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科技大學EMBA課程-【簡倍祥董事長全球企業經營講座「投資觀念及經驗分享」- 聽講心得】

簡博士演講  

投資的重點不於起點,而是在於重複投資勝率超過5成的事情,然後持續的做,當49.5%的勝率與50.5的勝率相比,乍看之下沒什麼差別,但經過講者說的持續的重複的做,就會趨近於0與1,這讓我也想到了0.99與1.01的差別,「0.99」通常代表的是差不多就好的心態,「1.01」則是再多努力一點點就好的心態,兩種不同心態的人時間久了之後就是差距越拉越大,這讓我真正的瞭解了什麼才叫做投資的原則。

    對於投資的觀念在這之中,針對投資的判斷是否正確,我從講者的說明中,獲得更重要的觀念是:【五年前的策略決定,在5年後只是驗證了5年前的決策是否正確】,所以是否投資正確,應該是要依現有的環境條件、趨勢及變化的可能性,推演5年後及10年後甚至20年後,來評估投資決策後可能發生的現象,並推演是否符合投資目標需求。

    以前對於三天曬網兩天捕魚,總是覺得還是有補到魚,但經過老師的巧妙運用數學計算,才發現勢逐漸退步數字逐漸縮小(0.993*1.012=0.97*1.02=0.9894)。這使我訝異數學的運用竟然可以這麼的將事件給清楚說明,啟迪我重新學習數學的意願。

    針對財富的累積,老師用了古語來說明,讓我們知道關鍵在於技術、在於時勢,如果這兩種要說哪種最重要,即為時機、時機、時機。

     運用在自己的身上,則為:【投資自己等待時機,累積技術等待時機,精進能力等待時機。】

     以往總覺得事情要試過才會知道輸贏,所以常常很努力的做,卻又容易碰壁,經講者說明,才知道真正的勝者,是先勝而後戰,敗者為先戰後求勝,真是一語解開心中困思許久的謎。

     思考的模式如果需要精進,要做到的是從線性思考轉變成為系統性思考,用系統去突破問題點,而非琢磨於某一個點上,這讓我體認到所謂的格局思考。

相關文章