。

也正是因為這一策略,廉頗被撤換,李牧身死非命。


戰國時期的君主沒有稱霸天下的野心.早晚的問題而已無論換成那位名將。


李牧當時未成人,是個十六歲少年,長平之戰十年後李牧才擊敗匈奴人,守衛雁門關


其實即使趙不換廉頗,秦軍也堅持不了多久,一是秦軍戰線長,後勤供應成大麻煩。二是長期攻堅不下,士氣影響大,如被趙軍突襲,有可能反而失敗。李牧是聰明人,去了也只能執行廉頗的路線。趙敗大部責任不在趙括而在趙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